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28 06: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01 03:43
在近期的中国南方洪涝灾害中,江西、安徽、湖北等地的抗洪救灾行动中,一个专业术语频频出现——管涌,它在新闻报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那么,管涌究竟是什么?它带来的危害又该如何有效防范?本文将为你揭晓答案。
管涌解析
管涌,这个看似复杂的概念,其实源自渗流力学。在洪水肆虐时,当河堤内侧地面低于洪水位,形成压力差,若河堤底部存在透水层,如细砂层,就会发生渗流。渗流力逐渐增强,细颗粒在水的推动下,从粗颗粒间的孔隙中被挤出,形成潜蚀。这个过程持续发展,会在堤防的薄弱处形成孔洞,孔洞增大后,水流集中,土体被掏空,最终形成一条管道,大量细砂被带出,即管涌的显现。
严重威胁
管涌对堤防工程构成了极大威胁。据统计,1998年长江大洪水期间,管涌险情占所有堤防问题的35.2%,其中较大险情中,管涌占比更是高达51.2%。一旦大坝底部土壤骨架被管涌破坏,可能导致大坝坍塌,直接威胁到堤防安全,甚至引发决堤、垮坝等灾难性后果。
抢险策略
面对管涌,抢险工作首要原则是反滤导渗,降低渗压。这意味着要阻止水携砂涌出的同时,保证水的正常排出。常见的抢险措施包括反滤围井、反滤层压盖和养水盆。反滤围井通过设置反滤层,拦截涌出的砂粒,防止土体流失;反滤层压盖则是在管涌口覆盖反滤材料,控制水压;而养水盆则是通过提升管涌口水位,减小水位差,适用于水位变化相对较小的场景。
以上策略的实施,都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进行科学、迅速的决策和操作。
参考文献
深入理解管涌的成因和应急处理方法,可以参考以下研究:
在灾害面前,科学的认识和有效的应对,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让我们一起关注管涌,掌握防范知识,共同应对洪水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