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议和:袁世凯成为了唯一的胜利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29 18: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1 06:09
在武昌起义的烽烟中,袁世凯凭借手中强大的军事实力,巧妙地利用革命党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开始了他独树一帜的议和策略。1911年12月,唐绍仪作为袁世凯的代表与南方的伍廷芳在上海的谈判桌上展开了一场关于停战与政体选择的马拉松对话。南方坚决主张共和制,而袁世凯则寻求清廷对立宪制的支持。谈判的僵局在12月20日被外务部的干预打破,双方同意通过国会公决决定政体。然而,袁世凯对唐绍仪的行动不满,于1月2日撤换了他的议和职位,真正主导和谈的是廖宇春、赵凤昌等立宪派人物,最终议定共和政体等五项关键条款。
尽管孙中山在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南北矛盾却愈演愈烈。帝国主义的介入使得南京临时政府陷入了财政危机,这为袁世凯提供了绝佳的筹码。立宪派和共和派在暗中推动,促使中华民国正式宣告成立。面对袁世凯的威胁,孙中山被迫作出让步,提出清帝必须退位的条件,若袁拒绝,将由他来承担战争责任。袁世凯借此机会,通过谈判表达不满,同时接受张謇的建议,利用军方对共和制的支持,逐步稳固自己的地位。
在关键时刻,段祺瑞将领的逼宫行动和清室宗社党的顽抗,使局势更加紧张。彭家珍以生命为共和理想献身,刺杀顽固分子良弼,隆裕太后在无助中被袁世凯利用。袁世凯审时度势,决定支持共和,最终促使清帝退位,南北实现统一。孙中山在大局已定之际,毅然辞职,推荐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在参议院的全票选举中,袁世凯被誉为“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他并非因逼宫当选,而是总统宝座的诱惑使他采取了果断行动。
最初,袁世凯对总统之位并未表现出过多的热衷,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他急切地寻求掌控武昌军政府,进而逼宫以实现权力的转变。要深入了解这段历史,不妨关注“黄某人”公众号,那里有更多关于这段风云变幻时期的深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