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10:3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4 17:30

竹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yI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var. 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于。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青秆竹,多生于平地、丘陵。分布于广东,广西。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或路旁。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淡竹,多生于丘陵及平原、分布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间以及陕西秦岭等地,尤以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省为较多。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竹茹的功效和作用

一、清热毒的功效

竹茹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竹茹对于湿热引起的呕吐、胃虚热引起的呕吐呃逆等都有很好的止呕、消热作用。

二、清热除烦的功效

竹茹具有清热除烦的作用。竹茹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之外,还能够清除热病之后的余热,对于心烦意乱等烦闷情绪,产后的虚烦、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等症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三、清胃化浊的功效

竹茹具有清胃化浊的作用。对于胃浊不清造成纳旺嗳腐、嘈杂如饥、舌苔浊腻、舌红、口干欲冷等症可用竹茹来治疗。

四、清肺化痰的作用

竹茹具有很好的清肺化痰效果。竹茹味甘微寒性润,可以清肺热等,对于胆虚痰热郁结、烦闷不宁、不得眠等症也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五、增血糖的作用

竹茹还有增高血糖作用。

六、安胎的作用

竹茹具有安胎的功能。竹茹清热力缓,能够用来安胎。另外如果是妊娠呕吐也可以使用竹茹缓解。

七、凉血止血的作用

竹茹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竹茹可以消瘀,可用于治疗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等证属血热妄行者。

八、抗菌作用

竹茹对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蓖、大肠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1.涤痰开郁:

①用于胆虚痰热郁结、烦闷不宁、不得眠等证,可与枳实、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同用,如温胆汤。

②用于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可与胆星、菖蒲、茯苓、半夏、橘红、枳实、人参、甘草、生姜同用,如涤痰汤。

2.清热止呕:

①用于湿热呕吐,可与黄连、半夏、陈皮同用,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②用于胃虚热所致的呕吐或哕逆,可与橘皮、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同用。

3.清热除烦: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心烦意乱,可用竹叶、石膏加竹茹、芦根。

附方

①治哕逆: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②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铢,茯芩、生姜各一两,半夏三十铢。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作。(《千金方》)

③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隙》竹皮大丸)

④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五合,甘草一两,小麦五合,生姜三两,大枣十四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千金方》淡竹茹汤)

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穰)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炙),茯苓一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温胆汤)

⑥治伤暑烦渴不止:竹茹一合(新竹者),甘草一分(锉),乌梅两枚(椎破)。上三味,同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放温,时时细呷。(《圣济总录》竹茹汤)

竹茹的营养价值

1. 竹荪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

2. 竹荪的有效成分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3. 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

4. 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恐怕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竹茹的药用价值

1.清热凉血,《本草经疏》曰竹茹,甘寒又能凉血清热,故主吐血崩中及女劳复也。竹茹甘,入阴分,走血道,寒能清热,故凡血中有热致血不循经,妄行外溢之各种出血证。本品均有清热凉血止血之效。

①吐血,多因暴饮暴食,饥饱失常,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胃中积热,胃络受损,发为吐血。症见:脘腹胀闷,甚或作痛,吐血黯红,常混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脉象滑数。竹茹,性寒味甘,入胃经,可清胃热,安血络,热去血安,吐血自止。

②咳血,多因感受热邪,热伤肺络,导致咳血。临床常见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肺为娇脏,华盖之腑,喜润恶燥,喜清恶浊,竹茹甘能润燥,寒能清热,具清热润肺,宁络止血之效,诸证自除。

③尿血,多为下焦有热,热邪损伤肾及膀胱的脉络,血液渗入血尿道而引起尿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篇日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临床症见:小便黄赤灼热,尿血,色鲜红,心烦,夜寐不安。面赤口疮,口渴,舌红脉数。本晶以其甘寒之性,归膀胱经之长,既可清利膀胱热盛,凉血安络,又兼滋阴养血止血之功。使血循经以行,不致外溢,尿血可愈。

④崩漏,本品对热伤冲任,迫血妄行者效佳。《傅青主女科》曰冲脉太热而血即沸,血崩之为病,正冲脉之太热也。临床常见:经血非时突然而下,量多势急或量少淋漓,血色鲜红而质稠,口渴烦热,小便黄或大便干结,苔黄脉数。竹茹,甘能养阴,寒能清热,属阴分,入血分,清理冲任热盛,迫血妄行之崩漏,有清热凉血,泻火止血之效。用治崩漏,是为中的。

2.和胃降逆 《本草经疏》云阳明有热,则为呕啘。竹茹,甘寒解阳明之热,则邪气退而呕畹止矣。多因饮食过量,暴饮暴食,多食生冷,醇酒辛辣,甘肥及不洁之食物,皆可伤胃滞脾,每易引起食滞不化,积而化热,积热上冲,发为呕吐。症见:呕吐酸腐,食入即吐,脘腹胀满,口臭而渴,暖气厌食,舌苔黄,脉数。竹茹甘寒,入胃经,质轻去实,性凉清热,味苦降逆,善清胃热,消积滞,止呕吐,实为清胃降逆之良药。

