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异同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8:2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5:34
不同之处:
1、人性论提出的背景时代不同
孟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周朝之后了,奴隶制度基本
被消亡。当时的商鞅主张变法,推行制度变革,追求*集
权*国家的建立。。
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在这个时期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
意识到统治的维护不能仅仅依靠“仁政”来完成了,对于法
制的加强更加急迫。
2、具体内容不同
孟子用这种上天赋于的恩德来说明人性生来就是善良,他提出
的人性论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唯心主义性善论。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极大的*,喜欢争利好斗,而善良只不过是对恶的伪装,是一种“伪”。人
性生来就在向恶的方向发展,如果不加约束和教育终究会成
“恶”。
3、出发点不同
孟子对“生之谓性”的说法并不全盘否定,人性和动物之性最大的区别是人具有对道德理解的属性,即人性的第二种属性。
荀子对孟子
关于人性的观点并不认同,他认为“性”是指人生来就具有
的传统自然的属性,这种“性”是不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效
仿来改变的,然而人对于道德的理解和定义是通过后天学习
得来的,并不能叫做人的本性。
相同之处:
1、两种人性论都具有抽象性
他们对人性的讨论和理解与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的认知是不同的,
孟子和荀子定义的人性论都是抽象的且具有先天性。
2、都重视后天的培养
认为后天教育对人一生
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古人所说的,整天的思考
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知识,不一步一步的积累就没有办法行千
里路。这些古人所说的具有警示作用的道理都在告诉我们后
天学习积累的重要性。
3、两人对人性论讨论的最终目的相同
孟子强调的性善,如果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并不断发展,那么人人都能够拥有好的道德,生活都会安居
和幸福。荀子强调的性恶,如果能够对人们起到警示作用,
将这种恶约束起来并且能够转化为善,那么国家一定会长治久安。
其实不管是善还是恶,“性善”是对美好社会的向
往,“性恶”只不过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两位儒家大师都
是为了人民和国家,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性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5:34
不同之处:
1、人性论提出的背景时代不同
孟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周朝之后了,奴隶制度基本
被消亡。当时的商鞅主张变法,推行制度变革,追求*集
权*国家的建立。。
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在这个时期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
意识到统治的维护不能仅仅依靠“仁政”来完成了,对于法
制的加强更加急迫。
2、具体内容不同
孟子用这种上天赋于的恩德来说明人性生来就是善良,他提出
的人性论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唯心主义性善论。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极大的*,喜欢争利好斗,而善良只不过是对恶的伪装,是一种“伪”。人
性生来就在向恶的方向发展,如果不加约束和教育终究会成
“恶”。
3、出发点不同
孟子对“生之谓性”的说法并不全盘否定,人性和动物之性最大的区别是人具有对道德理解的属性,即人性的第二种属性。
荀子对孟子
关于人性的观点并不认同,他认为“性”是指人生来就具有
的传统自然的属性,这种“性”是不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效
仿来改变的,然而人对于道德的理解和定义是通过后天学习
得来的,并不能叫做人的本性。
相同之处:
1、两种人性论都具有抽象性
他们对人性的讨论和理解与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的认知是不同的,
孟子和荀子定义的人性论都是抽象的且具有先天性。
2、都重视后天的培养
认为后天教育对人一生
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古人所说的,整天的思考
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知识,不一步一步的积累就没有办法行千
里路。这些古人所说的具有警示作用的道理都在告诉我们后
天学习积累的重要性。
3、两人对人性论讨论的最终目的相同
孟子强调的性善,如果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并不断发展,那么人人都能够拥有好的道德,生活都会安居
和幸福。荀子强调的性恶,如果能够对人们起到警示作用,
将这种恶约束起来并且能够转化为善,那么国家一定会长治久安。
其实不管是善还是恶,“性善”是对美好社会的向
往,“性恶”只不过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两位儒家大师都
是为了人民和国家,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性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5:34
一、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
在儒家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人性问题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但他并未明言人性善恶。到孟子时,各家各派的人性理论纷纷扬扬,有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世子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无名氏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与这些理论不同,孟子的人性论为性善论。孟子不赞同告子“生之谓性”的命题,反对以人的自然属性来定义“人性”,因为自然属性为人兽所共有,不足以表现人类所独有的特征,他主张以人独有的仁义礼智等善性为“性”。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他发挥了子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命题和道德的五行说,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当然,他不认为人先天就具有完备的仁、义、礼、智等善性,而是说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善性的萌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对人生来就具有的这四种善端,还必须尽自己后天的主观努力去培养它、扩充它。孟子还把心、性、天贯通在一起,使其人性论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同时,他还提出了略显神秘的“存夜气”“养浩然之气”等修养方法。
