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数学为题的作文怎么写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12 14:2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2 17:51
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把人们的生活装点得绚丽多彩,把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带到课堂,让学生在其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是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要求。
绚丽多彩的生活往往掩盖了数学无处不在的*,教师授业解惑的责任在于揭示*和阐述数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把日常生活的数学素材合理地应用于数学教学,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对有效的数学教学的一种认识方发和思想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按照这一要求,本文旨在讨论如何通过设计和合理引进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们一道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一、以生活素材为载体,体现计算的意义。
在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今天,一切计算似乎都可以也越来越依靠计算机和网络来解决。计算机和网络的确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束缚,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性的巨大改变。然而,作为人类知识基础的计算教学,仍然是人的基本知识素质构成的重要成分,对人的逻辑思维培养和锻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计算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小学教学实践中仍具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
显然,由于计算的抽象性质,计算的教学内容大多枯燥。对于口算、笔算,一些学生往往不喜欢,甚至视为畏途。计算教学显得不如其它数学内容更有吸引力。总的来说,学生在计算中的表现出错率很高,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实际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数学价值的素材,如:买商品共花多少钱;按照体重及健康状况一个人一天要摄入多少食盐;根据不同年龄每天每人需要多少蛋白质等。换句话说,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上的知识点,大胆利用学生喜欢的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数学素材。让数学素材贯穿整个课堂,又不喧宾夺主,即密切配合计算教学,又不影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数学素材为载体学习计算,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大大减少学习的枯燥感。
如在执教“小数加、减法”复习课时,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以合理膳食,健康成长为题进行教学。首先出示几种主、副食的蛋白质的含量每盘各是多少,然后给出10岁儿童一顿饭所需要蛋白质的标准是22.5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谱,算一算蛋白含量达到22.5克,如果高出或低于标准如何调整食谱,由于教师选择的素材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学生进行的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不仅能对多种主副食进行搭配,而且准确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又用精炼的语言说出自己所搭配的结果是否合理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在这愉悦的教学活动中,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们了解了健康合理的饮食与人体健康是息息相关,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运算在生活中的意义。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要做有心人,在平时生活中处处留心,日积月累搜集素材,为教学所用。自主创新的思想应该也能够体现在计算教学的使用中。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创新,应该是教师不断思考和追求的目标。
二、以生活素材为载体,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上下楼和拐弯实际是在进行平移、旋转的活动,从家到学校在经历位置的变化。当学生发现书本上所叙述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会感觉数学原来是那么简单而有趣,数学的作用这么大,人们的生活原来离不开数学。
如在复习平面几何的面积时,我选用学生熟悉或经历的为家庭装修所需多少费用的数学素材,如整套房间的面积是118平方米,主人要求进行基础装修,总装费修用预计在4万元,然后让学生求出每一项装修的明细费用。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居住的房子原来是由几何形体组成的,房间的每一个平面上是学生熟知的图形。教师给出所有房间的带有尺寸的立体、平面图和装修材料的单价,全班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因此学生采用分工协作的方法,每一小组人完成一部分工作,最后学生一起求出装修的明细费用。学生在整个数学活动中体会出要求墙面需要多少涂料就是在求四边形的面积;要求做一扇门用多少材料就是在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求地面需要买多少块砖或木板,就要根据房间地面的面积和所铺材料的单位面积,算出所铺材料的数量……。
学生在汇报中,把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一一展现给大家,有的组还在选材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在选材时还可根据装修预计费用和居住的年限,来决定买什么材质的材料等等。学生在充满开放、自主、有序中完成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现实中生活的问题,不断形成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仅把本节课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还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现素材的选择具有数学价值,与本节课数学目标紧密联系。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年级,以主题形式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实践机会,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一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交流中感悟数学的价值所在,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必要的应用技能和实践经验。
教师在选择数学素材时,根据学生的年龄从浅入深地进行,从人为设计逐步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如把不同水果的个数制成统计图表,到对一段时间天气情况的记录、对家庭收入与支出的统计、家庭成员在一年中患病的情况统计等等,培养学生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学生初步理解统计在生活的中意义。从摸球、投硬币到买彩票、抽奖,体会客观世界中存在的随机现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渗透概率思想。
学习数学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数学课程的这个载体,对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研究和探索,利用其规律解决问题,为社会创造价值。学生年龄小对于学习数学的意义不会理解这么深,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渗透,不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生与发展,理性思考问题,用数据说明问题和提供预测事情发展的趋势等等。
三、以生活数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的学习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
如在执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8页复杂图形的面积时,为学生提供了地毯图案(14×14的方格图)的素材, 图中由蓝白两种颜色组成的美丽图案,要求图形中蓝色部分的面积。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时,并没有把计算蓝色部分面积的结果作为惟一的重点,而是把教学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托尔斯泰说:教师要想教得好,就必须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自由,并把儿童流露天性的各种行为作为其研究的基本条件。由于做到了这一点而放手让学生在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得出以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数格的方法
分析:可以借助给定的方格数出图形的面积,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接受的方法。
方法二:分类的方法 把大小一样的蓝色面积分别相乘,最后相加。
即3×6×4+7×4+2×4=108(m2)
分析:学生能够在比较复杂的图形中找到相同的部分,
方法三:大面积-小面积=所求的面积
分析:这是一种比较普遍常用的方法,易于学生理解。
方法四:利用这个组合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首先把图形对边折两次,再求出一份蓝色的面积,最后再乘4。
即(3×3×3-2+2)×4=108(m2 )
分析:抓住图形对称的特点,把问题从繁变简。
方法五:填补法
以图形内10×10为界,把它以外的蓝色部分补进10×10内的白色部分,这样就得到一个10×10的蓝色面积,最后在加上剩余的8个1m2。
即 10×10+4+4
分析:巧妙的想法,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并且是熟知的图形。
从以上方法不难看出,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不仅能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能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方法有些是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教师在学生身上学到更活跃的思维方法,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教师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同一问题,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学生的创造思维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经过不断的探索,学生便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长久下去在学生身上深深留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精神,这正是现代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学生喜爱的数学素材和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自觉主动的进行探究,让学生的收获延伸到课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要让数学变得充满生活活力,具有实用价值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成功的数学教学关键在于唤起学生的数学情感,借助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学习数学利于学生的发展,体会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让学生为体会出数学的魅力而热爱数学的学习。
参考资料:http://www.xsj21.com/YXSJ/XSYT/JXLW/200709/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