3.化痰止咳 ,《本草正》曰竹茹,治肺痿唾痰,痰气喘咳。本品对肺热咳嗽,咳痰黄稠效好。多因外感温热之邪,或由于过食油腻肥甘,积痰蒸热所致。症见: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稠或黄,或有腥味,难咯,咯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舌苔黄腻,舌质红,脉象滑数。气热火盛,炼液为痰,竹茹,甘能滋阴,寒能清火,清热泻火,滋阴生津,津生火自熄,痰自祛,咳自止,实为化痰止咳之有效之品。

4.清热除烦,《本草述》曰竹茹,除胃烦不眠,疗烦燥。多因枢机不利,阳郁不达,或外邪未解,过用寒凉,冰伏其邪,或过食冷物,抑遏胃肠,不得泄越。症见:五心烦热,胸闷,情志不舒,急燥易怒,头眩,口苦,尿赤,妇女则行经不畅。夜寐不安,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象沉数。本品味甘苦,入胆、胃、心经。甘能滋阴和中,以其质润而善于滋燥,和胃清胆。味苦能清泄,能清心火,疗虚烦。对胆火犯胃扰心致心烦失眠等证,具清热除烦之效。

5.鉴别应用:竹茹与半夏,二药均有化痰、止呕、安神作用,对于胆虚痰热郁结所致的烦闷不宁、头晕目眩、泛胃呕哕之证,常相互为用,以协同化痰、安神、止呕作用。然竹茹性凉而润,偏治热痰及胃热呕哕,并善以宁神开郁除烦,痰热郁结所致的心神不宁及产后虚烦头痛,心中闷乱不解者,用之最好。半夏辛温性燥,偏治寒痰湿痰及痰饮所致呕哕,并善长辛开苦降,散结消痞,对于痰湿郁留心下所致的痞坚不舒,饮食不下以及泛恶呕吐者,用之最佳。

相关配伍

1、伤损内痛:兵杖所加,木石所迮,血在胸、背、胁中刺痛。用青竹茹、乱发各一团,炭火炙焦为末。酒一升,煮三沸,服之。三服愈。(《千金方》)

2、月水不断:青竹茹微炙,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服。(《普济方》)

3、妇人损胎:孕八、九月,或坠伤,牛马惊伤,心痛。用青竹茹五两,酒一升,煎五合服。(《子母秘录》)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

2、《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3、《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尿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癎,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4、《别录》: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竹茹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

寒痰咳嗽、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很多,对人体来说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不过由于竹茹性寒,所以寒性体质的人群不宜使用竹茹。另外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需禁用竹茹。

不适合服用竹茹的人群

竹茹作为一种中药材并不适合所有体质的人群使用,中医上认为它性寒味甘所以小编建议一些体寒或者是胃寒的患者不应该服用,特别是胃寒呕吐以及感寒挟食作呕的患者需要更加慎重,避免服用令不舒服症状加重。

竹茹的做法

竹茹米粥

材料:大米100克、鲜竹茹适量、生姜1块。

做法:

1、将鲜竹茹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汁(反复取2次);生姜去皮,洗净,切成末;大米淘洗干净,捞出沥干备用。

2、做锅点火,加入适量清水,先下入竹茹汁略煮,再放入大米用大火煮沸,然后撇去浮沫,再加入姜末煮至粥成,即可出锅食用。

功效:清热凉血,化痰止吐。

竹茹酒

处方:青竹茹60g、阿胶20g、黄酒400ml

制法:

1、将青竹茹切碎与阿胶一同放入黄酒中;

2、上火煮数10沸至阿胶烊化,去渣冷却,装瓶备用。

用法:分为3服,早、午、晚各饮1服。

功效:解痛,舒经,止血,安胎。适宜于妊娠失坠,胎损腹痛而见下血者服用。

备注:青竹茹:味甘性凉,有清热,凉血,化痰,止吐的功效。可以治疗烦热呕吐,呃逆,痰热咳喘,吐血,衄血,崩漏,恶阻,胎动不安等症。阿胶:味甘性平,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效。常用来治疗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摘录:《太平圣惠方》

竹茹酒

组成:青竹茹2合、好酒1升。

用法:煮3--5沸,分作3服即安。

功效:主治妊娠误有失坠,损筑胎损疼痛。

来源:《妇人良方》卷十二。

柿蒂竹茹茶

组成:柿蒂3个、竹茹3克、茶叶10克。

制法:将柿蒂、竹茹加工成粗末。上药,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盖闷20分钟后即可饮用。1日内服饮完,不拘次数。

