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评价苏轼的"以诗为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29 10: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3 18:31
清人陈廷焯说:“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诗文之右.盖仿九品论字之例,东坡诗文纵列上品,亦不过上之中下,若词则几为上之上矣.此老生平第一绝诣,惜所传不多也.”陈廷焯称“绝诣”,足可见苏东坡在词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东坡对词进行了革新,在词的地位,内容,风格等方面皆可见得.
词起源于民间,配合音乐,形成曲调.后随着文人词的迅速发展,词多以男女爱情或者艳情为其描写内容.所以被认为是“谑浪游戏”的诗余小道,如晏殊称之为“呈艺”,欧阳修称之为“聊陈薄技”.这样的对于词的定论是在苏轼之前,虽然李煜在很大程度上拓充了词的题材,但真正对词进行革新的是苏轼.苏轼首先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他提高了对词的认识和评价.后人常用“以诗为词”来评价苏词.
“以诗为词”出自于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中.“以诗为词”是指以写诗的态度来填词,将诗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等引入词的领域并使之扩展,开拓新词境,提高词的格调.我想先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浅显的谈谈苏轼的“以诗为词”.
首先,是对词体的创新.苏轼之前的词,大多为应歌而作,一般有调名和唱法即可.苏轼则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所以词作所抒的是何种情志或因何事生发,必须有所交代和说明.然而词体长于抒情,不宜叙事.为解决这一矛盾,苏轼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的内容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水调歌头》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不仅交代了写作的时间,缘由,还交代了词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对象是其弟子由.再如《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交代了写作的时间,缘由,地点,心情.东坡词自成一派,颇具特色,由此可见得.
其次,是内容的拓充.刘熙载《艺概•词概》中,“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苏轼词作,内容,题材众多,尤以三方面成就最高.
一是抒情词.苏轼之前的词大多只限于抒发狭窄的男欢女爱之情,并且缺乏真实情感和个性,柳永等人有所发展,但并未突破根本的局限,李煜的抒情又只是在狭窄的范围之内.而苏轼则不然,他不仅写传统的情词,还抒发了多方面的感情,短于艳情而长于真情.我最推崇的便是苏轼的悼亡妻之作《江城子》,我想把这首词举出来,完完整整的分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给我很深刻的映像,苏轼对于爱妻的早逝满怀着巨大的悲痛,实写虚写,虚实结合,缠绵悱恻,婉约细密,给我以无限的哀感惆怅,一个重情重义的苏轼形象活脱脱的出现在我面前.表现苏轼抒发追忆悼亡,离别思念,朋友师生等之间的人伦之情的词作还有《水调歌头•中秋》,《西江月》,《卜算子》等,这里就不一一说明.另外,苏轼的抒情词还有体现自己的爱国之情,最著名的莫过于《江城子》了.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描写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为国上阵杀敌的壮志豪情.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一个英气勃勃的壮士形象,格调刚健豪迈,铿锵有力.上阕下阕分别用了孙权射虎和冯唐魏尚上的典故,增强了诗的历史感和现实感,抒情深婉曲折,强烈震撼,一个爱国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苏轼的词还有凭吊过古人,凭吊江山的怀古之作,首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仕途坎坷,屡遭磨难,壮志难酬的愤懑,表达了他对宇宙,历史,人生的深沉思考,更显示出了他善于以超然旷达的态度来消解历史的悲剧意识和人生失意的悲伤情怀.词的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把人生的挫折悲愤引向高远的境地,当然这就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下面再深究.当然,东坡的抒情词中还包括从政之情.《望庐山瀑布》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便引出了“入世出世”之说.苏轼也在词中抒发了积极入世和围绕着进退出处所产生的复杂矛盾的从政之情.这是前人诗中常见的主题,将它引入诗中,是苏轼的首创.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上片写旅况,“渐”字总领,贯穿到底,绘出一幅清丽,凄冷,寂寞的秋日早行图,并引出世路艰辛的感叹.下片写旅怀,直抒胸臆,追述以往抱负,转折到当前的失意困顿,最后以旷达的人生态度自我解说,表现出作者的志趣,才情与性格.但是,东坡的词作很少有政治上积极进取的一面,大多以描写退隐之情,以及闲适的生活态度,表现出“出世”的意向.
二是农村词.苏轼之前的有关农村的题材,我认为并未从根本上贴近农村,只是驻足,并未深入.诸如陶渊明,纵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且为世人展示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源以及其悠然自乐,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但我认为都是借描写农村来抒发隐居之情.再如其他大多诗人,词人,多是以乡村生活的宁静来对比官场生活的狡诈斗争,很少有像苏轼这样对农村真正寄情,由衷喜爱.关于此类题材的代表作是在徐州作的组词《浣溪沙》五首.一一说明.第一首,大旱,后得雨,苏轼到城东石潭谢雨,途中作.这首词洋溢着东坡与村民们的喜雨之情,谢雨场景的欢乐气氛.最后一句虚写,“归来说与桑麻姑”,以虚衬前面的实,深化喜雨之情,耐人寻味.第二首,描写了普通的百姓生活,平淡自然.第三首,描写了麦收时节农民的劳动和生活情景,呈现给我的是一幅暖人的画面,洋溢着东坡对农民的诚挚关心和美好祝愿,亲切自然.第四首,表现了东坡与农民之间融洽亲密的关系,也抒发了他对农村生活情景的沉醉.第五首,直接表达了他愿做一个老百姓的真切愿望.《浣溪沙》五首,没有多余的抒情,议论,也没有多余的情感,东坡于直接平淡而又生动的描写之中满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真挚动人.
