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5: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4:26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机构有国、省、道、路、府、州、郡、县等行政区划名称,从这些区划名称的出现和演变过程,可以大致看出地方行政*的不断完善的历程。下面简单说一说这些名称的由来。
国。
在夏、商时期,分散的各部族均称为国,故有执玉帛万国之称。西周实行分封制,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国家始合称为一,而诸侯也自称为国。从西周到春秋,国一直也作为都城的称呼。西汉分封诸侯王,其封邑都称为国。
西汉初期,诸侯王拥有较大的独立性,经过文、景两帝的削藩,至汉武帝时,诸侯王的国已经为郡县系列所代替,诸侯王只能食其俸而不治其事,具体的政务由*直接任命的国相负责。西汉以后,历代都有宗室封王制度,除少数朝代的封国有相对的自治权之外,诸侯王均不管理所封国内的事务,由朝廷派遣的*进行管理,实际上是纳入地方行政序列。
省
。本来是官署名,如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等。这些省最初都设在宫禁之中,因西汉时避免外戚王禁之讳,改禁为省,故名。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集中处理某些政务,魏晋时期曾经将主管*政务的尚书台部分官署临时派驻地方,称为行台。隋及唐初的尚书省亦曾设行台于外。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控制全国,把行省变为固定的行政区,行省即行中书省,或简称为省。明初继承元制,地方设行中书省,洪武九年,在未废除中书省的情况下,率先废除了地方行中书省,改制为承宣布政使司,清代在明制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18省。
道
。汉代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特别行政区,相当于县级。唐太宗贞观十年(626年),分天下为关内、河南、河北、河东、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10道,派遣黜陟使或观风俗使分巡。开元二十年(732),设置10道采访处置使,并成为定制,次年又改10道为15道。
乾元元年(758),唐王朝宣布废除15道,但藩镇割据势力基本还是以原来道的政区范围划分势力,道则成为地理区划名称,一直沿用到五代。宋代改道为路。从明中叶以后,道基本确定有固定的辖区,向地方行政区转化的趋势已经形成。清乾隆时,道成为省以下、府以上的固定行政区,或是专管某一方面的特别职官。
路。
始设于宋。宋初为加强*集权,仿照唐代的道制,分所统辖领土为21路,为当时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元代的路为省以下的行政权,最盛时共有185路。明代废除路一级,自此以后,路不再为行政区划名称。
府。
最初是国家收藏财产和文书的地方,唐代始为地方行政区名。当时为了提高京师和陪都的地位,改其所在地为府。唐以后逐渐有京府和散府之分。宋全盛时期有4京府,30普通府;京府属于第一级行政区划,由*直辖;普通府则为第二级行政区划,其地位高于州,属于路。
元代设有33个府,为第*行政区划,地位高的直接隶属于省,一般隶属于路。明代厘定地方行政区划,把府定为仅次于布政司的第二级行政区划,每府管辖数州或数县,全盛时期共有140府;清代大体与明代相同,全盛时期有188府,其京府为顺天府和奉天府。
州。
早在黄帝时期便已创建,起初是指择水边高低居住而成的村落,后来扩大为国邑的名称。禹在位时,将天下分为九州,按自然区划实行贡赋制度。西汉武帝时期设十三部(州)是为监察区划,仍是受到古九州制的影响。东汉时天下分为十三州,成为地方行政区划。东汉末年,各州刺史拥兵自重,相继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化大州为小州。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全国分置15道采访使、观察使常驻地方,州逐渐成为第二级行政区划。宋代时同为第二级行政区划,全盛时有254州。元代州为第*行政区划,全盛时有359州。明代时的州制稍不同与元代,直统于布政司的州为第二级行政区划,地位相当于府而略低;隶属于府的州为第*行政区划,地位相当于县略高于县。清代与明制大体相同。
郡。
秦统一全国,郡作为地方第一级行政区。自东汉至南北朝,郡为第二级行政区。隋唐曾经一度改州为郡,作为第一级行政区,唐中叶以后,州和郡都成为了第二级行政区。元代以后,地方行政区不设郡,但郡通常作为府的别称。明代以后不设郡。
县。
自秦以后一直作为基本行政区存在。县的大小根据治理人口的多少、赋税的多寡、地区的险要程度来区分,有一定的等差,如唐代的县有京、赤、畿、望、紧、上、中、下八等;清代有繁、疲、冲、要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