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04: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9 00:29
抢夺罪从重处罚的情节有,抢夺残疾人以及老人或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以及还有一年内的抢夺次数超过了三次以上;再者就是利用行驶的机动辆进行抢夺的,只要符合条件就会从事处罚。一、抢夺罪从重处罚的情节有哪些?
抢夺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抢夺罪从重处罚;
(一)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财物的;
(二)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的;
(三)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四)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的。
抢夺公私财物,未经行政处罚处理,依法应当追诉的,抢夺数额累计计算。
以上为抢夺罪从重处罚四大情形内容。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罪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抢夺罪的客观方面内容有哪些?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抢夺行为必须公然进行,但不是指必须在不特定人或多数人面前实施抢夺行为,而是指公开夺取财物,或者说在被害人当场可以得知财物被抢的情况下实施抢夺行为。抢夺行为是直接夺取财物的动机,即直接对财物实施暴力而不直接对人的身体行使暴力;实施抢夺行为的,被害人可以当场发觉但来不及抗拒,而不是被暴力制服不能抗拒,也不是受胁迫不敢抗拒。这是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关键区别。
综合上面所说的,抢夺罪的产生就是在他人不注意的情况之下而夺取他人的财物,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的刑事条款,如果抢夺的人是属于无民事能力的人,或者是抢夺的次数已经形成多次,那么在处罚时就会依法的从重,这也是为了让违法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