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0:5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9:48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9:48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中庸》一书,共三千五百多字,按照朱熹的分法,分三十三章,四大部分,传的是自上古大圣以来的儒家道统心法,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第一章到第十九章的内容着重从多个角度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第二十章承上启下,从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处理政务的方法一事着手,通过孔子的回答指出了施行政事与加强人自身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阐明天下通行的五项伦理关系、三种德行以及治理国家的九条原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庸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9:48
中庸【zhōng yōng】的意思是:
1、书名。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孔伋(子思)所作。内容是宣扬孔子的中庸之道。南宋朱熹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入《四书集注》。
2、指中庸之道。儒家的一种伦理思想。中,指不偏不倚;庸,指平常。中庸,指无过无不及的态度。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
出处:《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白话译文:中庸这样的道德,应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意指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3、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
出处:鲁迅 《华盖集·通讯》:“惰性表现的形式不一,而最普通的,第一是听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
扩展资料:
中庸的近义词:中和。
中和【zhōng hé】
基本释义:
1、酸和碱经过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生成的物质失去酸和碱的性质。
2、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3、使中和,泛指折中性质不同的事物,使各自都保留一部分特性,同时也丧失一部分特性:~不同意见。
相关例句:
1、我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义、智慧,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提倡心平气和、中庸之道。
2、做人要大气,要宽容,舍弃,幽默,中庸为大,包含要广。还要致广大,尽细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9:49
中庸的意思是指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中,就是中道而行,所谓中道就是不偏,不偏就是不走极端。这是因为不能不行中道,而且也不应该不行中道。
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于其中。天道、地道都是人做不到的。天生万物人做不到。地厚德载物人也做不到。
在人的社会中对于危害社会的人是如何处置的呢?该杀!因为有该杀,所以人是做不到天地那样的道德,只能退而求其次:义。义就是合理的杀。因此,人是不得不走天地之间的那条道——中道。
中道即人道,人道即仁道,仁道是符合人性的,谁都不该违反,谁都应该照着做,而且应该一直做下去,这就是“常”,所谓“常”,即常有常存。故“庸者,常也”。
所谓“中庸”,就是把仁一直做下去。不行仁,这叫不仁;做了一半,这叫中道而废。
扩展资料: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庸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9:50
《中庸》指出,用中和之道处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举,而是时时、事事、处处都能自然符合中和之道,这才叫做中庸。
《中庸》所论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
孔子说:“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人们很少能够长期实行它。”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被实行,我是知晓的啊:有智慧的人做得太过分,愚昧的人达不到它。中庸之道不能被发扬,我是知晓的啊:贤明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明的人达不到它。这就好像人没有不吃饭的,但能够品尝滋味的人却非常少。”
思想体系:
《中庸》提倡人们以“中和”为本,各安本分,各负其责,“无过无不及”地忠于职守,不越规范,不犯上作乱,不标榜各自的劳绩和功德,而默默地为自己修养中庸之德而欣慰,以此酿制天下的和谐与安康。
《中庸》既是对为人处世的精辟总结,又体现了做人的规范与智慧,因此,它对于人们提高自己的行为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百度百科--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