功效:降气和胃止呃。

主治:呃逆,见呃声沉缓有力,胸宇满闷,厌食冷物,饮食减少,呕吐痰涎。

宜忌:急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忌用。

按语:竹茹味甘,微寒,入肺胃胆经,亦有化痰止呕之功。二药合用可达温中降气止呕之功。配合茶叶消食化痰,对纳差、呕哕呃逆者更佳。据现代药理研究:柿蒂中含有羟基三萜酸、葡萄糖、果糖、酸性物质和中胜脂肪油;而竹茹对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故长期饮用可起到营养保健和消炎之作用。但苦涩可伤胃,故有胃溃疡者慎用。如呃逆辨证为胃寒者可配丁香,胃虚者配参、术,有痰湿蕴滞,可配半夏、陈皮;胃热盛者加黄连少许。

出处:《药茶治百病》

竹茹饮

组成:青竹茹30克、子芩30克、蒲黄6克、伏龙肝6克(末)、生藕汁120毫升。

用法:上药先以水300毫升,煎竹茹、子芩至200毫升,去滓,下蒲黄等三味搅匀,分为三服,不拘时候。

功效:主治热病吐血、衄血不止。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八。

竹茹饮

组成:竹茹2两、橘皮2两、生姜4两、人参2两、芦根(切)1升、粳米1合。

制法:上切。

用法:以水6升,煮取2升5合,去滓,分5-6次温服,中间任食。

功效:主治痢后得天行病,头痛3-4日,食即呕吐者。

来源:《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

竹茹丸

组成:当归、白术、青木香、蚕蜕(煅)、黑棕刷(煅)、川山甲(煅)各30克、地榆、竹茹、川芎、白茯苓、粉草、血余(煅)、牡蛎(煅)、绵子(煅)各15克、熟地黄120克、赤石脂(煅)90克

用法:凡需煅之药,用绵裹定,入瓶子内,盐泥密封,炭火煅存性;合余药碾为细末,炼密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功效:主治妇人崩中,赤白带下。

来源:《妇人良方》卷一引邓元老方。

竹茹丸

组成:黄连1两(好者,锉作块子,一一相似,茱萸1两。2味相和,滴蜜炒,令黄赤色,去茱萸)。

制法:上为末,薄糊为丸,如萝卜子大。

用法:每服10丸,竹茹煎饭饮吞下。

功效:主治小儿疳气泄泻,烦渴。

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童宝鉴》。

竹茹丸

组成:竹茹1斤、羊脂8两、蜜3两。

制法:上为丸,如枣核大。

用法:每服3个。

功效;主治心腹痛。

来源:《盘珠集》卷下。

竹茹茶

材料:竹茹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化痰止呕。

主治:烦热呕吐、衄血、吐血;痰黄稠。

来源:传统药茶方。

橘皮竹茹汤

异名: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组成: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

用法:上药六味,以水一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次服。

主治: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呕吐,舌嫩红,脉虚数。

各家论述:

1.《医方考》: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和其逆,人参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

2.《成方切用》:此胃虚而冲逆为哕,然非真元衰弱之比,故以参、甘培胃中元气,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温,下其上逆之气,以姜、枣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阳渐畅而下达,谓上焦因受气于中焦,而中焦亦禀承于上焦,上焦既宣,则中气自调也。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橘皮竹茹汤

组成:赤茯苓(去皮)、橘皮(去白)、枇杷叶(拭去毛)、麦门冬(去心)、青竹茹、半夏(汤洗7次)各30克、人参、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主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竹茹石膏汤

组成:鲜竹茹9克、软石膏15克

用法:用井、河水各半煎,温服。

功效:主治疫喉白腐,壮热如烙,烦渴引饮。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九。

竹茹陈皮粥

材料:竹茹10克、陈皮10克、梗米50克。

制作:陈皮切细丝备用;竹茹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其汁与粳米一起煮粥,待粥将成时,撤入陈皮丝,稍煮即可。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热化痰,和胃除烦。

竹茹麦门冬汤

组成:淡竹茹、麦门冬各等分。

来源:《医统》卷四十七。

功效;主治大病后,表里俱虚,内无津液,烦渴心躁,及诸虚烦热,不恶寒,身不痛。

用法:每服7钱,水2钟,煎8分,不拘时候。

竹茹芦根茶

组成:竹茹、芦根各30克、生姜2片。

制法:将前两味药切碎,置保温瓶中,加生姜2片,以沸水适量冲泡,频频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清火降逆。

主治:①胃火上逆引起的呕吐,呕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舌红及热病后呕逆等症。②妊娠呕吐见上症者。

宜忌:胃虚或寒湿伤胃,舌苔白腻者忌用。

按语:竹茹为淡竹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其性味酸甘微寒,能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和胃消食,主治烦渴、吐泻、腹痛。《开宝本草》:至去痰,止呕哕.消食下酒。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之功。与竹茹同伍,相辅相成,共奏清热除烦、生津止逆之功。配合生姜和胃、止呕作用,效力更强,又因生姜微温,可监制二味寒凉之性。药性和平,故妊娠呕吐亦可用之。

