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02 04: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4 02:00
扑蝴蝶是活跃在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的传统民俗舞蹈,是一项百姓在风调雨顺、生活安定时的一种自娱自乐的乡土文化活动。该舞蹈在民俗学、社会学、艺术审美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执著的舞者也被评为北京市“百家艺术家庭”之一。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扑蝴蝶 类别 :乡土文化活动 地位 :北京市“百家艺术家庭”之一 始源 :南宋江浙地区 遗产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形式, 历史 海淀扑蝴蝶是老北京民俗项目。最早出现在南宋江浙地区。南宋时期西湖老人所著的《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记载:“清乐社(每数社不下百人):鞑靼舞老番人、耍和尚。斗社:大敦儿、瞎判官、神《扑蝴蝶》成为当时传统民间舞表演的一个重要项目。1894年,民间歌舞海淀《扑蝴蝶》第一次出现在了慈禧太后的60大寿庆典上,它的美轮美奂成为生日庆典上的一份大礼,慈禧太后看后大加赞赏。这支传统民间歌舞被后沙涧村一个叫李五的人看到,他回到村子里组织村民将其整理改编形成了今天的海淀《扑蝴蝶》。《扑蝴蝶》的项目在后沙涧村流传至今应当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舞扑蝴蝶”最早出现在南宋江浙地区。南宋西湖老人所著的《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记载:斗社:大敦儿、瞎判官、神仗儿、扑蝴蝶、耍师姨、旱龙船……清乾隆时刊印的《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中记载:博戏则骑竹马、扑蝴蝶、跳白索、藏朦儿、舞龙灯、打花棍……说明“扑蝴蝶”在200多年前已传到北京。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扑蝴蝶》的项目在后沙涧村流传至今应当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其传承关系是:第一代传人李五(约1864年生)在光绪末年学演了《扑蝴蝶》,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排练和表演,并有所发展。第二代传承人王全(1905年-1987年)、王坦(1908年-1982年)则从十五六岁起开始向李五学习《扑蝴蝶》,为《扑蝴蝶》项目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代传承人为王良(1921年生)、王景华(1935年生)、刘富兰(1937年生),他们分别从20岁左右开始师从王坦、王艺海、王艺奎学演该舞,王良主要学“捻蝶”,现能一手捻四只蝶,后任指导老师;王景华则学习打击乐;刘富兰学“扑蝶”。目前他们在后沙涧村被公认为《扑蝴蝶》项目的最后一代传承人。据现年已经82岁高龄的诗家艾砂先生讲:他从六七岁时起就跟着大人学跳《扑蝴蝶》,当时很红火。七·七事变以后,因为战争原因使《扑蝴蝶》活动受到影响。海淀《扑蝴蝶》传承至今已经有了第四代传人,具有100多年的历史。其社会学、民俗学、艺术学方面的价值得到业内人士一致认可。 形式 该舞的表演形式一般以十人至二三十人参加为宜,分为“捻蝶者”、“扑蝶者”和“舞鞭者”三种角色,每种角色可有四至六人,也可更多一些人同时上场。该舞蹈没有固定的队形和表演程式,较为自由、灵活,三种角色可单独表演,也可组合表演,表演方式均由指导艺人临场安排。该舞有歌有舞。歌唱时全体演员围成一个圆圈,边走“十字步”边和著霸王鞭轻击的节奏演唱(此时“捻蝶者”可休息),曲调多为河北、山西民歌,用老调填新词的办法确定唱词。唱词多表现北京游乐民俗和爱情故事或历史人物故事,也可根据活动内容、节庆佳日另行确定歌词内容。舞蹈时要用打击乐伴奏,随着舞者的动作和情绪变化,采用渐强或渐弱不同的鼓点烘托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