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7:2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0:21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自2008年,“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起源 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 ,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 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 日划龙舟以纪念之。才有了端午节这个节日。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古代人民其实比我们更加重视端午节,因为在古时候往往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也好,美好祝愿也罢,是最为盛行的时期,而端午节所处的时间点也代表了其独一无二性。五月对于古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吉利的月份,古人认为五月是一年之中由阳转阴的时刻,我们可以用现代的天体知识来解释。
端午节之后不过多久就是一年重要的节气夏至日,在这一天,白天的时间最长,地理上来说就是太阳的直射点处于北回归线上,在夏至之后,白天就会慢慢变短,到了秋分昼夜相同,然后是冬至夜最长。
古人也知道这个昼夜时间的变化,但是无法用科学的知识去理解,所以只能以阴阳来解释,所以在端午节就产生了一个习俗“蓄兰沐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0:22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知识扩充:
按中国民间最广为流传的说法,端午节是纪念楚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既然你要求只用十个字来说明端午节的由来,故在此选用了贾谊《吊屈原赋》: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在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中指出,“端午”最初应作“端五”。
因为端午节日的起源和龙有密切关系。五龙用五个色彩来区分,所以龙是五色的名目。由图腾崇拜演化为祖宗崇拜,于是五色龙也就是五色帝。宗教信仰到了祖宗崇拜的阶段,社会组织也由图腾变为国家,所以五帝是天神,又是人王。端午节的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0:22
楚国的屈原抱石沉汨罗江,为了防止水里的鱼虾损坏咬噬屈原的身体,江边的老百姓们就把煮熟的米用苇叶或芭蕉叶包起来投入江中供鱼虾食用.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0:23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0:23
人们要吃米线,带花钱绳知荷包所以有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