出处:《千金要方》

竹茹桑叶茶

配方:竹茹5克、桑叶6克、炒谷芽9克。

制法:以上三者加水适量,共煎取汁。

用法:代茶频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除烦,健胃消食。

竹茹温胆汤

组成:柴胡2钱、枳实(麸炒)1钱、半夏1钱、竹茹1钱、陈皮1钱、茯苓1钱、桔梗1钱、香附8分、甘草3分、人参5分、麦门冬(去心)3分、黄连1钱5分。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8分,不拘时候服。

功效:主治伤寒日数过多,其热不退,梦寐不宁,心惊恍惚,烦躁多痰。

来源:《扶寿精方》。

竹茹汤

组成:竹茹20克、干地黄12克、人参、芍药、桔梗、芎藭、当归、甘草、桂心各3克

用法:上九味,哎咀,用水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功效:主治妇人汗血、吐血、尿血、下血。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竹茹汤

组成:姜半夏、陈皮、苏梗、广藿香、炒子芩、麸炒枳壳、酒炒白芍各3克、茯苓4.5克、竹茹1.5克(重姜汁炒)

用法:河水煎服。

功效:主治妊娠恶阻。

来源:《经验各种秘方辑要》。

竹茹汤

组成:竹茹15克(新竹者)、甘草7.5克(锉)、乌梅2枚(捶破)

用法:上三味,用水220毫升,煎取180毫升,去滓,放温服,

功效:主治伤暑,烦渴不止。

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竹茹汤

异名:干葛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干葛90克、甘草22.5克、半夏22.5克(姜汁75毫升,浆水200毫升,煮耗一半)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竹茹9克、大枣1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功效;主治胃热呕吐。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四引(孙兆方)。

竹茹汤

组成:青竹茹1两、木通(锉)1两、甘草(炙,锉)1分、连翘半两、芦根半两(锉)、蒲黄半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灯心少许,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功效:主治伤寒小便出血。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竹茹汤

组成:竹茹1分、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锉)1分、桔梗半两(锉,炒)、犀角半两(镑)、黄耆(锉)半两、栝楼根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功效:主治喉中肿痛。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竹茹散

组成:竹茹30克、麦门冬30克(去心)、白茯苓30克、栀子仁30克、黄芩3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石膏60克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克,用水18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效:主治妊娠三四月,胎动不安,手足烦热,面色萎黄。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六

竹茹散

组成:苦竹茹30克、生干地黄30克、茜根15克、百合15克、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耆4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15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功效;主治肺痈烦闷,咳嗽脓血。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竹茹散

组成:苦竹茹15克、伏龙肝30克、石膏3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麦门冬30克(去心,焙)、黄芩15克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3克,用水120毫升,煎至6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功效:主治小儿伤寒鼻衄,烦热头痛。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竹茹散

组成:菊花3钱、黄芩1钱、人参1钱、大黄半两、甘草1钱。

制法:上为末。

用法:竹叶汤下。

功效;主治小儿疳后天柱倒。

附注:本方名竹茹散,但方中无竹茹,用法中竹叶汤下,疑为竹茹汤下。

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六。

竹茹散

组成:竹茹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麦门冬半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芦根半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主治伤寒后,烦热干呕。

来源:《圣惠》卷十一。

竹茹散

组成:竹茹1两、犀角屑3分、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伏龙肝1两、川朴消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温频服,不拘时候。以愈为度。

功效:主治伤寒后阴阳易,头痛,鼻衄不止。

来源:《圣惠》卷十四。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4 17:21

竹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yI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var. 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于。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青秆竹,多生于平地、丘陵。分布于广东,广西。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或路旁。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淡竹,多生于丘陵及平原、分布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间以及陕西秦岭等地,尤以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省为较多。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竹茹的功效和作用

一、清热毒的功效

竹茹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竹茹对于湿热引起的呕吐、胃虚热引起的呕吐呃逆等都有很好的止呕、消热作用。

二、清热除烦的功效

竹茹具有清热除烦的作用。竹茹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之外,还能够清除热病之后的余热,对于心烦意乱等烦闷情绪,产后的虚烦、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等症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三、清胃化浊的功效

竹茹具有清胃化浊的作用。对于胃浊不清造成纳旺嗳腐、嘈杂如饥、舌苔浊腻、舌红、口干欲冷等症可用竹茹来治疗。

四、清肺化痰的作用

竹茹具有很好的清肺化痰效果。竹茹味甘微寒性润,可以清肺热等,对于胆虚痰热郁结、烦闷不宁、不得眠等症也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五、增血糖的作用

竹茹还有增高血糖作用。

六、安胎的作用

竹茹具有安胎的功能。竹茹清热力缓,能够用来安胎。另外如果是妊娠呕吐也可以使用竹茹缓解。

七、凉血止血的作用

竹茹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竹茹可以消瘀,可用于治疗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等证属血热妄行者。