不同与孟子,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1](《荀子﹒性恶》)而且,他进一步指出,所谓人性,就是生而好利,生而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生而有饥寒之需等;如果对它们听之任之,就会出现种种社会问题,不堪收拾。由此,他提出性恶论,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同上)。并批评孟子的性善论:“孟子:‘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同上)但他亦肯定人有向善的可能,“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荀子﹒正名》)“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于性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之也。”[2](同上)君子和小人在本性上是一样的,但君子知道化性起伪,用心的“思虑”支配*和情感,以仁义和礼乐来规范、*它们。
二、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比较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相似之处。首先,孟子的性善论为人们设想了人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要人们自觉攀登;荀子的性恶论也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做人规范,鼓励人们去努力追求。孟子从人人具有善性出发,指出人们可以通过志于仁义、存心向善、重耻知辱等方法达于至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从人人具有恶性出发,也把善作为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指出通过对人的本性的改造,可以使人为善,达于至善,“涂之人可以为禹”。而且他们二人的道德理想都继承自孔子的道德理想,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其次,他们在讲人性时都注意到了人的生理需求和*。孟子说:“好色,人之所欲”,“富,人之所欲”(《孟子﹒万章上》),“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尽心下》)。荀子说:“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之所不免也”(《荀子﹒王霸》)“人生而有欲”,“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积蓄之富”(《荀子·荣辱》)。不同的是,孟子在讲口目耳鼻体之性时,还加有“有命也,君子不谓性也”。
但是,学者更关心的还是两位儒学大师的人性论的差别。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两人的人性论实在有很大不同,故荀子曾多次批评孟子。让我们先来看看荀子是如何批评思孟学派的。《非十二子》篇:“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非随时设教救当世也”。《性恶》篇批评性善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岂不过矣甚哉!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3]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
从以上几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批评孟子的原因:荀子认定“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故孟子的性善论,即仁义礼智为人性所固有论,危害极大。思孟认为五行是人天生的本性,但孔子认为要靠后天习得,故五行说“在荀子眼中,是公然违背孔子遗教的行为”。[i]五行说属形上学,是纯思辨性的,远离时事。在攻城略地的时代背景下,五行说几乎没有*、军事、经济方面的实用价值,无实施的可能。[ii]荀子主张天人之分,反对思孟的天人合一。[iii]五行概念体系有矛盾,而且荀子是唯“礼”派,与思孟的唯“仁”派分歧巨大。[iv]
比较说来,孟子确实非常相信人的向善之心:“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而荀子则绝不会相信普通人天生便有如此的向善之心。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败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乱纷乱礼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法,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归于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才是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或者至少是圣人兴起之前人们的生存状态。“故枸木必将待隐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同上)荀子认为礼义是圣人化性起伪的工具,它们是用来*人们的性情的。“伪”是要加于“性”之上的东西,而不是普通人先天的善端的扩充。这种不同也解释了为何孟子强调“反身而诚”,而荀子强调“强学而求有之”。而且孟子的人性论中还有心、性、天相贯通的学说,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子也绝不会赞同此类学说。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都能得到经验的支持,两人也可对表面上反对自己的学说的经验做出符合自己的学说的解释。[4]中国学者围绕人性问题争论了一千多年也没有得出定论,我就更加无法有把握地判断两人的学说孰优孰劣了。根据心理学家对婴儿的研究,人在婴儿时期就能够表现出对别人的痛苦的同情,并且还会试图安慰他们。但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行为似乎也支持荀子的学说,亦或者是人们容易记住别人背信弃义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伤害的行为,而容易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因此人们就常常觉得人心叵测。所以,我认为,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并无对错之分,他们的思考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他们通过自己的深入观察让后世学者了解到人性的各种可能,并且建立了与自己的人性论相应的对历史、*、道德等不同理论。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这些理论体系都将是后世学者思考的起点,为他们树立了典范,使他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一个不足就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社会结构会影响人们的*和德性。“感觉、情欲、情感,是不能质疑和不可批评的。我们是本来就有我们所有的感觉的,‘一种情感也是一个原始的存在物’。但是,*、*等等并不是本来就有的,它们不是感觉和情感,它们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被改变、被批判、被拒绝和被发展等等。”[v]德性是可以改变的,人的*也是可以被激起和创造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5:34
一、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
在儒家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人性问题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但他并未明言人性善恶。到孟子时,各家各派的人性理论纷纷扬扬,有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世子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无名氏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与这些理论不同,孟子的人性论为性善论。孟子不赞同告子“生之谓性”的命题,反对以人的自然属性来定义“人性”,因为自然属性为人兽所共有,不足以表现人类所独有的特征,他主张以人独有的仁义礼智等善性为“性”。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他发挥了子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命题和道德的五行说,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当然,他不认为人先天就具有完备的仁、义、礼、智等善性,而是说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善性的萌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对人生来就具有的这四种善端,还必须尽自己后天的主观努力去培养它、扩充它。孟子还把心、性、天贯通在一起,使其人性论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同时,他还提出了略显神秘的“存夜气”“养浩然之气”等修养方法。
