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24 14: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24 15:47
在非相对论的物理条件下,当粒子速度远小于光速с时,其自场的动量和能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动量和能量等于静止时的电场能量Uo的四分之三,即 μ = 4Uo/(3с)。这里,Uo代表粒子静止时的库仑能。
当粒子速度发生变化,不仅其自身的动量和能量会随之调整,其自场的动量和能量也会相应变化。若粒子原本的质量为mo,从v1速度变为v2,所需的动量和能量不再是简单的mo(v2-v1),而是增加到(mo+μ)(v2-v1)。这表明,由于自场的影响,粒子表现出的惯性比原来大,好似在原有质量mo基础上额外增加了质量μ,我们称其为电磁质量。
在实际测量中,带电粒子的质量(即物理质量)并非mo,而是mo+μ。这是因为带电粒子与其自场紧密相连,二者不可分割,而原始质量(裸质量)和电磁质量在物理效应上是相同的。
以一个半径为ro的均匀分布电荷q的球体为例,其电磁质量的表达式为:
μ = (3πε₀q²)/(2ro²с),其中ε₀为真空电容率。
如果电荷分布不均匀,电磁质量μ的数量级仍保持相似,只是系数会有所不同。对于严格的点模型的带电粒子,由于其物理质量理论上将趋向于无穷大,导致它无法移动,这就是点模型在理论上的局限性,即所谓的发散困难。
在带电粒子所产生的电磁场中,有一部分是脱离粒子向外辐射的场,称为辐射场,而另一部分则是依附于带电粒子的场,称为带电粒子的自场(见运动带电粒子的电磁场)。辐射场将带走能量,使粒子能量逐渐衰减,因此,它必然会对粒子产生反作用。典型的自场是等速运动粒子的场(静止粒子可作为它的一个特殊情况)。这时辐射场为零。粒子所产生的全部电磁场都属于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