八、抗菌作用

竹茹对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蓖、大肠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1.涤痰开郁:

①用于胆虚痰热郁结、烦闷不宁、不得眠等证,可与枳实、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同用,如温胆汤。

②用于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可与胆星、菖蒲、茯苓、半夏、橘红、枳实、人参、甘草、生姜同用,如涤痰汤。

2.清热止呕:

①用于湿热呕吐,可与黄连、半夏、陈皮同用,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②用于胃虚热所致的呕吐或哕逆,可与橘皮、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同用。

3.清热除烦: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心烦意乱,可用竹叶、石膏加竹茹、芦根。

附方

①治哕逆: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②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铢,茯芩、生姜各一两,半夏三十铢。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作。(《千金方》)

③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隙》竹皮大丸)

④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五合,甘草一两,小麦五合,生姜三两,大枣十四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千金方》淡竹茹汤)

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穰)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炙),茯苓一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温胆汤)

⑥治伤暑烦渴不止:竹茹一合(新竹者),甘草一分(锉),乌梅两枚(椎破)。上三味,同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放温,时时细呷。(《圣济总录》竹茹汤)

竹茹的营养价值

1. 竹荪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

2. 竹荪的有效成分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3. 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

4. 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恐怕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竹茹的药用价值

1.清热凉血,《本草经疏》曰竹茹,甘寒又能凉血清热,故主吐血崩中及女劳复也。竹茹甘,入阴分,走血道,寒能清热,故凡血中有热致血不循经,妄行外溢之各种出血证。本品均有清热凉血止血之效。

①吐血,多因暴饮暴食,饥饱失常,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胃中积热,胃络受损,发为吐血。症见:脘腹胀闷,甚或作痛,吐血黯红,常混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脉象滑数。竹茹,性寒味甘,入胃经,可清胃热,安血络,热去血安,吐血自止。

②咳血,多因感受热邪,热伤肺络,导致咳血。临床常见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肺为娇脏,华盖之腑,喜润恶燥,喜清恶浊,竹茹甘能润燥,寒能清热,具清热润肺,宁络止血之效,诸证自除。

③尿血,多为下焦有热,热邪损伤肾及膀胱的脉络,血液渗入血尿道而引起尿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篇日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临床症见:小便黄赤灼热,尿血,色鲜红,心烦,夜寐不安。面赤口疮,口渴,舌红脉数。本晶以其甘寒之性,归膀胱经之长,既可清利膀胱热盛,凉血安络,又兼滋阴养血止血之功。使血循经以行,不致外溢,尿血可愈。

④崩漏,本品对热伤冲任,迫血妄行者效佳。《傅青主女科》曰冲脉太热而血即沸,血崩之为病,正冲脉之太热也。临床常见:经血非时突然而下,量多势急或量少淋漓,血色鲜红而质稠,口渴烦热,小便黄或大便干结,苔黄脉数。竹茹,甘能养阴,寒能清热,属阴分,入血分,清理冲任热盛,迫血妄行之崩漏,有清热凉血,泻火止血之效。用治崩漏,是为中的。

2.和胃降逆 《本草经疏》云阳明有热,则为呕啘。竹茹,甘寒解阳明之热,则邪气退而呕畹止矣。多因饮食过量,暴饮暴食,多食生冷,醇酒辛辣,甘肥及不洁之食物,皆可伤胃滞脾,每易引起食滞不化,积而化热,积热上冲,发为呕吐。症见:呕吐酸腐,食入即吐,脘腹胀满,口臭而渴,暖气厌食,舌苔黄,脉数。竹茹甘寒,入胃经,质轻去实,性凉清热,味苦降逆,善清胃热,消积滞,止呕吐,实为清胃降逆之良药。

3.化痰止咳 ,《本草正》曰竹茹,治肺痿唾痰,痰气喘咳。本品对肺热咳嗽,咳痰黄稠效好。多因外感温热之邪,或由于过食油腻肥甘,积痰蒸热所致。症见: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稠或黄,或有腥味,难咯,咯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舌苔黄腻,舌质红,脉象滑数。气热火盛,炼液为痰,竹茹,甘能滋阴,寒能清火,清热泻火,滋阴生津,津生火自熄,痰自祛,咳自止,实为化痰止咳之有效之品。

4.清热除烦,《本草述》曰竹茹,除胃烦不眠,疗烦燥。多因枢机不利,阳郁不达,或外邪未解,过用寒凉,冰伏其邪,或过食冷物,抑遏胃肠,不得泄越。症见:五心烦热,胸闷,情志不舒,急燥易怒,头眩,口苦,尿赤,妇女则行经不畅。夜寐不安,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象沉数。本品味甘苦,入胆、胃、心经。甘能滋阴和中,以其质润而善于滋燥,和胃清胆。味苦能清泄,能清心火,疗虚烦。对胆火犯胃扰心致心烦失眠等证,具清热除烦之效。

