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品位的思考】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_百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18 02: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2 19:00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7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B)―0021―01
所谓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设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它是整个学校存在与发展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的统一,是办学目标、校风校貌、学校传统的综合体现,它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
一、新形势下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现状一:农村中小学校硬件基础很差。首先,当前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情况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启动了危房改造计划,一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一定的改观,基本上消除了危房,但农村中小学校舍整体上质量差,年久失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次,农村中小学硬件改造环境投资不足。由于资金有限,行政部门对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的投资,多倾向于中心学校。
现状二: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农村学校的育人理念、管理模式、操作方式、运行机制依然陈旧。学校文化建设自主创新的意识、环境、机制均没有真正地确立,校园生活单调、贫乏。
现状三:学校管理者对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误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校园风气,就是搞活动,就是校容校貌等等,而不能认识到它是一个完整而又复杂的系统,以至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单一、形式呆板,内容上缺乏新意、缺少个性。
二、五个“加强”,促进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品位的提升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整合优化育人环境。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校园环境建设要打破常规的、单一的、静止的模式,整合优化固有的教育资源,在“熟视”的领地变“无睹”为“有睹”,开掘出更为宽广的教育新天地。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育人机制。“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须有一套完整的 规章制度 体系,同时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制度文化处于表层的物质文化与深层的精神文化之间,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学校在制订和完善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把人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与做人准则、精神需求与践行准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融的规章制度,使之既能激励引领,又能规范约束。
3.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育人目标要通过学生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训练活动等来实现。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特长禀赋,“量身定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求真、求知、求乐,从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特点、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精心策划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开拓学生的思维视界,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4.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意识形态内涵。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即所谓的“深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学校目标,要使之逐步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共识和学校工作的凝聚点;价值观念,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使其成为全体师生共同享有的评价人与事、成功与失败、成绩与缺点的标准;精神风貌,学校可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同化、培育师生员工的优良精神风貌并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礼仪,它是在学校目标、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影响下沿袭而形成的学校文化形式,是礼节、仪式化的价值观念,如互致问候、升旗仪式、颁奖仪式、节日慰问、穿校服、戴校徽、唱校歌等。
5.加强和谐人际关系建设,展示师生人格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师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让其懂得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互信、互谅、互助和友善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等不良心理。
编辑:董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