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03 11: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7 01:30
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疏导策略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且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这也就是说,健康不仅是单纯指生理和躯体方面的健康,更是指在心理上的健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各方的关注和重视。
一、目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上的问题
升入高中之后,学生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高考。在升学压力下,学生普遍表现为,学习负担重,不能及时调解,导致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神经衰弱、思维迟钝。甚至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不局限于好、坏学生),会出现严重的厌学心理。
2.交际上的问题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人际关系可分为三种:(1)与教师。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和理解,未得,甚至得到教师的指责,就会产生不理解,不信任的对抗心理,产生压抑和消极的情绪。(2)与学生。每一个人都需要归属感,学生也希望被自己的集体需要。生生之间存在的矛盾,会导致学生产生紧张感和孤独感。(3)与家长。高中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强,经常会与家长发生意见的冲突,未能良好解决,还有单亲家庭,父母不和等等,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3.青春期的问题
首先,是封闭心理,这是青春期心理中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学生在消极的情绪下,会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其次,是情感激荡但内隐,表现在学生内心情感波涛汹涌,或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想倾诉,但却对教师、家长欲言又止,内心压抑,焦虑;最后,是比较普遍燃瞎的早恋问题,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容易出现朦胧状态的恋爱。
二、针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的疏导策略
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正确认识并有效适应现实
高中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面对客观的事实不能及时,正确的做出评判。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的评价,都会造成主客观的'不协调,导致自身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自己,评价社会。教师方面,首先,应对学生的行为给予恰当分析和评价,不一味否定,加强学生自我认识,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懂得挖掘自己的潜能。其次,应也拿到学生正确的看待现实,直面现实,迎难而上;家长方面,应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和早恋问题,正确的疏导,减轻学生的压力。
2.加强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高中,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是学生心理压力最主要的来源。进入高中,学生面临衡段罩“高考”大关,不仅学业加重,而且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也有了提高。很多学生由于初升高之后,无法自行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能恰当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学习压力加重,而产生焦躁、厌学的心理。这时,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疏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后总结等,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玩的时间,科学用脑,劳逸结合。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焦躁情绪。
3.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竞争意识和自信心的训练
初升高的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都比较好,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存在“优越感”,能接受成功,却禁不起失败。进入高中之后,各方面发生改变,“理应”的优越感有所挫伤,导致学生在个体欲求上失衡而产生了心理方面的障碍。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做好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坚韧、良好的意志和品德,引导学生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此外,还应做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做好心理疏导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