三是咏物词.咏物词虽不始于苏轼却盛于苏轼.唐敦煌词中已有咏物之作,但艺术上太过粗糙.文人词兴起之后,咏物之作只是偶尔出现,格调也较低,宋后也未得到充分发展.至苏轼后,咏物词才蔚为大观.苏轼写作不但重形似而且重神似,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寄托.《定风波》咏红梅“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荷花媚》咏荷花“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雪霜姿”,“风流标格”可视为重视神似之美的自我写照;《白雨斋词话》“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寄慨无端,别有天地”的评价,又道出了注重寄托的特点.
最后,是对风格的创新.余文豹在《吹剑录》中提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正是由于这段话,人们便把柳永和苏轼并列起来,称柳永是宋词中婉约的代表,苏轼是豪放派的宗师.在苏轼之前,词基本上以“婉约”风格为主导,虽有个别作家有所突破,并未形成宗派,苏轼笔下,则在婉约之外树立了新的风格.其实,要说起豪放,我觉得苏轼作词的题材多样,多变创新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下面深究.另外,苏轼的词,完全有自己的血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面目,自己的情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一点我觉得和李白相像.固然,二人所处的政治大环境千差万别,但其所处的小环境绝对相似,一样的仕途潦倒,一样的失意无聊,但也是一样的大气磅礴,一样的情感细腻.“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之志;“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胸怀,表现了他不惧生活的狂涛骇浪打击的顽强态度;“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潇洒自如的态度;“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的狂放态度.这些作品,无需过细致的斟酌,一映入眼帘,便可见其豪迈激情,奔放刚健.但是,苏词又并不全是刚健之语,有如《江城子》悼亡妻之作,细腻婉转,真情汩汩,再有《浣溪沙》五首,细腻自然,很是平淡自然,就不做过多阐述.另外,苏词还有另一种风格,清幽超然,发人遐思,意趣盎然.比如说《永遇乐》.上阕首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足可窥见其清幽之处.首先,“霜”和“水”,便是“冷清”之物,再来个“清”字,更加幽远.此词写朦胧迷离的残秋夜景,万籁俱寂,一叶坠地,铿然有声,笔法清淡宜人,而当词人为“燕子楼中,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而怀古惜今时,又发出了“黄楼夜景,为余浩叹”的感慨,寓激情与平淡之中,笔调空灵,意境清幽深远.
我认为,苏轼的“以诗为词”就体现在上述的三个方面,但是,为什么苏词会多了一层“以诗为词”的韵味呢?我认为有四个原因,下面一一道来.
首先,我认为,我想谈谈东坡的政治生涯.纵观古代文人,纵然有仕途畅顺之人,也纵然有仕途畅顺且文学或是其他方面成就高者,但毕竟是在少数,大多数的还是那些积极入世却未受重视之辈,贬﹑升,再贬﹑再升……几番折腾,终于黯然,最后寄情山水.失意于政治却得意于文学,所以有的时候我就会想,不知是政治成全了他们,还是他们辜负了文学.苏轼就是这样,他的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始终处于党争的夹缝中,两党都视他为异己,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就像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自我解嘲的那样“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哲宗亲政时期,这期间苏轼经历了一贬再贬的打击,而这时期又是苏轼文学创作上颇丰的时期.提及苏轼的政治生涯,只是想说明一方面的失意并不代表整个人生的灰暗,人应该积极乐观,而不是愤懑不前.
那么就要提到东坡的思想性格,这也是第二点原因.在这里,我想提两点.一方面,是老庄思想对其影响.年轻时的苏轼仍以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为主导,还夹杂着若干纵横家习气,曾抱有“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极高热情,并对老庄齐生死﹑一毁誉的思想有所批判.后来,在政治上屡遭打击的他,释道思想成为他排遣痛苦﹑超脱现实的精神支柱.后在被贬黄州之后,他吸取老庄思想中超尘拔俗﹑清心寡欲﹑因任自然的生活态度,保持乐观旷达的胸襟和随缘自适的信念,当然,这种超然物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创作之中.另一方面,苏轼的复杂性格也体现在其创作当中.苏轼从不掩饰自己的主张,总是“发于心而冲于口”,性格外露,形于辞色,我觉得这也是苏词题材多样,涵括多方面内容的原因.另外,苏轼正直,豪放,于其诗中也有体现.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的确,苏轼的不羁正直性格决定了他失意的政治,成就了他文学领域的辉煌.
第三点原因,我想谈谈苏轼的文艺观,其文艺观当然会反映在词的创作中.苏轼论文艺最具进取性的见解在于求新求变,“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要求自己能在文学艺术中“自出一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但他反对一味以标新立异为能事.我认为这就是苏轼在词中求变,“以诗为词”的一点很重要的原因.苏轼另外两点文艺观求真求理,求空求静,自在其作中体现,这里不作一一之说明.
最后一点原因,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就是才学.没有一定的文学积累,没有一定的才学,苏轼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可能成为大家的.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苏轼的善于用典和善用比喻.首先说善于用典.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说柳絮似花但不是花,暗用梁元帝《咏阳云楼檐柳》诗“杨花非花树”和白居易《花非花》词“花非花,雾非雾”句意;再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一句,暗用《梁书•张充传》记张充年少喜好游猎,出猎时“左手臂鹰,右手牵狗”的典故.再说善于运用比喻.如《水龙吟》中“萦损柔肠”,就将轻盈柔弱的柳树枝条比作美人娇柔的心肠,来加深别离之苦;《念奴娇•中秋》中“桂魄飞来”,将月亮比作桂魄,古已有之.当然,善于用典和善用比喻,只是苏轼广袤才学的一部分,将其拈出,只是觉得东坡词在这两方面运用的最多.
关于苏轼的“以诗为词”,浅谈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