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11 09: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5 11:40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思维的过程”,思维与数学密不可分。现代思维科学认为:“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中适当而巧妙的提问,就像“催化剂”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它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课堂提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把握提问时机,启发学生思维
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中的一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浪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抓住要点,因势利导,必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提供契机。例如,在教学“十几减九”一课时,在最后的小结阶段,我让学生观察“11-9=2,12-9=3……18-9=9”这些算式,并提出问题:“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指出:“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大1”“减数一样”“差一个比一个大1” ……这时我继续提问:“请同学们再比较这些算式的被减数的个位数与差。当被减数个位是1时,差是2;被减数个位是2时,差是3……对比这两个数你又发现了什么?”我让学生读了一遍算式,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老师我发现这些算式的差总比被减数的个位多1。”这时我没有善罢甘休,抓住这个时机,又抛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差总比被减数的个位数多1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开始动起脑筋来。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比较了“十几减十”和“十几减九”的算式,再通过摆小棒操作演示,同学们悟出了:“十几减九”可以看作先减去十,剩下个位数,然后再把多减的1还回来,与原来的个位数合在一起就是所得的差,所以这些差总是比被减数的个位数多1。这时一个学生兴奋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十几减九的得数的,现在我才明白了为什么是这样的。”可见,教师的提问时机把握得好,必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进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增强问题趣味,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在问题情境中实现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能精心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必能引发学生的“激情”氛围,使其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而且能激起学生激烈的思维振荡,让学生怀着由惊奇、兴趣所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思维方面的探索。例如,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时,我利用课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课件出示两个房间地面的图形)兔哥哥有一间地面为边长10分米的正方形房子,兔弟弟有一间地面为长14分米、宽7分米的长方形房子,你认为哪间房子大呢?这时,大多数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图形的周长”知识,认为正方形的周长=10×4=40厘米,而长方形的周长=(14+7)×2=42厘米,所以认为兔弟弟的房间地面大;而另一部分学生觉得两间房子地面的大小很接近,难以比较出大小;更有一些细心的学生发觉兔哥哥的房间地面上铺的砖块更多一些,就急切地叫起来:“不对,是兔哥哥的房间地面更大。”这时,我没有急于抛出答案,而是顺势引出:“看来,大家的答案不太一样,那么这两间房子到底哪间更大一些呢?究竟要怎样才能比较出来呢?学习了今天这节课,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这些富有趣味的问题,诱使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怀疑,形成认知冲突,激起怀疑,引发解决问题的动机。
三、设置提问层次,引导学生思维
“层层驳问,如剥物相似,去层皮,方见肉,去层骨,方见髓,书理始能透彻。”学者如是说。教学时教师可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的有序性,合理地设置有一定层次、排列有序的问题,形成思维链扣,由“表”及“里”,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深处,激励他们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力求解开全部的问题链扣。
例如,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及周长计算”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5厘米。)要是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当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时,宽是( )厘米;当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时,宽是( )厘米……在学生求出答案后,我引导他们观察长方形的长与宽的长度(6厘米、4厘米;7厘米、3厘米……)提出:“比较长方形的这些长与宽,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长与宽的变化有规律。长每增加1厘米,宽就减少1厘米,反之亦然。我追问:“虽然长与宽都在变化,但是哪个数值总是不变呢?”学生得出:长与宽的总长度不变,总是10厘米。我又问:“这个铁丝围成的正方形也可以看成长与宽都是5厘米的特殊长方形,它的两条边长相加的长度与这些长方形的长宽之和相等吗?”就此沟通了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联系。接着我再利用橡皮筋在“钉子板”进行演示,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进一步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弄清这个问题后,我继续追问:“用一根绳子可以围成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那能不能用这根绳子围成边长为7厘米的正方形呢?为什么?”让学生充分讨论,从不同角度提出理由。我又问:“如果要把它围成正方形,那边长应该是多少?”学生很快用各种方法算出了结果。通过这些富有层次的问题,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透彻、掌握牢固,从心理上产生强烈探索知识的内驱力。
四、明确提问目标,引领学生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属于指导性思维,即问题解决中思维过程始终向着一定的目标,由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由此问题所设定的目标所支配和指导着。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晰、明确,便于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那种漫无目的的提问只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摸不着头脑,难以实现有效的数学化教学。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让学生把“小明的一天”片段中所列几个钟面时刻进行分类,想要由此引入“整时和几时半”。可是由于当时所提的问题指向不明确,导致学生的回答不着边际,引出思维上的混乱。当时我问:“你能把这几个时间进行分类吗?”这时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有的学生说:“我按上学时间和活动时间来分成两类。”有的说:“按前半天时间和后半天时间也分成两类。”还有的说:“我按小时数的数位不同来分也分成两类。”……表面上看很多学生都参与了,但很少触及真正的知识点。后来我费了一番工夫才切入正题。事后我想:如果当时直接提出“按照这些时间的分钟数来分可以分成哪几类”,这样单刀直入,给学生明确的研究方向,就能直接引出“整时和几时半”的学习。这样,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还避免了宝贵的教学时间的浪费。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动力。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领略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从而促使他们乐于充分地展现思维过程,张扬个性,自主快乐地学习!
(责编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