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无情的人过得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5 18: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9 02:52
《刘晓蕾讲透金瓶梅》。
这一讲咱们来讲讲王六儿。她是西门庆的伙计韩道国的老婆,却又跟小叔通奸,还成了西门庆的情人。根据我们前面讲过的全书的主旨,沉浸于情欲色欲中的人,李瓶儿、潘金莲、西门庆结局都很悲惨,你可能会猜,王六儿的下场也好不了。偏偏,王六儿夫妻和美,这一干人等都死了,王六儿还活得兴致勃勃。
出现这样的角色,是不是小说里的一个漏洞呢?
我的看法是,这不但不是bug,恰恰还是小说的精细之处。也是小说摆脱因果报应的俗套,真正有慈悲心的地方。
这话怎么讲?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
咱们先来认识一下王六儿。
王六儿第33回才出场,不过狠角色永远不怕晚。她的出场伴随着一桩丑闻:她和小叔韩二通奸,被好事者当场捉住,捆起来要送到官府。注意,王六儿跟小叔韩二有首尾,但丈夫韩道国却托西门庆的关系,把两人放了出来。
这个安排就有意思了。你看,这种两男一女的三角关系,跟武松兄弟和潘金莲配置是完全相同的。而且,潘金莲在娘家排行老六,小名潘六儿,跟王六儿的名字有独特的关联。还有,这两个女人都跟西门庆有染。
我们可以把王六儿看作潘金莲的镜像,韩家兄弟看作武家兄弟的镜像。两对镜像关系,命运却迥然不同。到底在哪里分了岔呢?
我们先看王六儿是怎么跟西门庆扯上关系的。是西门庆帮东京蔡太师的管家找一个女孩做妾,选中了韩道国和王六儿的女儿。西门庆上门去相看,遇到了王六儿,发现她两只小脚翘翘的,长挑的身材,紫膛色的瓜子脸,水髩抹得长长的……西门庆不由得心摇目荡。
西门庆派人去探王六儿的口风,王六儿的反应是微笑,有点惊喜,也有点意外:“他家这么多美女老婆,咋就看上我这丑货?”二人很快勾搭成奸。接着西门庆就帮王六儿在市中心的狮子街上,花120两银子买了一套新房子:门面两间,到底四层。这样的房子,妥妥的城市中产住宅,王六儿夫妇就这样轻松实现了阶层跃迁。
别忘了,王六儿可是有夫之妇。
武松的哥哥武大,听说潘金莲跟西门庆的事,第一反应是去捉奸,被西门庆一脚踢中,又被潘金莲下了砒霜。但韩道国完全不同,他不但不恼,反而大喜过望,认为找到了发财之路,还叮嘱王六儿好好伺候西门庆。每次西门庆来,韩道国都避开,王六儿也提示西门庆,不用在乎韩道国,他在家不在家都一样。
人物命运就是在这里分岔的。
西门庆死后,王六儿撺掇着韩道国拐了西门庆的1000两银子,到东京投奔女儿。后来,蔡太师倒了台,王六儿、韩道国带着女儿回到老家,王六儿和女儿靠卖身谋生。一个湖州商人包下了王六儿,把他和韩道国带回了湖州。再后来,商人和韩道国相继死了,小叔韩二和王六儿的女儿,也辗转来到湖州。王六儿嫁给了韩二,还继承了商人的家业和田产。最后,金兵攻打大宋,天下大乱,但王六儿和韩二相依为命,平平安安。
这个结局是不是让你很诧异?
一旦涉及*,很多作家都成了道学家。《水浒传》里不是杀嫂,就是杀妻、杀情人。就算是“三言二拍”这样的市民文学,也会板起面孔讲忠孝节义,因果报应,是不敢让王六儿有好结局的。
王六儿这样的故事,只有《金瓶梅》才讲得出来。换了别的作家,多半一脑门的道德顾虑,哪敢让伤风败俗的王六儿平安到老,还跟小叔终成正果呢?
