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4:1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4:38
人活一世终有曲终人散的时候,死后就算去了地府又如何呢。
人世界和地府无非一上一下,其他也都相似,就当作是飘流在异乡而回不去家的人吧!
此诗出自明朝诗人唐寅《临终诗》
扩展资料:
人固有一死,无法回避。当生命的历程即将要画上句号的时候,古代文人志士大都会作一首“临终诗”用来表达当时内心的感受,临终诗便也成了他们生命之歌的最后乐章。
唐伯虎临终时也曾写下一首《临终诗》,表达了他对生死的看法,发人深省!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出身在小商世家的唐寅,自幼聪敏,熟读四书五经,16岁时,就在县试、府试、院试中屡占鳌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唐寅园共有三进古建院落,第一进为“桃花仙馆”,唐寅一生酷爱桃花,自号“桃花庵主”,作有《落花诗册》,其中的《桃花庵歌》最享名声;第二进是“梦墨堂”,沿用他生前卜居的桃花庵中的“梦墨亭”之名。
唐伯虎才如江海,命却纸薄,他的一生道路坎坷多舛,生活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并非他死后被人传说的那样风流倜傥。
据《明史·唐寅传》记载,唐伯虎29岁乡试中解元后,次年赴京会试,因科场试题泄漏,他无辜受牵连入狱,成了朝廷党争的牺牲品。
后又因入僚于南昌宁王朱宸濠,发现宁王有图谋作乱之意,就伪装癫狂,被遣还故里。经历了两次致命打击后,他心灰意冷,看破红尘。一边沉潜到诗画之中,一边以酒醉日消愁。
穷困潦倒的他,“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只得过着以作画卖文的穷苦生活。
正是这样弄人的命运才成就了一个传奇的唐寅,使他未走仕途而成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创作出了旷世流传的作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4:38
白话文释义:
人活一世终有曲终人散的时候,死后就算去了地府又如何呢。人世界和地府无非一上一下,其他也都相似,就当作是飘流在异乡而回不去家的人吧!
这首诗出自明朝诗人唐寅(唐伯虎)的《临终诗》。表达了作者看透生死的人生态度,人固有一死,无法回避,当生命的历程即将要画上句号的时候,要以一种淡然的态度去面对。
重点字词解释:
何妨:如何,表示问句。
俱:在古文中是全、都的意思。
似:像;如同,作副词。似乎;好像。
扩展资料:
唐寅的文学天赋
唐寅自幼天资聪敏,过目成诵,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闲暇时也学画山水花鸟。当时文徵明的父亲文林常去唐家的酒肆喝酒,见唐伯虎禀赋和才学过人,决定让唐寅与文徵明一起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
唐伯虎16岁时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因才华出众,唐伯虎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被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也称“江南四才子”。
唐寅诗文以才情取胜。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早年作品工整妍丽,有六朝骈文气息。泄题案之后,多为伤世之作,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常含傲岸不平之气,情真意挚。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终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4:38
个人认为,如果作为演讲之用,不必过于追求诗句意思,而在于品读……我的理解:活着,有分道扬镳的时候,死去归于地府有有什么关系呢?人间和地域皆有相同的地方,(死了)就当作是在异乡(指地府)流浪吧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即是庄子所谓的“齐生死,忘物我”六个字。《明史》本传说他“性颖利,与里狂生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祝允明规之,乃闭户浃岁,举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座主梁储奇其文,还朝示学士程敏政。敏政亦奇之。未几,敏政总裁会试,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童得试题。事露,言者劾敏政,语连寅,下诏狱。谪为吏,耻不就。归家,益放浪。宁王宸濠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筑室桃花坞,与客日般饮其中。年五十四而卒。”唐寅少有任侠之气,“罹祸后归好佛氏,自号六如,取四句偈旨。”(祝允明《唐子畏墓志并铭》)四句偈旨,当指佛教重要经典《金刚经》结尾处的四句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既然“一切有为法”皆虚幻不实,转瞬即逝,那么现世人生也就不值得留恋了。从表面看,唐寅的这首绝笔诗非常旷达超脱,真有一点“视死如归”的味道,但其心中的抑郁、酸楚、悲凉,在最后一句“只当漂流在异乡”已不经意地流露出来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4:39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形似,只当漂流在异乡!这句从整体上看,可粗见所写者是看透生死的。在现实的生活中既是阳间,有太多的人、事、物并非都能善始善终,正应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本来生活的完美就是在于它的不完美。有终会成为无,也只有无才可生有,既如此人间以看透又何不能面对地府。地上世界与地下世界本同质,死后就当是到了异地。解释有点牵强,见谅,只望能有帮助。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4:40
我个人认为这作为一种个人心态而言,可能有点过于悲壮,但作为安慰他人的言辞,确实可以缓解或生或死的离开的压抑,但同时也加大了此种伤感的氛围。人而生而死,就是如此的一种旅程,重要的,是在路上,我们如何去展放我们的生命,在旁生的支路中,如何去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