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25 10:2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6 18:09
恨来于哪里,去向何处?
可恨的爱
的确,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能看见排山倒海的各类“奇闻”。但很多年轻人仇视父母的现象,不算奇闻,是早已见惯不怪的怪象。唯一不同的是,现代年轻人比起他们的上一辈,表达对父母的怨恨,勇气足、方式多。
从这一角度,我们看出“为什么现在有些年轻人仇视父母”的最深层缘由,是父母将自己未释怀、压抑的恨(情感情绪),包括在他们父母那里“受训”来的养育模式,无意识的统统“传授”给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一厢情愿的,强行按己所需的教养模式。这个深远道理,如今也越来越多的人都明白,可是现象依旧。为了回答提问,只好再重复“道理”:父母真的是以“我最爱你;我所做的,都是为你好”而付出,却并不真明白,孩子感受不到爱,正源自他们毫无边界的“侵犯”。
父母对孩子的爱,为什么令孩子,即今天的年轻人有仇视之情?首先,我们需要反思一个现象:很多年轻人仇视父母的情绪本身,令人质疑父母的爱,至少得质疑他们爱的方式。如果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话是正确的话,那么,涵容滋生情感,控制生长仇恨,这话也是对的。孩子所显现的对父母的恨,直接反映了许多父母虽有爱心,但爱的方式大有问题。我甚至想说,不具备反思自己爱的方式有问题的父母,你对孩子的爱,不是爱,是伤害。
其次,父母爱里有*的剑。比如,溺爱,里面就有厉害的杀手锏——控制,它温柔的牵制了孩子的创造力,也成功的遏制了孩子承受挫败、承担责任的能力。再比如,冷漠性,即家庭氛围是充满紧张、理性、要求、期待,匮乏情感交流。许多强势母亲,或父亲缺位的抚养环境,孩子的情感大多很冷漠,或是很拘谨内向。在孩子所暴露的怨恨情感里,我们不得不正视,父母的作为,像利剑一样在“为你好”这面爱的旗子下,不断刺伤的是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不断削弱的是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思想。
“全都是为了你好”的爱,如果也叫爱,那是挺可恨、可怕的。
我们在心理咨询的经验中,见证了不少这样“可恨的爱”的教育模式。前不久,爆料的留美研究生王猛写给父母的控诉信(他是理科状元考入北大、留美研究生,却12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6年,写了万字书信控诉其“罪行”。而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即毫无边界的“侵犯”),其文字行间,透视了母亲的爱里,充满着无形的利剑。王猛,仅仅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仇视父母的一个缩影。
当然为人父母,他们并不觉得,他们的爱里有什么剑,即便事实上伤及了孩子的情感,他们也是无意识犯下的过。只是,我爱你,招来的是你恨我,终究最可怜而痛苦的还是父母。
给恨以出路
人是感情动物,我们必然追求代表一切爱的东西,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遭遇挫败,于是爱恨情仇成为了我们无法逃避的世界。尤其,当我们内心积攒有恨的情感时,我们(包括当事者、被恨的亲人、爱人)不应压抑、回避,而应承认和容许它的存在,并给以释怀的出路。
网络,已成为了人们表达各类情感的最直接,最安全的领域。年轻人在微信公众号发仇视父母的文章,我觉得无可厚非,这正是一种情绪释怀的出口。奇怪的,总有那么一股道德势力:不应该,不准许仇恨你的父母....但恨的感觉往往不遵从道德,它就在你的身体里。你越是压它越往上窜。生活中有些人动辄爱生气,或脾气不好,就是长期积压恨感受的结果。
那么多年轻人之所以仇视父母,也恰恰是父母过去的以道德强调(道德绑架),迫使孩子压抑感受,隐藏怨恨;当孩子长大,压不住的情感,自会以各种途径表达出来。就文字表达恨意,相对来说是理性而健康的表达方式。
原谅或放下,是一种能力,需要时间,需要成长勇气;仇恨的释怀,也需要时间,更需要宽容的人文环境。作为*,我们除了理解年轻人,以微信公号发表文章释怀是可行的,还应学会等待, 等待年轻人,通过他们的方式探索自己,成长自己。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6 18:09
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里就把他(她)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处理问题时一切围着孩子转成为常态,娇惯的太过分了。孩子长大了,其中相当一部分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力求上进,欲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多有所表现。但是有少部分孩子养成了专横跋扈的坏毛病,其在家的地位不是儿子或女儿,而是太上皇,向父母发号施令,父母稍有懈怠,就大发雷霆,父母怎能忍受得了,便发生争执,争执多了便升级,升级成为仇恨。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6 18:09
有的父母确实是对孩子的关爱太少了。有的孩子是被父母遗弃的,有的父母只顾赚钱,成了留守儿童,生活艰辛,对父母有些怨恨。有的父母,经济还可以。但是喜欢唠叨,这是许多孩子不喜欢的,但不至于产生仇恨!若父母有养儿防老,以老卖老,老靠子女的思想,对子女提出过分的要求,今天要这,明天要那,怎能不引起孩子反感?孩子大了,让他(她)自主独立吧,何必操那份闲心?孩子大了,也有他(她)们的苦衷和难处,多多体谅他(她)们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6 18:10
现在年轻孩子的父母,在他(她)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曾经经历过艰苦的生活,省吃俭用。但现在有些孩子少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却追求享受,他(她)不怪自己不好好学本领,却怪父母没本领,没有给他(她)足够多的钱让其消费结婚生子,月积月累,便产生了对父母的仇恨!这样的情况,主要就是父母的溺爱外加攀比心作祟,我真的看不起这类人,他们不懂得感恩,更不懂得回报。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6 18:11
年轻人仇视父母,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爱父母,爱而不得,遂转成恨。人常说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漠视。试想,年轻人为什么不仇视老师、同学、朋友呢?因为对这些人没有浓烈的感情,也就没有深深的期待,也就没有期待落空后愤愤的失望。爱父母,希望父母如自己想象的样子,但是现实的父母却是另一番样子。于是,就会在内心当中将父母*成为一个“想象中的父母”和一个“现实中的父母”。对“现实中的父母”的仇视程度,恰恰是对“想象中的父母”的渴望程度。讨厌你攻击你,希望你赶紧消失,换回我“理想中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