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诗丰原文及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14 17: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18 02:13
诗经·郑风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这是一首抒发女主人公内心郁闷悔恨的情歌。作品以写心为主,通过细微的心理描摹,来表现诗中主人公心理及感情的变化过程,生动*真地反映了少女的羞怯和对美好婚姻的渴望。
全诗四章,前三章格调深沉,一唱三叹;后二章节奏急促,如呼如唤。全篇写心,但有起伏,有侧重。主人公细微的心理活动,或显现于言语,以深沉的内心独白震撼读者的心灵;或表现于举止行动,以*真的举止行态启发读者的想象。真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主人公大胆地敞开心扉,显得那样真切、活脱,富有立体感和生命力。整个诗篇也因此获得了生动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具体而言,诗歌的第一、二章写男女约会未果,女主人公深深地自责。壮健魁梧的男子急切地希望与意中人相会,但因为某种原因,女子未能如愿赴约。诗歌为我们展示的图景,并不是人们习见的青年男女桑中幽会,水边邀约,而是魁伟的男子汉堂而皇之地相约于里巷,等待于堂屋前。很显然,这位男子不仅爱慕这一女子,而且可能已经堂堂正正地提亲求婚了。女主人公的悔恨自责,不仅在于未能赴约,而且在于未能许婚,未能与意中人同行。“送”、“将”,在《诗经》中均与女子出嫁相关。可见这一对青年男女的关系已不同寻常。正因为如此,爱之深,悔之极,心急如焚。
第三、四章,作者笔锋一转,承上而具体写女主人公的自悔和发自内心的呼唤。如果说前三章女主人公的自责还只是浅表层意识的体现,那么这里就进而挖掘到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处,它通过人物的自悔,揭示了女主人公强烈的渴望和追求,乃至于果断的生活抉择。这一部分情节尤为生动,效果尤为强烈。
��,是妇女出嫁时用麻布制成的罩衣,用以防御灰尘。 诗歌反复陈述女主人公穿上嫁衣,盼望心爱之人遣媒人来迎亲。我们透过字里行间,仿佛看到女主人公穿上了嫁衣,活泼美丽,充满了青春的魅力,也仿佛看到迎亲的车驾,听到了迎亲的鼓乐,而在女主人公的举手投足之间,我们更看到了一颗炽热的心,也更深深感受到少女强烈的生活愿望。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作者的写心艺术。作者善于将人物内心隐秘外形化。无论是绵绵的思绪,还是深情的动作,都*真自然而合乎人物的心理。那一扇敞开的心灵的窗子,是那样明晰,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目睹主人公思想心理的细微变化,聆听主人公心灵的亲切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