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13: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0 23:59
【咳嗽、流涕...为何你的感冒不见好转?认准两点,辩证治疗是关键!】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天气越来越冷了,身患感冒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可这种寻常小病,有的人吃了不少药,病症却没有减轻……
关键在于没有辨证治疗。
感冒分清寒与热
感冒,俗称伤风,是最常见的一种外感病,大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 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怕冷、畏风、全身不适 等。
感冒虽为小恙,但也需足够重视,以免因为失治、误治而导致严重的病变。传统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1.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较为常见。典型的症状包括 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怕冷、不发热或发热不严重、头痛、无汗、周身酸痛、舌苔薄白 等。
如何治疗
鼻为肺之窍,受凉流清涕是卫气不足的表现,同时也多为风寒感冒初起时的首要症状之一。发汗是治疗风寒感冒的重中之重,因此治法为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患者可以通过蒸桑拿、热水泡脚、加盖厚被等外用法达到催汗的作用。
风寒感冒可选用含 紫苏叶、葱白、生姜、防风、羌活 等药物的中成药,具体要根据医生建议。
针对风寒感冒,推荐 列缺穴 ,列缺穴比较难找,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
列缺穴
列缺穴能使人头目清利,受了风寒,有时会引起头痛,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风解表,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同时它也是治疗头部、颈项部疾病最常用穴位之一。
2.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典型症状包括 高烧、鼻流黄涕、咳嗽、咳嗽痰稠、舌苔薄黄、咽喉红肿疼痛 等。
如何治疗
风热感冒症状以“热”为主,邪热伤人,多见高烧;肺失清肃,则流黄鼻涕,其经脉循行所经的肺系(咽喉)见肿痛。因此治疗要 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
处方可用银翘散,中成药治疗常 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羚翘解毒丸 等,具体要根据医生建议。
风热感冒可以常按曲池穴。
曲池穴
曲池穴在肱骨外上髁,手肘弯曲,中间凹陷即肘关节横纹中间这个地方,按揉感到酸痛一般为局部劳损,感冒时按揉,有清热祛火的作用,对于因热、干导致的便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快速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1.是否出汗
出汗是风热感冒。
2.观察鼻涕状态
清水鼻涕大多是风寒感冒引起的,流黄脓鼻涕则是风热感冒引起的。
防治风寒感冒
现在这个时节,70%左右左右的感冒都属于风寒感冒。
1. 防寒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秋冻也是有讲究的,深秋早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而受凉是引起风寒感冒的主要诱因,所以我们应根据气温变化,适度增减衣物。
注意: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支气管肺病患者更应注重保暖,严禁秋冻。
2. 背部保暖
秋冬最易受寒的部位是背部,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总督一身之阳经,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同时,背部也是足太阳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起着防御外邪入侵的屏障作用。
所以背部受凉,更容易侵袭阳气,患上感冒。
3. 充足睡眠
中医认为,秋冬是养藏的季节,起居应“早卧晚起”,以潜藏阳气和积蓄阴精。睡眠不足会损害免疫系统,使身体更易受寒邪侵害。熬夜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和防御能力。
建议大家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每天保证 8-10小时 的睡眠时间, 易 扶助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力,抵御外邪。
4. 合理饮食
感冒与饮食关系密切,秋冬进补固然重要,但在感冒高发期更要补益有道,饮食营养要均衡清淡,忌食油腻辛辣刺激之品。
多补充热源食物,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如 鸡鸭肉、鸡蛋、鱼、牛奶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注意及时补水, 多喝水 可使口腔和鼻腔内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发挥清除细菌、病毒的功能。
5. 规范用药
※喝板蓝根预防风寒感冒?
板蓝根属于清热解毒的中药,它只适用于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对风寒感冒、体虚感冒等并不适宜。
而且板蓝根并没有预防作用,相反,不对症、长期或过量服用,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损伤脾胃,加重肝脏负担。
※不吃药出出汗就好了?
不少人认为伤风感冒是由于内积寒气引起,喝点姜汤、多出现汗就好了,这种做法不一定适应所有人,病人出汗过多,又不注重补水,容易发生脱水症状,导致身体内部电解质失衡,而加重病情或引起并发症状。
风寒感冒代茶饮推荐:
紫苏叶、葱白、生姜、红糖煮水趁热喝,对风寒感冒有非常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感冒症状。
生姜偏温性,有温脾胃、解表、化痰饮的作用;紫苏解表作用更强。两者搭配发汗解热效果更强,比较适合祛除风寒之邪,特别适合秋冬季的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流感# #亚 健康 # #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