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11 16:1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11 16:18
善琏,江南水乡一隅,小桥流水,人文毓秀。这里是中国湖笔文化和蚕桑文化的发祥地,素有“湖笔之都、蚕花圣地”之美誉。来到湖州自然是不能错过与这能工巧匠的多方面对话的,来到毛笔的产地,自然是少不了一番舞文弄墨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11 16:18
据传毛笔为蒙恬所创,战国末年秦国将军蒙恬在镇守北方时,见匈奴以兽毛沾颜料绘图,又同时前方战况告急,才改篆刻竹简由丝卷书写军情。声名大噪,并由史官记于史册内。故后世制笔业奉蒙恬为始祖。先秦时,毛笔有多种名称,如“聿”、“不律”、“弗”等,后统称为“笔”。而毛笔之制造在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较为进步,功能也较完善。因为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11号墓中,发现的陪葬物中有三枝以竹为杆,笔杆下端较粗,镂空成毛腔,笔头的底部藏于腔内,以麻丝裹着并涂漆在上面,带有笔套、大小长度都与今日使用的毛笔极为相像。扩展资料:毛笔起源于公元前1600-1066左右。关于毛笔的起源,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在历史上记载最多的是蒙恬制做毛笔的故事,但近代的学者认为,早在蒙恬之前就有毛笔存在了。在毛笔发明前,中国的文字是用刀契刻的。传说蒙恬率军驻扎在边疆,需要经常向秦始皇奏报军情,由于边关战情变化很快,文书往来非常频繁,而刀刻速度又较慢。情急之下,蒙恬从兵士的装备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竿上,蘸着点颜色写起来,觉得速度很快,就如法炮制,作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北方狼多,士兵们常打狼,剥皮后,将狼毛制成笔头。塞外草原,牧羊成群,羊毛也自然成了制笔的工具。这就是后来的狼毫毛笔和羊毫毛笔的来历。另外,5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其文化特点是彩陶,彩陶器形很多,上面绘有人面纹、鱼纹、鸟纹、鹿纹、三角纹等多种花纹,彩陶的制作过程是先在软的陶坯上描绘图案,然后烘烧,推测当时的描绘工具应是毛笔类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工具。但由于一切都没有实物加以证明,只能是一种推测。这两种推测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一时也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