不同与孟子,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1](《荀子﹒性恶》)而且,他进一步指出,所谓人性,就是生而好利,生而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生而有饥寒之需等;如果对它们听之任之,就会出现种种社会问题,不堪收拾。由此,他提出性恶论,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同上)。并批评孟子的性善论:“孟子:‘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同上)但他亦肯定人有向善的可能,“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荀子﹒正名》)“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于性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之也。”[2](同上)君子和小人在本性上是一样的,但君子知道化性起伪,用心的“思虑”支配*和情感,以仁义和礼乐来规范、*它们。
二、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比较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相似之处。首先,孟子的性善论为人们设想了人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要人们自觉攀登;荀子的性恶论也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做人规范,鼓励人们去努力追求。孟子从人人具有善性出发,指出人们可以通过志于仁义、存心向善、重耻知辱等方法达于至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从人人具有恶性出发,也把善作为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指出通过对人的本性的改造,可以使人为善,达于至善,“涂之人可以为禹”。而且他们二人的道德理想都继承自孔子的道德理想,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其次,他们在讲人性时都注意到了人的生理需求和*。孟子说:“好色,人之所欲”,“富,人之所欲”(《孟子﹒万章上》),“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尽心下》)。荀子说:“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之所不免也”(《荀子﹒王霸》)“人生而有欲”,“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积蓄之富”(《荀子·荣辱》)。不同的是,孟子在讲口目耳鼻体之性时,还加有“有命也,君子不谓性也”。
但是,学者更关心的还是两位儒学大师的人性论的差别。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两人的人性论实在有很大不同,故荀子曾多次批评孟子。让我们先来看看荀子是如何批评思孟学派的。《非十二子》篇:“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非随时设教救当世也”。《性恶》篇批评性善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岂不过矣甚哉!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3]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
从以上几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批评孟子的原因:荀子认定“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故孟子的性善论,即仁义礼智为人性所固有论,危害极大。思孟认为五行是人天生的本性,但孔子认为要靠后天习得,故五行说“在荀子眼中,是公然违背孔子遗教的行为”。[i]五行说属形上学,是纯思辨性的,远离时事。在攻城略地的时代背景下,五行说几乎没有*、军事、经济方面的实用价值,无实施的可能。[ii]荀子主张天人之分,反对思孟的天人合一。[iii]五行概念体系有矛盾,而且荀子是唯“礼”派,与思孟的唯“仁”派分歧巨大。[iv]
比较说来,孟子确实非常相信人的向善之心:“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而荀子则绝不会相信普通人天生便有如此的向善之心。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败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乱纷乱礼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法,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归于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才是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或者至少是圣人兴起之前人们的生存状态。“故枸木必将待隐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同上)荀子认为礼义是圣人化性起伪的工具,它们是用来*人们的性情的。“伪”是要加于“性”之上的东西,而不是普通人先天的善端的扩充。这种不同也解释了为何孟子强调“反身而诚”,而荀子强调“强学而求有之”。而且孟子的人性论中还有心、性、天相贯通的学说,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子也绝不会赞同此类学说。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都能得到经验的支持,两人也可对表面上反对自己的学说的经验做出符合自己的学说的解释。[4]中国学者围绕人性问题争论了一千多年也没有得出定论,我就更加无法有把握地判断两人的学说孰优孰劣了。根据心理学家对婴儿的研究,人在婴儿时期就能够表现出对别人的痛苦的同情,并且还会试图安慰他们。但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行为似乎也支持荀子的学说,亦或者是人们容易记住别人背信弃义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伤害的行为,而容易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因此人们就常常觉得人心叵测。所以,我认为,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并无对错之分,他们的思考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他们通过自己的深入观察让后世学者了解到人性的各种可能,并且建立了与自己的人性论相应的对历史、*、道德等不同理论。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这些理论体系都将是后世学者思考的起点,为他们树立了典范,使他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一个不足就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社会结构会影响人们的*和德性。“感觉、情欲、情感,是不能质疑和不可批评的。我们是本来就有我们所有的感觉的,‘一种情感也是一个原始的存在物’。但是,*、*等等并不是本来就有的,它们不是感觉和情感,它们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被改变、被批判、被拒绝和被发展等等。”[v]德性是可以改变的,人的*也是可以被激起和创造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5:34