5.鉴别应用:竹茹与半夏,二药均有化痰、止呕、安神作用,对于胆虚痰热郁结所致的烦闷不宁、头晕目眩、泛胃呕哕之证,常相互为用,以协同化痰、安神、止呕作用。然竹茹性凉而润,偏治热痰及胃热呕哕,并善以宁神开郁除烦,痰热郁结所致的心神不宁及产后虚烦头痛,心中闷乱不解者,用之最好。半夏辛温性燥,偏治寒痰湿痰及痰饮所致呕哕,并善长辛开苦降,散结消痞,对于痰湿郁留心下所致的痞坚不舒,饮食不下以及泛恶呕吐者,用之最佳。

相关配伍

1、伤损内痛:兵杖所加,木石所迮,血在胸、背、胁中刺痛。用青竹茹、乱发各一团,炭火炙焦为末。酒一升,煮三沸,服之。三服愈。(《千金方》)

2、月水不断:青竹茹微炙,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服。(《普济方》)

3、妇人损胎:孕八、九月,或坠伤,牛马惊伤,心痛。用青竹茹五两,酒一升,煎五合服。(《子母秘录》)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

2、《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3、《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尿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癎,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4、《别录》: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竹茹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

寒痰咳嗽、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很多,对人体来说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不过由于竹茹性寒,所以寒性体质的人群不宜使用竹茹。另外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需禁用竹茹。

不适合服用竹茹的人群

竹茹作为一种中药材并不适合所有体质的人群使用,中医上认为它性寒味甘所以小编建议一些体寒或者是胃寒的患者不应该服用,特别是胃寒呕吐以及感寒挟食作呕的患者需要更加慎重,避免服用令不舒服症状加重。

竹茹的做法

竹茹米粥

材料:大米100克、鲜竹茹适量、生姜1块。

做法:

1、将鲜竹茹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汁(反复取2次);生姜去皮,洗净,切成末;大米淘洗干净,捞出沥干备用。

2、做锅点火,加入适量清水,先下入竹茹汁略煮,再放入大米用大火煮沸,然后撇去浮沫,再加入姜末煮至粥成,即可出锅食用。

功效:清热凉血,化痰止吐。

竹茹酒

处方:青竹茹60g、阿胶20g、黄酒400ml

制法:

1、将青竹茹切碎与阿胶一同放入黄酒中;

2、上火煮数10沸至阿胶烊化,去渣冷却,装瓶备用。

用法:分为3服,早、午、晚各饮1服。

功效:解痛,舒经,止血,安胎。适宜于妊娠失坠,胎损腹痛而见下血者服用。

备注:青竹茹:味甘性凉,有清热,凉血,化痰,止吐的功效。可以治疗烦热呕吐,呃逆,痰热咳喘,吐血,衄血,崩漏,恶阻,胎动不安等症。阿胶:味甘性平,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效。常用来治疗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摘录:《太平圣惠方》

竹茹酒

组成:青竹茹2合、好酒1升。

用法:煮3--5沸,分作3服即安。

功效:主治妊娠误有失坠,损筑胎损疼痛。

来源:《妇人良方》卷十二。

柿蒂竹茹茶

组成:柿蒂3个、竹茹3克、茶叶10克。

制法:将柿蒂、竹茹加工成粗末。上药,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盖闷20分钟后即可饮用。1日内服饮完,不拘次数。

功效:降气和胃止呃。

主治:呃逆,见呃声沉缓有力,胸宇满闷,厌食冷物,饮食减少,呕吐痰涎。

宜忌:急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忌用。

按语:竹茹味甘,微寒,入肺胃胆经,亦有化痰止呕之功。二药合用可达温中降气止呕之功。配合茶叶消食化痰,对纳差、呕哕呃逆者更佳。据现代药理研究:柿蒂中含有羟基三萜酸、葡萄糖、果糖、酸性物质和中胜脂肪油;而竹茹对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故长期饮用可起到营养保健和消炎之作用。但苦涩可伤胃,故有胃溃疡者慎用。如呃逆辨证为胃寒者可配丁香,胃虚者配参、术,有痰湿蕴滞,可配半夏、陈皮;胃热盛者加黄连少许。

出处:《药茶治百病》

竹茹饮

组成:青竹茹30克、子芩30克、蒲黄6克、伏龙肝6克(末)、生藕汁120毫升。

用法:上药先以水300毫升,煎竹茹、子芩至200毫升,去滓,下蒲黄等三味搅匀,分为三服,不拘时候。

功效:主治热病吐血、衄血不止。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八。

竹茹饮

组成:竹茹2两、橘皮2两、生姜4两、人参2两、芦根(切)1升、粳米1合。

制法:上切。

用法:以水6升,煮取2升5合,去滓,分5-6次温服,中间任食。

功效:主治痢后得天行病,头痛3-4日,食即呕吐者。

来源:《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

竹茹丸

组成:当归、白术、青木香、蚕蜕(煅)、黑棕刷(煅)、川山甲(煅)各30克、地榆、竹茹、川芎、白茯苓、粉草、血余(煅)、牡蛎(煅)、绵子(煅)各15克、熟地黄120克、赤石脂(煅)90克

