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之后》:“一如以往昂然自信”,揶揄还是肯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29 16: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1 08:19
英国人约翰·达尔文将自己化身为穿越古今的潜游者,不限疆域地采用各种手段在世界各地披沙沥金,甄别出熠熠生辉的“碎金”后以他的逻辑将它们密密匝匝地码放起来——这就是《帖木儿之后:1405年以来的帝国史》。
阅读一本书的正确方法,是从扉页开始逐字逐句地深入下去。 中信出版集团重版约翰·达尔文的《帖木儿之后:1405年以来的帝国史》时,大概预计到了这是一本不容易通读的书,就为读者请来了一大拨读书人言简意赅地指点迷津。尤嫌不够,又请到了北京大学的强世功教授撰写了一篇题为“没有帝国的帝国史”的长篇导读——想以此带领打算阅读此书的读者曲径通幽吗?以我的领悟力,强教授也不能拨开我眼前因阅读《帖木儿之后:1405年以后的帝国史》汇拢起来的迷雾。
于是,就去豆瓣看看友邻们是怎么评说这本书的。
一句话因为特别刺眼瞬间就被我记住了。他说, 这本书是特意为中国读者写的。 盯着屏幕思忖半晌猜测他这句话由来何处?是不是这本书的第二章《中央欧亚和大发现时代》和第三章《现代初期的均势》刺激了这位读者?
在作为铺垫的第一章《重新面向东方》后,《帖木儿之后》廓清了因为书名带给我的误读,亦即 本书中的帖木儿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约翰·达尔文要摆脱我们已经熟悉的国别史的书写法,用他的史学观横切历史,写一写在这横截面上全世界或大或小的国家、领地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各个民族各种肤色的人类在这些国度里、在这些领地上是怎么思考、怎么创造、怎么生活的。
我觉得全书写得最好的是第二章《中央欧亚和大发现时代》。这一章里, 作者所取的历史横截面为15世纪80年代后到17世纪初,从葡萄牙的海上扩张写起,写到欧洲人何以又是怎样在1490年后几乎同时进入亚洲沿海和美洲沿海地区,写到了莫斯科公国是如何从一个与欧洲诸大国基本隔绝的边陲民族崛起为罗斯诸国的霸主,写到了奥斯曼帝国是如何代表伊斯兰文明向西扩张的…… 在阅读《帖木儿之后:1405年以来的全球帝国史》前,我先后读过英国人卡罗林·芬克尔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奥斯曼帝国:1299—1923》、英国人亚当·扎莫伊斯基著、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的《波兰史》以及王海利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埃及通史》,这种立足一个国家或地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从壮大到衰落甚至衰亡的 类似伴随我们长大的历史教材和历史读物的写法,接触得多了就固化了我们的历史观:哪怕是全球史,历史也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基点沿着时间轴慢慢从远古写到今天的。 当然,这是《帖木儿之后》一书各个章节的共同的书写方式, 约翰·达尔文把通常是竖着切向全球史的“一把刀”横了过来——当然,谁读过《帖木儿之后》谁知道,这是一本必须积累大量资料、花大功夫爬梳资料为基础并需要作者具备删繁就简、条分缕析能力才能完成的书, 可那都是对治史者的一般要求,无有惊艳之处。但是,他“横切”世界史的写法,真让我有惊鸿一瞥之感! 在约翰·达尔文书写历史方法的启发下,读过的《奥斯曼帝国:1299—1923》、《波兰史》和《埃及通史》在我的脑海里连成了一片海,遗憾的是,自己读过的国别史还不够丰富,所以,那片海还不够广袤,以致,后面几章《帖木儿之后》我读得非常慢,作者不得不长话短说的地方迫使我必须到书本之外寻找补充资料,庶几能领会约翰·达尔文的用意 ——哪一本历史书会不带有书写者的历史观呢?我想,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读者吐槽说这是一本专为中国人撰写的史书。
第二章有一小节题为“东亚漫长的16世纪”。在这一小节中,作者虽然提到了日本和朝鲜,给中国的篇幅最大,那是必然的。在读到“这是一本专为中国人写的书”之前,我觉得那是因为16世纪的中国,从体量而言日本和朝鲜是不能与之同日而语的。那句评价,让我又翻到这一小节谨慎又警惕地重读了一遍,于是,就读到了这样的描述: “欧洲人在美洲的活动,只引来欧亚世界其他地方微乎其微的关注。伊斯兰世界与东亚两地的宇宙论,面对欧洲学问,或面对欧洲宗教与仪式的猛然崛起,一如以往昂然自信。” 撇开伊斯兰世界对欧洲掠夺美洲行为的态度,仅说东亚,再缩小一点范围, 仅说中国彼时的当权者明朝对欧洲人意欲霸权世界的态度,之前读到的史书多半认为那是中国唱衰的起点,而我引述的这句话,并非揶揄,隐隐透露的,则是对明朝背转身子假装看不见世界格局正在变化的选择的肯定,“一如以往昂首自信”。
一旦谨慎和警惕起来,再翻一遍全书,会发现论及中国的部分, 类似语焉不详或者说有些暧昧的论断,还有多处。这就是讨好中国读者的论据吗?我判断不了。
相比约翰·达尔文,非史学专业的读者所占有的资料一定不及作者,那么,纵然约翰·达尔文的“一如以往昂首自信”的话语里有着正面评价帖木儿之后到大清灭亡前中国某一段历史的暗示,这种暗示怎么就不可能来自他广阔的视野呢?
不过,如果我要说《帖木儿之后:1405年以来的全球帝国史》是一本好书,倒不是因为书里不时会出现类似“一如以往昂首自信”等让一个中国人读来颇觉安慰的话语,而是,贯穿书里的历史观,让我这样由惯见的历史教材培养出来的读史经验,开始动摇了。 所谓一本好的历史书,要么能传授给读者以知识,要么能教会读者打开历史的方法,而《帖木儿之后:1409年以来的帝国史》,在这两点上都有可圈可点的亮点。
(注:最后一图来自瘦竹老师的友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