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6: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07:47
以我个人的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小说中的“多声部”可以分为剧情的“多声部”和人物世界观的“多声部”两种。先说第一种。我们一般熟悉的古典小说写法是故事围绕着单一主人公展开,举个例子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约翰克里斯多夫》以单一主人翁的视角去开展小说,小说里面虽有许许多多性格不同、遭际不同的人物,但这些人物只是作为陪衬,作为激励主人翁性格演变的契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剧情多声部引入了好几条叙事线,这与前人不同,他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就是多声部剧情的典型代表。《卡拉马佐夫兄弟》同时以性格截然不同的三兄弟和他们的父亲为写作对象,这几条并行的故事线同时开展,中间时而平行发展时而交集。从表面上看小说好像以老三阿廖沙为主人翁,但从对读者的思想影响上看,不同人物又似乎处于平权的地位,人物与人物之间没有明确的主次等级,不存在仅以某个人的视角出发去评判一切的情况,每个人都看着他人并受他人影响。这种多剧情的同时发展看起来凌乱,但实际上都朝着最终一个目的,写作者的最终意图。现在在世的作家中,米兰昆德拉也属于写作多声部小说的作家之一。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的轻》里就同时描述了三个主人翁:托马斯、特丽莎、萨宾那。她们之间的多声部结构更清晰:三人的交集不多,在短暂的接触后就开始各自讲各自的故事,各自的世界观。昆德拉在安排多声部小说的结构上有一个很特别的理论,就是采用音乐赋格的技巧,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里阐明过自己的写作方式:以赋格音乐的手法安排人物先后出现次序,以赋格音乐主声部的写法确定小说人物主次关系。昆德拉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写作的技术性更露骨,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叙事包裹技巧,世界观包裹叙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剧情“多声部”潜移默化影响了很多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又体现在人物世界观的“多声部”。小说人物的世界观总是通过剧情线激发的,没有脱离小说剧情的人物世界观,脱离人物世界观的小说剧情也是空洞无物的。再举《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例,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多剧情线开展小说,其目的何在?为了揭示不同人物世界观。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前的古典小说价值意图性很明确,即某某人说的话正确,某某人的世界观无可辩驳,某某人具有在道德上审判一切他人的权利。陀思妥耶夫斯基采用多声部剧情的技巧直接的效果就是对以往这种小说设立道德制高点的俗套的摧毁:每个人的世界观都自足,每个人都能说话,都有说话的权利,没人是哑巴。《少年》里面有一句话最直接道出了这个意图:“一个人居然能让最高尚的理想跟最低贱的卑鄙并存在灵魂里,而且两者全是十分真诚的,这种本事使我万分惊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项令人万分惊讶的本领,甚至是多数作家都梦寐以求的本领,就是他的世界观能够在极恶与极善之间自由来回逡巡游走,他的小说里面主人翁既能够说出类似于传道者的福音句子又能够袒露令人胆寒、肮脏无比的思想细节,这两种极端不像过去小说家那样只重一侧对另一侧轻描淡写,而是两侧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都异常深刻无比、真实无比,深刻、真实到让人毛骨悚然的程度,以致到如今人们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哪个人物真正代表了作家的声音?”这一问题的答案还付诸阙如。有的人倒是一针见血,说这种技巧全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这不置可否地有部分原因,但也不是全部原因。以我个人的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意图也对他的多声部写法有不可忽视的支持作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个目的就是揭示上帝创造的世界并不绝对善或绝对恶,任何偏颇一侧的做法是自欺欺人、不公正。人必须靠上帝才能活下去,为什么要害怕揭示最肮脏低下的、司空见惯的思想呢?人坏到什么程度,上帝的慈爱就到达什么程度,上帝会以某种方式消除过去的一切矛盾。至于如何消除,具体步骤怎样?陀思妥耶夫斯基不知道,不感兴趣,也不想多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