用法:凡需煅之药,用绵裹定,入瓶子内,盐泥密封,炭火煅存性;合余药碾为细末,炼密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功效:主治妇人崩中,赤白带下。

来源:《妇人良方》卷一引邓元老方。

竹茹丸

组成:黄连1两(好者,锉作块子,一一相似,茱萸1两。2味相和,滴蜜炒,令黄赤色,去茱萸)。

制法:上为末,薄糊为丸,如萝卜子大。

用法:每服10丸,竹茹煎饭饮吞下。

功效:主治小儿疳气泄泻,烦渴。

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童宝鉴》。

竹茹丸

组成:竹茹1斤、羊脂8两、蜜3两。

制法:上为丸,如枣核大。

用法:每服3个。

功效;主治心腹痛。

来源:《盘珠集》卷下。

竹茹茶

材料:竹茹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化痰止呕。

主治:烦热呕吐、衄血、吐血;痰黄稠。

来源:传统药茶方。

橘皮竹茹汤

异名: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组成: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

用法:上药六味,以水一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次服。

主治: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呕吐,舌嫩红,脉虚数。

各家论述:

1.《医方考》: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和其逆,人参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

2.《成方切用》:此胃虚而冲逆为哕,然非真元衰弱之比,故以参、甘培胃中元气,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温,下其上逆之气,以姜、枣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阳渐畅而下达,谓上焦因受气于中焦,而中焦亦禀承于上焦,上焦既宣,则中气自调也。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橘皮竹茹汤

组成:赤茯苓(去皮)、橘皮(去白)、枇杷叶(拭去毛)、麦门冬(去心)、青竹茹、半夏(汤洗7次)各30克、人参、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主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竹茹石膏汤

组成:鲜竹茹9克、软石膏15克

用法:用井、河水各半煎,温服。

功效:主治疫喉白腐,壮热如烙,烦渴引饮。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九。

竹茹陈皮粥

材料:竹茹10克、陈皮10克、梗米50克。

制作:陈皮切细丝备用;竹茹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其汁与粳米一起煮粥,待粥将成时,撤入陈皮丝,稍煮即可。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热化痰,和胃除烦。

竹茹麦门冬汤

组成:淡竹茹、麦门冬各等分。

来源:《医统》卷四十七。

功效;主治大病后,表里俱虚,内无津液,烦渴心躁,及诸虚烦热,不恶寒,身不痛。

用法:每服7钱,水2钟,煎8分,不拘时候。

竹茹芦根茶

组成:竹茹、芦根各30克、生姜2片。

制法:将前两味药切碎,置保温瓶中,加生姜2片,以沸水适量冲泡,频频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清火降逆。

主治:①胃火上逆引起的呕吐,呕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舌红及热病后呕逆等症。②妊娠呕吐见上症者。

宜忌:胃虚或寒湿伤胃,舌苔白腻者忌用。

按语:竹茹为淡竹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其性味酸甘微寒,能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和胃消食,主治烦渴、吐泻、腹痛。《开宝本草》:至去痰,止呕哕.消食下酒。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之功。与竹茹同伍,相辅相成,共奏清热除烦、生津止逆之功。配合生姜和胃、止呕作用,效力更强,又因生姜微温,可监制二味寒凉之性。药性和平,故妊娠呕吐亦可用之。

出处:《千金要方》

竹茹桑叶茶

配方:竹茹5克、桑叶6克、炒谷芽9克。

制法:以上三者加水适量,共煎取汁。

用法:代茶频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除烦,健胃消食。

竹茹温胆汤

组成:柴胡2钱、枳实(麸炒)1钱、半夏1钱、竹茹1钱、陈皮1钱、茯苓1钱、桔梗1钱、香附8分、甘草3分、人参5分、麦门冬(去心)3分、黄连1钱5分。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8分,不拘时候服。

功效:主治伤寒日数过多,其热不退,梦寐不宁,心惊恍惚,烦躁多痰。

来源:《扶寿精方》。

竹茹汤

组成:竹茹20克、干地黄12克、人参、芍药、桔梗、芎藭、当归、甘草、桂心各3克

用法:上九味,哎咀,用水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功效:主治妇人汗血、吐血、尿血、下血。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竹茹汤

组成:姜半夏、陈皮、苏梗、广藿香、炒子芩、麸炒枳壳、酒炒白芍各3克、茯苓4.5克、竹茹1.5克(重姜汁炒)

用法:河水煎服。

功效:主治妊娠恶阻。

来源:《经验各种秘方辑要》。

竹茹汤

组成:竹茹15克(新竹者)、甘草7.5克(锉)、乌梅2枚(捶破)

