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的一篇关于校风的报道。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3:2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8:11
百年树人,校风巍然。悠长的办学历史,积淀浓厚的校园文化,开创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校以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学风校风,高的教育质量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学校一贯以来依章治校,依纲治教,形成了良好的“三风”包括:校风(爱国爱校、勤教勤学、文明守纪、团结向上)、教风(热爱学生、师德高尚、刻苦钻研、勤教善教)、学风(自主自立、独立思考、勤学苦练、一丝不苟)。这种优良的传统是学校取得高而稳定的教育质量的保证。据*三十六年(1947年)《平报》载:“本城第一中心小学,毕业学生90余人。查该校报考中学计入选莞中者52人,明中入选者14人,龙中入选者2人,济中入选者2人,简师入选者2人,旅省中学入选者9人,约共80余人。除部分别业者外,此次毕业生升中者几为全数。现社会一般人士均以为该校平日教授有方,故有如是成绩云。”
20世纪70年代,学校率先把学好文化课摆在首位,领导重视教师业务学习,开展教学研究,使学校在教研方面初露头角,教学质量迅速提高,每年升中考试成绩稳居市区第一,并远远抛离其他学校。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升中考试制度的改革。1971年,惠阳地区教育办到学校检查上文化课情况,肯定巫燕玲老师启发式识字教学经验,并在惠阳地区推广。1977年,是年毕业班升中考平均分、升学率都居全县第一。省文化教办检查组到校检查教学工作,抽考结果,语、数两科成绩优秀。1992年毕业会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居全市第一。是年开始莞中、一中初中对城区招生实行按例分配和择优录取相结合的电脑派位方案,除按比例的名额外,莞中择优录取的全部是该校学生。1992年以后,毕业班升中考试成绩稳居全城区小学的前列。
一个世纪以来,学校以特色的办学风格,一流的教育质量而引起社会的广泛瞩目,倍受广大家长的青睐。
创建学校管理特色
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管理体系日臻完善,逐步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科学化。1988年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系:一是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思想*教育体系,二是以教导处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三是以总务处为核心的后勤管理体系。在校长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三个体系各司其职,协调配合。这套管理方法曾登载于《师道》,获省教育管理学科三等奖和市首届科研成果二等奖。1998年,学校又实现了教育管理现代化和实行校长对教师的非权力因素管理、心理化民主化管理。2002年,推行“人性化与规范化相融”的综合管理:坚持集体智慧,集体决策的班子管理。任何一个计划、一个决策必定要通过如下程序:校长(或主管行政)提出计划或设想交由行政会议讨论(学校行政实行星期一例会制)——接受质疑解释后集体决定是否执行或实施——决定执行后,保留个人意见、统一思想、出谋划策、贯彻执行,保证学校决策的有效执行。2004年进一步完善科学激励机制,把浮动奖与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实行“合格考核+等次考核+荣誉奖励”的教师评定方法。先拿出浮动奖的60%资金对基本完成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奖励,对不能完成任务的教师,行政酌情扣罚;再通过“自评——级组评——级行政、级科长评——行政支委总评”的方式确定各教师的等次,拿出浮动奖的30%作为等次奖励;对于取得荣誉的老师,学校按获奖级别拿浮动奖的10%进行奖励。并实行教师评定的“粗量化”,尽量减少评价中的人为因素,以更公正的、更科学的方式评价激励教师。
创建德育特色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创出自己的德育特色。1980年学校广泛开展创“三好”活动,形成爱国爱校、勤教勤学、诚实活泼、团结向上的好校风。1981年学校贯彻《小学生守则》,加强“四个习惯”训练,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1987年,学校重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坚持把专题读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该年被评为全国读红书先进集体。1994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先进单位。1995年,学校加强德育与学科教学和各种社会活动相结合,抓好“班风、校风、学风”建设。2000年学校积极开展“环保”、“三现代”、“小公民道德建设”一系列活动,使校内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学生形成优良的品格。因此,学校被市定为“三现代”教育试点单位,被定为省“小公民道德建设”试点单位。2002年后,学校德育走向社会化,更多家长、更多社区参与学校德育,学校更把德育与各类实践活动相结合,效果显著。
创建教学科研特色
1994年开始,学校加强教研,推动科研。每个老师每学期都承担“三个一”的教研任务,学校每学年还开展面向全市的公开课或试验课,组织全校教师集体备课。2000年,学校举行课堂创新教学八课型的公开课,展示了语、数、英等八个科目的十六节课,受到来自市教研室、市进修学校、市内外一千多名听课者的一致好评。这一教研成果还被市教育局选作市第四次素质教育现场会交流材料。1995年,制定了科研优先*,确定科研总目标。2000年全校共85人参与立项研究,占教师80%,共立项32项,从而形成了教学科研的热潮。1998年,学校出版的省级论文集《学校教育改革实践》获广东省科研成果优秀奖;另有3项获市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获二等奖;4项获三等奖。此外,还有125篇论文在全国、省、市获奖或在教育杂志上刊登。教师们参加观摩课比赛,成绩也相当喜人,其中获全国一等奖有3人;省一、二等奖有16人;市一等奖有32人。学校还被评为科技兴市先进单位。
创建英语特色学校
学校英语科组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英语情境教学的特色:表演创境;游戏创境;活动创境;媒体创境;音乐创境。2000年12月,学校首创面向全市举办了一台英语文艺表演,受到市、城区领导和广大群众一致赞赏,市电视台、东莞日报作了头版头条的报道。英语科组被评为市优秀科组,学校被定为市英语教学的特色学校,并把学校的英语教学经验推广到全市。2003年,被市定为一年级英语跨越式教学试点学校。2004年,召开市创建英语特色学校经验展示会,市电视台作了相关报道,东莞日报以“百年老校蕴育现代教育特色”为题作了详细报导。
创建民乐艺术特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2003年成立了莞城中心小学民乐团,成员120多人。并于2003年10月在市文化广场报告厅作了首场专场演出。当晚表演座无虚席,一个多小时的演出掌声不断。东莞日报、羊城晚报作了专题介绍,南方电视台也分两晚作了专题报道。2004年民乐团连续获得东莞市第五届少儿花会乐器金奖第一名,广东省第二届少年艺术大奖赛乐器组金奖。
创建语文跨越式实验班特色
2002年,在新课程标准的启迪下,一年级开展了语文跨越式的教学实验。把识字与阅读优化组合,把表达作为阅读的延伸,使学生的识字量大幅度增加,阅读兴趣大幅度提高,提前进入写的阶段。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8:12
百年树人,校风巍然。悠长的办学历史,积淀浓厚的校园文化,开创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校以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学风校风,高的教育质量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学校一贯以来依章治校,依纲治教,形成了良好的“三风”包括:校风(爱国爱校、勤教勤学、文明守纪、团结向上)、教风(热爱学生、师德高尚、刻苦钻研、勤教善教)、学风(自主自立、独立思考、勤学苦练、一丝不苟)。这种优良的传统是学校取得高而稳定的教育质量的保证。据*三十六年(1947年)《平报》载:“本城第一中心小学,毕业学生90余人。查该校报考中学计入选莞中者52人,明中入选者14人,龙中入选者2人,济中入选者2人,简师入选者2人,旅省中学入选者9人,约共80余人。除部分别业者外,此次毕业生升中者几为全数。现社会一般人士均以为该校平日教授有方,故有如是成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