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威生平的启示——汝阳共读心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9 11:0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4 21:15
“未来的思想必定会超过杜威……可是很难想象,它在前进中怎样能够不通过杜威”——罗思
“不少年来,每当我想到有些带有普遍性的有益的话,有必要说出的时候,它似乎总是对我曾经读到过的一些东西的响应。我由此而追溯下去,常常发现是被引回到了杜威那里”——理查德•罗蒂
2019年7月16日至22日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组织了《新网师专家暑期深度共读》,由郝晓东院长领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有幸走近了杜威,通过共读,对这位天才深怀敬意,景仰之余,不禁思考:一个平庸的少年如转变为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杜威生平
约翰•杜威(1895——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杜威的学术研究不仅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还涉及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学及一般公共事务等等许多方面,并且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早在1939年,美国著名哲学家胡克就这样评价杜威对美国文化与社会的影响:“在美国思想走向成熟的年代,杜威所起的重要作用无人可以比拟,美国思想几乎没有哪一个领域他没有做出过贡献,美国生活几乎没有哪一个方面他没有进行过阐释。它的影响遍及学校、*、实验室、劳工运动以及国家*生活”。在一定意义上说,杜威是美国思想或者美国精神的一个代言人,一个守护者。
1859年杜威出生在美国佛蒙特州小镇柏林顿,地势偏远,比较落后。父亲是小商,母亲是地方法官之女,杜威一家是当地地地道道的贫民之家。他幼年时平淡无奇,青年时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当过报童,干过杂工,垦荒地、修水渠……参加过各种劳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学业平平,并无显示出过人之处。
1879年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柏林顿乡村学校。此时教学上掀起了德国热,在教授陶瑞的指导下,嗜读黑格尔,是黑格尔的崇拜者、追随者。
1882年成为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研究生,主攻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在这期间接触了许多进步思潮,阅读了大量的先进著作。该校名师荟萃,受教于讲授德国哲学的莫里斯,讲授实用主义哲学的皮尔士,阅读大量詹姆斯的心理学名著。他将视眼移向极具变化的现实,努力为当时突出的社会矛盾寻求科学和哲学的解释,这里是他实用主义哲学形成的沃土。杜威顺应了社会、历史的变革,它的主要思想来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德国实用主义哲学。他用批判和继承的方法,发扬了这些理论,并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1844年至1894年,杜威任职于密执安大学和明达大学,负责招生工作,这期间使他认识到中小学课程贫乏,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呆板机械,于是产生教育革新的想法;1894年至1904年在任教期间,他尝试“把由粉笔和口讲为形式的课堂,改变为由儿童活动而求知的课堂;把儿童静坐听讲的课堂变为儿童活动而随时移位的课堂”,初步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和“做中学”的理论;1904年至1916年,执世界教育之牛耳的巨著《民主主义与教育》问世……
读了杜威的一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一、相信岁月 相信种子
杜威的童年平淡无奇,学业平平,家庭生活一般,并无过人之处。杜威绝对的后起之秀,这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相信岁月,相信种子”。作为父母,我们孩子的发展也许是迟缓的,因为每一个人的生长节点不同,也许他的花期比其它的花要晚一个季节,但请相信它迟早会开花的。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拔苗助长——揪着、扯着,甚至摔打着去补课,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作为老师,请放下催促与呵斥,学会等待,陪伴成长。你的教鞭下有瓦特、有牛顿……发展有先后,个体有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引导他们坚持学习,静待花开。
二、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工作之后,杜威继续参加学习,读了许多理论书籍。1882年攻读研究生时,主攻黑格尔的辩证法,读詹姆斯的心理学著作、达尔文的进化论、孔德的社会学、德国的理性主义哲学……这些根本性书籍奠定了他的理论及学术根基,通过阐释、梳理、批判、选择、对话,将书籍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使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丰富、优化和重建。对于教师,阅读根本性书籍也非常重要,本次共读就是要向根本性书籍发起进攻,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新教育将营造书香校园放在首位。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精神的提升和传承必须强化阅读。
