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3 02: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20:46
小学爱国的古诗10首如下:
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赏析:第一句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句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战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诗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扫边塞诗凄婉悲凉的一贯风格。
3、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唐·李白《金陵望汉江》
赏析: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全诗情景合一,寓比兴之意于写景之中。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气象。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
4、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唐·杨炯《从军行》
赏析:唐代边塞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赏析: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6、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赏析: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
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赏析: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8、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
赏析: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赏析: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近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赏析: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