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03 11: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2 00:22
氏源·家徽
关于(武藤)少贰氏的先祖,据说有藤原氏道长流和藤原氏秀乡流两种说法。
所谓道长流的出处,是以在《武藤氏系図》里提到:“藤原道长的后裔中在武藏领有知行,并以‘武藤’为武藏藤原之简称”为前提,并辅以描述中世纪西国武士的《北肥戦记》中,武藤氏曾自称“左中将尾张守藤原长頼は、相伝の知行地である武州戸冢郷に下り、武州の藤原であるから武藤中将と名乗った。その子頼氏は、八幡太郎义家に従って奥州に出阵し、寄悬の纹の旗を赐った”作为佐证。
而所谓秀乡流的由来,则是以中世纪家世图集《尊卑分脉》中,以秀乡为祖的“少贰世系图”作成。其中描述了藤原秀乡的后裔嶋田二郎景頼曾任武者所,号为“近藤武者”,其子赖平后来亦出仕武者所,并以“武者所的藤原”自称,简为“武藤”苗字。
平安朝前期,以有力公卿身份而把持朝政的藤原一族建立了摄关政治,使得贵族势力(公家)压制天皇权力而日渐强大,并在日本各地派遣国司、郡司,向国领地和庄园私地收纳租税,公家作为权力的持有者,统治其他阶层。而往往本地的豪族、庄官、农民则是被统治者。
这样起初的几百年还算安稳,但是其后期,随着公家的日渐腐败、争权夺利,拼命压榨各地庄园的利益来为自己服务的劣迹逐渐增多,导致农民的强烈不满,他们经常来到京都“直诉”国司、郡司的腐败,更甚者因不堪重负聚众杀死赴任国司、郡司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大批的失业农民成为“野伏”(山贼)。
税赋的减少,尔虞我诈的争斗,迫使京都的某些小贵族或政治斗争失败的贵族离开京都,游历地方,并最终在某地转变成地方势力;而治安的混乱,则令被任命为国司的贵族一般不再直接上任,而是留在京都,遥控地方,这就给了一些有野心的豪族以机会。
于是,以军人、庄官、侍为普遍组成部分的新兴地方武士团崛起,它们以武力抗拒公家的土地租税,在地方建立武装势力,而公家则无力制止这种行为,最终形成了默许武装合法的情况,一些国司甚至以“押领使”、“追捕使”的名义雇用武士团首领来维持治安,剿灭盗匪。说明了与公家相对之武家的逐渐形成
伴随着武家势力的成长,其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可以直接武装起义夺取中央;另一些人则倾向于依附中央再图发展。因此,早期的武士阶层们便在叛起、被镇压、再叛起、再被镇压的东征西讨中徐徐上升。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武士集团开始借由讨伐叛逆的名义做掩饰,愈发强大起来。其中皇室后裔出身的(清和)源氏、(恒武)平氏两家培养的实力最为茁壮。而在策略上,两家的有力者大部分都对“依附——取代”的模式更有兴趣。这也成为当时历史的一种政治潮流。
到了“承平之乱”(公元935年·承平5年),为了镇压平将门反叛,软弱的朝廷惊慌以对,急忙派兵讨伐。然而讨伐军未到,叛乱却被地方武士平氏同族平贞盛,以及下野押领使藤原秀乡所解决,标志着武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以“田园藤太”闻名的藤原秀乡,即是之前说过的下向贵族转变而成的地方武士一类,在武藏国建立势力,其氏源为藤原氏北家(摄关家)鱼名流。他,便是九州少贰氏、出羽大宝寺氏、丰后大友氏等几个武家家氏的共同之祖。
承平之乱,以及之后一系列朝廷无力镇压,而付诸武家平定的叛乱(天庆之乱、平忠常之乱等),标志着武家介入朝政(通俗点说就是:充作朝廷鹰犬)作为公元10--11世纪,。。和藤原的摄关政治,以及后来皇室为抵抗藤原形成的“院政”并列的政治行为而合法化。历史的大势开始转向武家攀附并逐渐影响朝廷、摄关政治走向顶峰的阶段。
这期间,尽管清和源氏在这些叛乱中逐渐提高其威望,关东以源义家为“武士楷模”的,广大的,具有牢固地封建主从关系,和“生死与共”的战斗精神的武士集团实力不可小觑,但是对于公家来说,仍然视其为身份卑贱者而不允许其进入中央政权,反倒是平贞盛一系的恒武平氏很好的结合了公家和朝廷的愿望,进入了日本权力的中枢。
由此,源氏得不到朝廷的认同,加上平氏疯狂的打压,迅速衰落,甚至一段时期几乎被灭门,处境凄惨。而平氏的辉煌则逐步到来。
同一时期,与平贞盛共同讨伐将门的藤原秀乡的子孙们,也企图以藤原北家的身份在中央政权之中得到一席之地,然而进入京都的他们却陷入安和之变中,成为了藤原氏巩固摄关政治的弃子(藤原千常反叛、被讨死,其子继承家门)。其结果是秀乡这一支藤原最终没能够挤进“金字塔”,黯然回归武藏。
伴随着源平争斗的发展开始偏向于源氏,跟随平知盛的武藤资赖为了家族的存续也随之动摇。本据在关东武藏地区的武藤氏虽然属于平家势力,但也和此时在关东根深蒂固的源氏保持着一定的关系。凭借着这层关系,武藤资赖在决定天下走势的“一之谷合战”中反叛,投降源赖朝方(旧交·尾原景时军),之后被勒令拘束于三浦义澄处直到平氏完全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