无情的人
作者为什么敢这样写?我还是要从小说主旨里找到解释。
《金瓶梅》的主题是虚无。*被作者当作导致悲剧的根源。
潘金莲是情欲的化身,情欲得不到满足,产生崩解和裂变,后果很严重:毒杀武大,又害死官哥儿和李瓶儿,嗔恨心越来越重,最后惨死。她被*折磨,有情皆孽。
但王六儿是“无情”之人,她把一切当成交易,反而就摆脱了*的束缚。
王六儿对西门庆,没有情感关系,不在乎,也不困惑。她跟西门庆一手交钱,一手给性,纯粹是钱色交易。对她来说,跟西门庆上床就是服务客户,百无禁忌。王六儿以性求财,是把性工具化了。而丈夫韩道国也一样,还让她用心伺候西门庆,说“不将辛苦意,难得世上财”。
而且,韩道国和王六儿是书中罕见的恩爱夫妻,两个人说起话来家常又温馨,除了交流见闻,还一起展望未来,三观高度一致。每次韩道国出差回来,王六儿都满脸喜悦。
到了第100回,大金攻打大宋,兵荒马乱。王六儿的女儿一路逃难,讨饭时遇到小叔,两个人“抱头相哭做一处”。韩二盛一碗饭,给侄女吃,问她家中情况,随后便带着侄女一路来湖州寻找哥嫂。
你肯定还记得武松这个大英雄,他杀死潘金莲和王婆,凶案现场,身首异处,满地鲜血,他却把侄女迎儿反锁在凶杀现场。迎儿说:“叔叔,我害怕。”他是怎么说的?他说:“侄女,我顾不上你了。”然后搜罗了金银细软,背着包袱,上了梁山。
大英雄武松,只有抽象的正义和道德,韩二是个小混混,却有温暖的亲情。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小说作者对传统道德的怀疑和不屑。
书中还有几个细节,可以印证作者的价值观,值得细说一下。
王六儿和小叔*被捉,捉奸的好事者却被西门庆打了一顿,花了几十两银子才被放出来。好玩的是,这四个好事者的名字是“车淡”、“游守”、“郝闲”和“管世宽”,都是谐音,作者这是在讽刺他们多管闲事呢。
还有,王六儿和小叔韩二被捉奸游街时,围观者有一老人说:叔嫂通奸,按律法是要绞刑的!另一个人认出他是陶扒灰,好几个儿媳妇都被他偷了,就问他:“叔嫂通奸是绞刑,那偷媳妇呢?”陶扒灰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圣经》里的一则故事:一个行淫的女人被众人抓住,众人都说按摩西律法,是要用石头打死她的。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结果众人都走了。
韩道国和王六儿搬到市中心西门庆给买的房子里,街坊邻居知道他们跟西门庆的关系,不但没有歧视,反而敬重有加,有喊韩叔韩婶的,有喊韩哥韩嫂的。在传统儒家道德之下,你很容易把这看作无耻和势利。但在《金瓶梅》的市井生活里,人和人彼此之间有距离、有界限,这是一种新的道德法则。
等到西门庆死了,王六儿撺掇韩道国拐走西门庆的银子,说了一句话:“自古有天理倒没饭吃哩!”原来天理和生存是反着来的。不知朱熹老人家听到这话,会不会反思一下,儒家的天理是不是过于高调,从而脱离了真实的生活?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就能理解王六儿的结局了?
她无情,所以不被*绑架。作者对传统道德有质疑,所以给了她远好过小说主角的结局。
这也恰恰是作者的慈悲心。
尘归尘 土归土
我想带你读一读第100回的一个细节:金兵打过来,到处兵荒马乱,韩道国的女儿韩爱姐,去湖州寻找父母,路上投宿在徐州一座孤村的老婆婆家。书里说——
婆婆做了一大锅稗稻插豆子干饭,又切了两大盘生菜,撮上一包盐,“只见几个汉子,都蓬头精腿,裈裤兜裆,脚上黄泥,进来放下铁锨,便问道:‘老娘,有饭也未?’婆婆道:‘你每自去盛吃。’当下各取饭菜,四散正吃。”
韩爱姐正是在这样的场合,跟小叔韩二重逢的。此时此刻,你一定不想责备王六儿不道德、韩道国没出息了。一切繁华,一切背叛,都尘归尘土归土,在真实的生活面前,高调的道德丧失了意义。余华在他的小说《活着》里,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对王六儿他们来说,情况正是如此。
王六儿是书中一个*传统道德观的人物,她是潘金莲的镜像,却有着跟潘金莲完全不同的命运。她先跟小叔子韩二*,后来又勾搭上西门庆,还得到了西门庆的资助,买了房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不但夫妻和睦,作者还让她在乱世里,跟女儿重逢,最终嫁给了小叔,一家人相依为命。
在王六儿这个人物身上,《金瓶梅》的作者看见了生活的真实,而且真正做到了众生平等,他看见无论贵贱不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苟且,也都有自己的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