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和教育的两大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01 20: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4 09:15
1. 情境性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和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前情境的制约,特定的情境产生与此相对应的社会行为。
2. 模仿性
模仿是对他人所显示的行为及其特点进行有选择的重复(再现)。模仿性是幼儿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幼儿经常学父母、老师或同伴的样子,说别人相似的话,或者再现别人做过的行为、动作。
3. 从他性
从他性在幼儿道德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儿童认为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是绝对的,来自于外在的权威,不能不服从,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来自成人。同时,儿童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内在动机。
4. 道德情感由不稳定向持久、稳定发展
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他们在与成人、同伴交往使他们道德感指向的事物或对象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由近及远,由较直接到较间接,由具体、个别的行为到一些比较概括、比较抽象的行为规则和道德准则,道德情感也不断丰富起来。由于幼儿道德感指向的事物的变化,特别是事物性质的变化,使幼儿情感逐渐由比较肤浅、表面、不稳定发展到持久和稳定。
扩展资料:
儿童社会是根据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通过构建虚拟的社会环境、同伴环境、性别化和性别角色认同等心理成长的需要,提供的一个针对儿童成长的微缩社会环境,小到一个空间内的简单道具和一两个小朋友,大到模拟一个城市环境和城市职业系统。
完成儿童社会模拟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特定的角色和主题,即参与的儿童主体;二是基于角色的情节,即预置发展的故事情节。
儿童简单来讲可以理解成同伴关系间作用的结果。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含义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含义
社会性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个体在与他人的人际交互作用中,自身的自我概念、情绪情感、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认知等各方面获得的发展与变化过程就是人的社会性发展。人类的社会性不是生而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生命早期,人类个体只初步具有一些基本的生理反应,到1岁左右他们才能够独立地与外界的人和物产生交流与互动;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以及社会交往技能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的社会性发展是从婴儿期就开始的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1.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三大方面。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伴随着各项科技革命的展开,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力不再是唯一的竞争力,社会性发展状况才是个体的重要体现,人的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人的社会性发展就是重中之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映射了其成人之后的社会交往状态,社会性教育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儿童未来社会生活的支持作用上。个体自出生以来就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来自于与他人及群体的交流、互动,同时,儿童良好的社会性发展状态能够给其带来超越智力发展的优越性,因此,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最终“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儿童在幼年时期的社会交往、经历以及社会性发展状况也将影响其一生。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际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
(一)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又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儿童在早期的社会交往中主要存在三种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
(二)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主要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为主,笼统地讲也可将儿童与隔代亲人的关系算入其中。
师幼关系指的.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儿童与教师在保教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具有事务性与情感性双重属性。同伴关系指的是儿童同生理及心理年龄相仿或临近的其他儿童之间的交往关系。相比前两种人际关系,在同伴关系中,儿童是主动的参与者,人际互动具有平等、互惠的特点。
(三)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进行社会分工的一个重要依据,它指的是个体由性别差异而引起的,能够促使儿童表现出符合社会成员期待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对个体的自我认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都具有重要作用。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个体通过对自身性别的认知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观察学习所获得的一系列适应当下社会文化的社会行为模式,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面。
(四)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规范与社会期望,并且对他人、群体以及社会产生有利影响的社会行为。 例如,帮助、分享、合作、谦让、同情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是个体社会性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尺,与儿童的道德发展密不可分。亲社会行为是形成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核心和基础,是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集体合作意识等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条件。
(五)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不符合社会规范且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与亲社会行为同属于儿童道德发展的范畴。 在幼儿园中,攻击行为主要指的是儿童主动伤害、扰乱他人等一系列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抓、挠、打他人,扰乱游戏秩序,损坏同伴物品等。这些攻击行为是造成儿童不受欢迎、被他人排斥的主要因素。在游戏中儿童因过失或不小心而扰乱游戏秩序或伤害他人的行为都不属于攻击行为,因为其并不以伤害他人为目的。
如何学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一、复习基础课程,前后衔接。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以学生的基础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为基础,并与后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等课程衔接得当。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要对以往学习的学前教育的相关基础课程进行复习,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
二、扎实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遵循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的基础上,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深入研究一些国内外典型的幼儿园教学案例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的学习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深度,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
学好本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学习过程中加大实践活动比例,将讨论、活动设计、试教和幼儿园见习、实习、说课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多参观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角,参与区角科学区的创设活动,观摩学习幼儿教师如何设计和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学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最新的教学模式,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走进实际教学环境,现场教学。
在去幼儿园进行见习和观摩幼儿园科学教育优秀课程的录像、幼儿科学教育的系列短片的基础上,可以到幼儿园进行现场教学,走进实际教学环境验证自己,之后与到幼儿园师生共同进行教学评价,也可以与幼儿园共同研发项目,切实提高了自身的岗位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