三、选择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很重要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杜威在约翰•霍布金斯大学遇到了他一生中所谓的“重要他人”。莫里斯、皮尔士、詹姆斯、帕克、安吉尔、孟禄、康德尔、桑代克……正是和这些优秀的人物有效对话、彼此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了自己的“物镜”,激发了研究的动力。多领域涉猎,多角度观察,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对于一个教师工作的环境是乐学的、思辨的、民主的,他便会积极的、主动地去探索、思考、求变;如果工作的环境是封闭的、固化的、人活的,那么人也必将是颓废的、被动的、思安的。“独木不成林”,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师的成长特别重要。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学习是真实的,对话是有效的。相互之间彼此为“物镜”——“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因此,选择和谁在一起十分重要。
四、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是核心能力
杜威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了阐述他的“教育即生长”理论,他对古今中外各派教育学说进行了大量的批判:批判了斯宾塞的“教育即预备”说;批判了黑格尔和福禄倍尔的“教育即展开”说;批判了洛克的“教育官能训练”说;批判了赫尔巴特“教育即改造”说;批判了福禄倍尔和少数赫尔巴特弟子们的“教育是复演与追溯”说……在批判中阐释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过程的能力”。
杜威反对二元论,反对将儿童与社会、学校与社会、兴趣与训练、知与行、智与艺、教师与学生,儿童与课程等对立起来的观点,他提出统一性理论。
批判意味着去伪留真,批判意味着革故鼎新,批判是打破旧观念,批判是挑战权威,批判是创新,批判更是重建……杜威在阐释自己理论中对很多词语赋予了新的含义,如:“经验”、“生长”、“生活”、“沟通”、“环境”、“指导”、“习惯”、“暗示”、“想象”、“评价”、“知识”……构建了许多核心概念,形成自己“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教育理论。这是批判的结果,更是创新的结果。在“中美人文论坛”中多次提到21世纪公民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说穿了是核心能力的竞争。因此,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十分重要。
五、面向社会 发展个人
杜威所处的年代是美国由农业国一跃而成为工业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转变时期。科技的发达、产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大量移民等社会问题加剧,对教育、文化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杜威的思想正是顺应历史变化、社会变革而提出的。他一方面对旧个人主义进行改造,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对民主主义社会进行改造,使之满足个人发展需要。教育是改造社会和个人,并使之达到相互协调的最佳工具。推行现代教育,用教育改造社会,实现民主理想,是杜威一生的追求。
因为要改造社会,所以杜威的教育是实用主义的;因为要发展个人,杜威强调活好当下。教育无目的——教育就是目的,学习就是目的,读书就是目的……沉浸其中,体验当下的幸福完整。新教育提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不是为将来的幸福做准备,不以牺牲当下换取将来。而是强调当下的学习就是幸福的,当下的工作就是幸福的。
六、注重实践 知行合一
理论源于实践,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杜威创办了实业学校进行科学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验学校地图解决四个问题:如何使学校教育与儿童、家庭、社区联系;如何使学校科目对儿童发展有明确的价值和真正意义;如何激发儿童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动机;如何使教材与儿童发展联系起来?他的实践对我们今天的家校合作共育、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研发卓越课程、构建理想课堂等行动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知行合一”等理论给我们的教育很大的启示。通过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本真,阅读经典,用理论指导实践,将教育在自己的教室里“活”出来。
杜威还向我们验证了这句话:“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平庸的童年、少年,通过努力创造了辉煌的中年、老年。正如杜威所言:人不但要适应环境,人还可以改变环境;人是生长的、发展的,因此,人应该终身学习。教育是经验的改造,通过学习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把阅读当成习惯,把学习当成目的,倾尽一生来学习。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生活环境、个人因素等。俗话说:“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长”。杜威的一生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究,将实现民主社会,培育现代良好公民作为毕生的追求,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一生这也是他成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