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11 22: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29 01:05
对于幼儿园,我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刷题的必要。
多项研究表明,仅仅追求知识目标,重视立竿见影的、可测量的、可应试的外源性知识学习,忽视幼儿内在的学习品质培养,是不利于幼儿可持续发展的。
幼儿园孩子到底该学什么?
来源:互联网 2015-07-08 15:08:35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被记者问道:“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目前,许多地区都在积极推进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零起点教学”要求教育者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目的在于避免“抢跑”。“零起点教学”的本质其实是对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关注。
为什么不能过早学知识
有些知识过早学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
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的影响下,有许多家长从孩子三四岁开始就教孩子算数,有些孩子也能很快说出答数,但这不是孩子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
一般来说,3岁前的幼儿对数已有笼统的感知,他们能区分明显的多和少;3~5岁的孩子在点数实物后能说出总数,并能按成人说出的数取相应数量的物体;5岁以后的幼儿才能认识到数不因实物的变化而改变,形成了数的“守恒”。
心理学实验证明,只有到5岁之后,孩子才能脱离实物的支持,进行小数目的加减运算,并学会100以内的数数。一旦孩子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对数和理解与运算就会变得简单,并且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有些家长通过集中学习、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孩子一下子都把字记住了、认识了。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孩子虽然表面上认识了许多字,但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会让孩子的认知过早符号化,会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出生前,孩子大脑中神经元的数量远多于大脑实际需要的数量。出生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接受到的外部刺激越来越多,其神经元的联结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这时孩子拥有的神经元和神经联结数量远多于成人。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大脑就像是一个大胆的剪裁师,只有被经常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存活下来,而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细胞所连接的突触就会被修剪掉。
如果孩子过早或单纯地学习知识,孩子的可塑性就会大大降低,这也就是托马斯·苏德霍夫所说的“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机器”,认为“年轻的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
随着大脑的发展,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开始出现分化,分别控制不同的功能,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所控制的身体区域也不同。大脑的左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包括语言、逻辑、细节、理性等功能。大脑的右半球则控制着身体的左侧,包括空间、音乐、艺术、形象等功能。
过早与单纯的知识学习让孩子的左脑得到发展,右脑却不能很好地发展。左右脑平衡发展才能促进孩子均衡与全面的发展。
3——6的孩子们正处于什么阶段?用一句比较学术的语言——儿童发展早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有着自己重要的发展任务。
1、促进脑神经的健康发展
研究表明脑神经在儿童成长早期存在发展的敏感期,正常的早期经验会带来正常的脑神经发育,而异常的早期经验会带来异常的脑神经发育。那么何谓正常的早期经验?说起来也简单——生存环境安全、游戏权力有保障、没有长期的或频繁的应激刺激……
2、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关系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之间的游戏,有时开心、有时吵闹。是不是有了冲突就避免在一起玩呢?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建立的“友谊”,会支持他们后期与同伴形成积极的关系。也就是2——6岁获得“友谊”经验的孩子,未来更容易受到同伴欢迎。而小学初期被同伴拒绝,是相当危险的信号,可能会导致他未来更高的犯罪率、以及较高的心理疾病发生率……可见,与在儿童早期能够和同伴发展“友谊”多么关键。
3、发展自我控制与协调能力
儿童早期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发展专注力。也就是“停下来”的能力对于孩子有挑战,但是很重要。研究表明,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发展在早期存在敏感期,一般会出现在两岁左右,在幼儿阶段迅速发展。如果您的孩子有点“小多动”,幼儿园阶段的干预是很重要的。
4、发展语言沟通与学习能力
语言沟通与学习能力是其他发展方面的基础能力,其发展情况与IQ发展成正相关。研究表明语言能力的某些方面存在早期发展的敏感期。孩子语言学习的主要方式为观察模仿学习,成人需要对孩子进行语言的高频输入,前提是在一个安全、轻松、温馨的环境中。而学习能力中的学习动机对挫折事件没有抵抗力。也就是说当孩子在面对挫折时,如果没有获得解决,很容易导致习得性无助的产生,从而破坏孩子的学习动机。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也曾指出,学习品质是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是在早期开始形成与发展,并对幼儿现在与将来的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
学习品质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也应该在活动中完成。幼儿园老师通过组织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吸引幼儿参与,激发幼儿兴趣,满足幼儿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可能,同时亦可满足不同幼儿学习品质的个体差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