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30 02: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3 15:15
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
是“三纲八目”的起点
B.
《大学》是格物致知的起点
C.
在文献上没有太多训释
D.
郑玄等先儒对此的阐释存在义理上的不足
出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后人由“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引申出成语“格物致知”。
成语寓意
政德启示
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干事创业,首先要把面对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了然于心,研究其中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加以解决,这就是格物致知之举。
一般启示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物致知”精神指的是一种实践精神,意思和西方人所强调的“科学精神”类似。该成语说明的是:无论做学问还是搞科研,只有深入实践、认真研究客观事物,才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格物致知,就是在躬行践履中研究真理。学贵力行,行贵体悟,行而致知,知而促行,循序渐进,方能诚意正心,培育修齐治平品格,造就经世致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