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寄语”能否起到反腐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10 21: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0 06:35
亲人寄语不同于千篇一律的政治宣传口号,它“强调暖色调,体现家感觉”,更能“入脑入心”,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信念、规范行为。
亲人的寄语能够在官员心中塑造新的道德律令,从而扼杀那些贪腐的念头。这其中一个重要的砝码就在于强调个体与家庭利益的关联性。鉴于家庭价值在中国社会道德谱系中的突出地位,而稳定又作为体现家庭的重要表征。中国社会的传统在强调个人时,一直是将个人置于家族体系来看待的。
用“廉政亲情寄语”来防腐的郑州市纪委可谓用心良苦。一个清正廉明的官场生态,也正是需要动员社会各方的力量,将权力一步步赶进监督和约束力量编织的笼子里。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情感感化攻势中具备优势的亲情力量。挂在干部办公室的“廉政亲情标语”,相信大部分是具有诚意的。而这些亲情标语,对于官员而言,警示力量并不是没有:蠢蠢欲动的时候,看到这些标语,想到将给家庭带来的巨大风险,总归是有所忌惮的。
家人对官员的“廉政亲情寄语”,多在期望家庭平安幸福。这也是亿万家庭共同的理想。这样的廉政寄语,有股温情。 忠 和
我们不要因为对制度的看重,就完全否定人性中感性的一面,低估了家庭对官员的影响,家人的提醒是有益的。在制度之外,党员干部也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情感。若能借助家庭亲情的感召,而让官员加强自律意识,主动拒腐防变,那不失为一个好的教育手段。 玉 初乙 方只能培养官员演技
试图依靠亲情的号召和监督,让党员干部能够真正“慎独”,贪腐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头上三尺的亲情寄语知。但是,将预防腐败的监督重任交给家庭,郑州纪委恐怕找错了帮手。
我国历来有“亲亲相隐”的传统,家庭一般不会出卖自己的亲人。如果不从制度层面入手,“廉政亲情寄语”很难起到作用,只能成为“过家家式”的监督形式。
社会共识需要官方呼应,预防腐败才能出现制度创新,才能将公众力量引入监督渠道。换言之,如今不是如何反腐的问题,而是官方有无勇气反腐。如果这个问题仍旧模棱两可,那么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反腐花样,甚至公权力为贪腐官员打包票,比如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被实名举报后,该局以官方名义指责举报人造谣,直到最终落马也没向公众道歉。虽然反腐需要形式进步,但决不能绕开制度层面,否则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花样,干部也会积累越来越多装清廉的演技。 赵查理
不过是一个脆弱的“笼子”,对于反腐倡廉并无太多现实意义,反倒容易成为有其表、无其实的花瓶。 言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