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19 17:3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5 02:34
社会动机的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中等强度的动机下推动的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如,考试中的“怯场”就是因为动机过强造成的。但如动机不足,也会出现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每种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较低的动机水平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扩展资料:
动机理论的分类:
1、本能理论
麦独孤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是生和死的本能,它们是人类行为的两个基本动力。本能论一直受到各种批评,但在一些研究领域仍占统治地位。
2、驱力理论
伍德沃斯认为人们都有生理需要的这种紧张状态,它从而能激发或者驱动人们的行为来满足需要,从而恢复人们机体的平衡状态。
3、诱因理论
主要强调外在环境引发行为的作用。例如漂亮的衣服引起人们的购买欲,美味的食物激发人们的进食欲望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动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5 02:37
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对提高活动效率有重要意义。但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呈直线递增的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