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22: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6:55
面对《光阴之外》作者耳根与读者的“对线”,我们如何理解这场互动?
作为读者,我们能感同身受,有时一句无心的指责,对作者来说可能就是一阵狂风暴雨。耳根作为作者,后台的每一条评论都像一面镜子,映射出读者的期待和批评。忍住不看评论,那需要无比的定力,但又有谁能抵挡住那种心血之作被人质疑的冲动呢?特别是创作进入心流状态,那份成就感背后,往往隐藏着敏感与脆弱。
当灵感如泉涌,作者可能暗自得意,期待得到读者的赞美。然而,现实往往无情,冷言冷语就像黑暗中的利箭,直刺作者的自尊。有人建议只看赞美,但那一条“水水水”的评论却像磁铁般吸引注意力,激起愤怒和挫败感,让作者瞬间想要放弃。
然而,生活和创作的现实迫使作者不得不继续。短暂的冲动过后,作者懂得了社交的重要性,朋友们的陪伴和闲聊能舒缓情绪,让写作之路得以继续。全职写手,就像在心灵的战场上进行自我拉扯,既要面对负面评论,又要保持创作的热情。
当然,耳根也曾亲自下场,与读者在群里对峙,但那并非长久之计。他意识到,与读者的直接冲突不仅影响书中的氛围,也会影响读者对作者的看法。在书里怼读者,会让无辜的读者受牵连;在群里怼,只会让人觉得作者心态不佳,两头都不讨好,只有空虚感袭来。
然而,换个角度看,读者的批评并非全然恶意。他们说“水”,可能只是表达对节奏的期待,或是希望作者能加快更新。实际上,这可能是对作品深度的肯定,因为期待才会有所不满。反之,如果读者真的不期待,他们会选择沉默,而非评论。
因此,对于作者来说,最好的应对策略是保持冷静,按照自己的节奏写作,专注于创作,而不是被他人的言论左右。心态,对于网文作者来说,就是决定作品生命力的关键因素。
总的来说,耳根与读者的“对线”提醒我们,创作和阅读本就交织着互动与期待,理解与包容,是作者与读者共同构建的文学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读者的反馈,同时坚守自我,才是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