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15 11: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4 01:27
朱棣去世后,朱高炽顺利登上皇位,但朱高煦对皇位仍不死心。他在山东乐安的封地蓄养死士,扩充军队,准备伺机谋反夺权。由于朱高炽防备严密,而且在位时间很短,所以朱高煦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等朱高炽去世后,年轻的朱瞻基即位,朝廷因政权更迭发生动荡之时,等待许久的朱高煦便出手了。
他再次打出了"靖难"的大旗,以"清君侧"为目的出兵,还将朝中大臣列为出奸臣名单,作为"清君侧"的首要目标。在这个奸臣名单中,老臣夏元吉排名第一,成为朱高煦首先要铲除的对象。
夏元吉是永乐朝老臣,与蹇义齐名,都是朝廷的重臣。他在永乐朝深受朱棣的信任,参与了包括新修北京城和迁都在内的很多重要事务,是非常信任的文官。
永乐朝末年,夏元吉在出兵瓦剌蒙古的战略上与朱棣发生争执,最终被锦衣卫下狱。
后来朱棣不听夏元吉的劝告执意北伐,最后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他自己也在返回的途中病逝。
朱棣去世后,皇太子朱高炽把夏元吉从牢中放了出来,委以重任,并让他参与了赦免诏书的起草和内阁政务改革的事情。尽管如此,夏元吉仍旧没有进入内阁,只是作为尚书一级的重臣使用。
朱高炽时代,杨士奇是内阁首辅,掌握着朝廷大权,他也是朱高炽留给朱瞻基的左膀右臂之一。
可以说站在朝廷的角度,杨士奇才是文官集团第一领袖,是朱瞻基稳定朝廷政治的第一选择。
从这个角度出发,朱高煦要攻打北京,铲除的第一个文臣应该是内阁首辅杨士奇,然后是其它的内阁大臣。因此,不论是从朱高炽时代的内阁设置,还是从朱瞻基即位后的朝廷格局来看,夏元吉都不应该是朱高煦第一个铲除的目标。
可是朱高煦将夏元吉放到了奸臣黑名单的第一位,并以此为和朝廷谈判的筹码,实在让很多人不能理解。
从当时的朝中形势看,朱高煦似乎找错了对象,他的奸臣榜第一应该是杨士奇才对。可是朱高煦的确这么做了,这说明他在排奸臣榜的时候,并没有以朝中地位和权势为依据。
从历史记载的文献来分析,我认为朱高煦这么做原因并不是来源于朝廷和政治上,而是在模仿父亲朱棣。
众所周知,朱棣是以"清君侧"为由打开靖难之役的,最后攻破南京登基称帝。在这个过程中,朱棣也列举了建文帝朱允炆身边的大臣作为奸臣,并将他们作为清除的目标和谈判的筹码。这其中以朱允炆的核心执政团队中有的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寺卿黄子澄最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