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乐帝迁都北京是出于何种利弊考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8:3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5 10:21
首先,北京是朱棣的藩地所在,是他辉煌业绩的起点和根据地。
朱棣以燕王身份就藩北平以后,积极参与对元朝残余势力的征战,几次深入塞北,冲锋陷阵,逐步成为明王朝统率北方军队的最高统帅。朱棣在北平经营了 20 年之久,他以北平都师所属将校为核心,节制诸王,联结九边,部下兵精将勇,谋臣如云,积聚了雄厚的军事实力。他通过 “ 靖难之役 ” 夺得皇位以后,*封爵者有二公、十二侯,均为共“熊罴之宿将,帷幄之谋臣”。 ( 《明史》卷 105) 他们多为其北平都司属下将校,尤以燕山三护卫将校为主。
其次,北下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策源地和军事基地。
随着朱棣军事实力的加强和*权力的扩大,他谋夺最高权力的*也日益强烈。洪武帝死后,朱棣抓住时机,发兵“靖难”。起兵之初,燕王之师是孤立的,建文帝派大将李景隆率数十万兵勇围困北平,形势一度十分严峻。但是朱棣所部皆是久经沙场能征善战之将士,终于转败为胜,一步步向南推进,直至夺取南京。在长期征战中,北平一直是朱棣大军的指挥中心和后勤基地。
永乐帝迁都北京,将都城自南京北移,密切了同北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联系,有效地实施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统治,有力地抗击了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5 10:21
建文四年,燕军兵锋达到安徽灵璧。建文帝竟然再次听从臣僚意见,把唯一能打战的徐达之子徐辉祖所率领的军队调回京城。燕王朱棣也顺利完成了渡江的准备。同年四月十三日进抵金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为朱棣开门迎降。靖难之役完毕,建文帝不知所踪。有两种人在规矩之外,一是规矩的制定者,一是具有强大实力不遵守规矩,且能规避规矩制裁者。封建王朝是没有任何所谓道德规范可以制约的,虽然在表面上王朝的统治者以及统治阶级全力宣扬道德力量,宣扬法律,但是无论是夏代的《禹刑》,商代的《汤刑》,汉朝的《九章律》、大唐的《大唐律历》、明朝的《大明律》还是清朝的《大清律》,都是对于一般平民的百姓。这就是“胜王败寇”。可笑的齐泰、黄子澄以为只要有了皇帝的旗帜,只要有了经书复古就可以“远近咸服”。三百年后,有位伟大的人物给中国历史做了非常经典的总结,讲出颠不破的真理:*杆子中出政权。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在南京登基成帝,年号永乐,死后的谥号是“文皇帝”,所以有的史书又称他为“文皇”。他的庙号是太宗,所以在《明实录》中他的实录就被称作《太宗实录》。后来,嘉靖皇帝将他的庙号改为“成祖”,所以后人便一直称他为“明成祖”。
说句题外话,后代文人对成祖看法很奇特,第一领导完成由学术大师姚广孝为总裁,包括名儒、名士、名医、名僧等,共计2169人,修纂的自有图书以来,包括经史子集、百家之书的,包罗万象的大规模的丛书《永乐大典》;第二杀了杀掉建文帝的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株连了很多人,尤其是被称为天下读书种子拒绝写诏说 “死即死耳,诏书不草!”、“燕贼篡位”的浙江宁海人方孝孺,开了灭十族的先河,而且是历朝唯一在午门内凌迟处死的一个案例。江南人并没有在暖风细雨中变成软骨头,膝盖依旧顶天立地,脊梁依旧可以支撑王朝与个人的尊严。
永乐元年(1403)正月,升北平为北京,北平府改称顺天府,决定迁都京。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下诏,宣布次年营建北京。永乐十五年(1417),全面开始营建新都。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明永乐七年(1409),明成祖在奉天殿接受朝贺。 明永乐十五年(1417),北京皇宫建成。明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迁都北京。中国历史上唯一拥有“二祖”的朝代开始建立。
迁都之谜
明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六十多岁的大明天子太宗朱棣回到了阔别二十二年的潜龙之邸。二十年今非昔比啊,一个曾经小小藩王,现在是广有四海顶天踏地的大明王朝的拥有者。可是他开始老了。
王朝建立了,一般来说对已有的东西自然是全盘接收享受的,古代征战主要目的是为了财务外,包括土地、女人与金钱,土地是最重要的保障,《尚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古代分封诸侯的时候有个“分土裂茅”的仪式,君王用茅包好一包土地递交给受封的人,有了土地就有了生产资料;金钱是自然的了,包括金银细软,这是最直接的东西,而且可以随身携带,后代就有战争赔款;女人,在古代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在史籍文献里经常和狗马珠宝放在一起,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新皇帝上位以后经常把大行皇帝的后宫直接充纳后宫——武则天就是唐太宗后宫才人,而且在游牧民族更为严重的成为惯例,蒙古族就有纳后母、弟媳、嫂子的习俗。那么对于大明王朝来说,现在有一个已经使用了五十多年的王都,无论在*上、规模上,还是国民的认同上都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迁都北边呢?“用南京控制南方财赋,用北京控制北方边防”, “天子守边” ,“天子守国门” 局面对于明初国家力量强盛还好,国家力量软弱无法把敌对势力压制在长城以外,就直接把国家京畿暴露在了来自草原关外铁骑之下。英宗时期,皇帝被瓦剌人给掳走,到了晚明时期,大清的骑兵从喜蜂口越过长城绕宁远锦州过通州直*京师。假如王朝都城的南方,至少在南京,有生力量的维持王朝至少可以继续维持三到五年,如果我们依靠南宋来算的话,五十年还是相当有可能的。
那么王朝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去迁都呢?这个问题一直横亘在我们的面前。
封建社会历代君主对于建国定都莫不注重其地理形势。虽说从统治理念上来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但在实际操作中,又特别讲究“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又言“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这些观点是古人在当时的认识条件下总结出来的立都原则和标准,中心内容是强调地理形势对国都的重要性。在冷兵器时代,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统治者政权的安全和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