用法:上三味,用水220毫升,煎取180毫升,去滓,放温服,

功效:主治伤暑,烦渴不止。

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竹茹汤

异名:干葛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干葛90克、甘草22.5克、半夏22.5克(姜汁75毫升,浆水200毫升,煮耗一半)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竹茹9克、大枣1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功效;主治胃热呕吐。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四引(孙兆方)。

竹茹汤

组成:青竹茹1两、木通(锉)1两、甘草(炙,锉)1分、连翘半两、芦根半两(锉)、蒲黄半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灯心少许,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功效:主治伤寒小便出血。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竹茹汤

组成:竹茹1分、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锉)1分、桔梗半两(锉,炒)、犀角半两(镑)、黄耆(锉)半两、栝楼根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功效:主治喉中肿痛。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竹茹散

组成:竹茹30克、麦门冬30克(去心)、白茯苓30克、栀子仁30克、黄芩3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石膏60克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克,用水18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效:主治妊娠三四月,胎动不安,手足烦热,面色萎黄。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六

竹茹散

组成:苦竹茹30克、生干地黄30克、茜根15克、百合15克、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耆4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15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功效;主治肺痈烦闷,咳嗽脓血。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竹茹散

组成:苦竹茹15克、伏龙肝30克、石膏3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麦门冬30克(去心,焙)、黄芩15克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3克,用水120毫升,煎至6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功效:主治小儿伤寒鼻衄,烦热头痛。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竹茹散

组成:菊花3钱、黄芩1钱、人参1钱、大黄半两、甘草1钱。

制法:上为末。

用法:竹叶汤下。

功效;主治小儿疳后天柱倒。

附注:本方名竹茹散,但方中无竹茹,用法中竹叶汤下,疑为竹茹汤下。

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六。

竹茹散

组成:竹茹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麦门冬半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芦根半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主治伤寒后,烦热干呕。

来源:《圣惠》卷十一。

竹茹散

组成:竹茹1两、犀角屑3分、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伏龙肝1两、川朴消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温频服,不拘时候。以愈为度。

功效:主治伤寒后阴阳易,头痛,鼻衄不止。

来源:《圣惠》卷十四。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kmose正确使用方法? 单位高温防护欠缺致员工中暑如何对待 狗狗为什么爱看视频 360浏览器怎么设置倍速播放 ...先讲女主的灵魂飘荡了一段时间,然后重生,请问是那本? 拯救者散热器怎么开 电脑如何一键还原系统电脑一键还原怎么操作 神舟笔记本电脑怎么重新设置神舟战神bios恢复出厂设置 神舟电脑恢复出厂设置神舟战神怎么恢复原厂系统 水泥楼梯如何铺木楼梯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书籍目录 雨燕最左侧出风口不暖和,别的出风口都出热风怎么回事 雨燕空调出风口格栅坏了 自动感应门,了解一下? 会计学堂的网课怎么样 扬州瓜洲古渡离渡口多远?怎么到瓜洲古渡? 我的世界怎么驯服海豚介绍_我的世界怎么驯服海豚是什么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简介 曲靖公立医院有哪些 曲靖市有哪些医院 急!!!请问各位朋友谁知道石家庄哪个学校有土木工程系 石家庄石工学校是哪个 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发展现状 石家庄建筑学校有哪些 ...日为10号,还款日为10~20号,如果我在8月19号用花呗线下付款,请问那笔... 求助!!石家庄哪个学校学土木工程比较好 ???大家帮帮忙啊 十号还款我二号就还款了,那么我二号可以继续使用花呗吗? 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建设成效 国内的消泡剂有几个厂家比较好的? 后发酵茶是什么意思,将初步制成的毛茶进行发酵(属于黑茶类) 院东大门在可以放石狮子吗 银川市兴庆区正义巷两侧2000年前建成的住宅楼是否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 ... 升糖指数升糖指数 想看龙湖天钜,哪里比较正规呢 重庆都有什么好玩的,外地人求解 求一个吕剧或茂腔下载的网站,要高清的,能下载的 他在楼下唱歌?He is singing outside of the building. 有一句歌词是,“我就是 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孤独的沙漠”谁知道的有采纳... 福州到深圳有没有船票?福州的在哪买,另外需要什么条件或者手续没... 十八岁生日说说致自己搞笑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暑假生活怎么安排好? ...风马牛年终秀「冯仑、王石、周鸿祎、程前聊聊挺住那些事儿」?_百度... 关于财神爷搞笑的说说 老人大量吐血住院五六天医生不让吃饭行吗? 巧固架哪里卖 光伏电站资产损失有哪些?怎么才能做好电站的资产管理? ?吊瓜子和瓜蒌子傻傻分不清?了解这几点!立马就能分辨它们的不同!_百度... 牛仔裤搭配什么样的外套女 光明快车从深圳到广州的发车情况 牛仔裤配什么颜色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