不同之处:
1、人性论提出的背景时代不同
孟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周朝之后了,奴隶制度基本
被消亡。当时的商鞅主张变法,推行制度变革,追求*集
权*国家的建立。。
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在这个时期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
意识到统治的维护不能仅仅依靠“仁政”来完成了,对于法
制的加强更加急迫。
2、具体内容不同
孟子用这种上天赋于的恩德来说明人性生来就是善良,他提出
的人性论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唯心主义性善论。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极大的*,喜欢争利好斗,而善良只不过是对恶的伪装,是一种“伪”。人
性生来就在向恶的方向发展,如果不加约束和教育终究会成
“恶”。
3、出发点不同
孟子对“生之谓性”的说法并不全盘否定,人性和动物之性最大的区别是人具有对道德理解的属性,即人性的第二种属性。
荀子对孟子
关于人性的观点并不认同,他认为“性”是指人生来就具有
的传统自然的属性,这种“性”是不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效
仿来改变的,然而人对于道德的理解和定义是通过后天学习
得来的,并不能叫做人的本性。
相同之处:
1、两种人性论都具有抽象性
他们对人性的讨论和理解与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的认知是不同的,
孟子和荀子定义的人性论都是抽象的且具有先天性。
2、都重视后天的培养
认为后天教育对人一生
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古人所说的,整天的思考
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知识,不一步一步的积累就没有办法行千
里路。这些古人所说的具有警示作用的道理都在告诉我们后
天学习积累的重要性。
3、两人对人性论讨论的最终目的相同
孟子强调的性善,如果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并不断发展,那么人人都能够拥有好的道德,生活都会安居
和幸福。荀子强调的性恶,如果能够对人们起到警示作用,
将这种恶约束起来并且能够转化为善,那么国家一定会长治久安。
其实不管是善还是恶,“性善”是对美好社会的向
往,“性恶”只不过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两位儒家大师都
是为了人民和国家,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性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5:34
一、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
在儒家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人性问题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但他并未明言人性善恶。到孟子时,各家各派的人性理论纷纷扬扬,有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世子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无名氏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与这些理论不同,孟子的人性论为性善论。孟子不赞同告子“生之谓性”的命题,反对以人的自然属性来定义“人性”,因为自然属性为人兽所共有,不足以表现人类所独有的特征,他主张以人独有的仁义礼智等善性为“性”。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他发挥了子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命题和道德的五行说,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当然,他不认为人先天就具有完备的仁、义、礼、智等善性,而是说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善性的萌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对人生来就具有的这四种善端,还必须尽自己后天的主观努力去培养它、扩充它。孟子还把心、性、天贯通在一起,使其人性论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同时,他还提出了略显神秘的“存夜气”“养浩然之气”等修养方法。
不同与孟子,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1](《荀子﹒性恶》)而且,他进一步指出,所谓人性,就是生而好利,生而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生而有饥寒之需等;如果对它们听之任之,就会出现种种社会问题,不堪收拾。由此,他提出性恶论,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同上)。并批评孟子的性善论:“孟子:‘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同上)但他亦肯定人有向善的可能,“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荀子﹒正名》)“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于性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之也。”[2](同上)君子和小人在本性上是一样的,但君子知道化性起伪,用心的“思虑”支配*和情感,以仁义和礼乐来规范、*它们。
二、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比较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相似之处。首先,孟子的性善论为人们设想了人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要人们自觉攀登;荀子的性恶论也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做人规范,鼓励人们去努力追求。孟子从人人具有善性出发,指出人们可以通过志于仁义、存心向善、重耻知辱等方法达于至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从人人具有恶性出发,也把善作为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指出通过对人的本性的改造,可以使人为善,达于至善,“涂之人可以为禹”。而且他们二人的道德理想都继承自孔子的道德理想,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其次,他们在讲人性时都注意到了人的生理需求和*。孟子说:“好色,人之所欲”,“富,人之所欲”(《孟子﹒万章上》),“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尽心下》)。荀子说:“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之所不免也”(《荀子﹒王霸》)“人生而有欲”,“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积蓄之富”(《荀子·荣辱》)。不同的是,孟子在讲口目耳鼻体之性时,还加有“有命也,君子不谓性也”。
但是,学者更关心的还是两位儒学大师的人性论的差别。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两人的人性论实在有很大不同,故荀子曾多次批评孟子。让我们先来看看荀子是如何批评思孟学派的。《非十二子》篇:“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非随时设教救当世也”。《性恶》篇批评性善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岂不过矣甚哉!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3]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
从以上几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批评孟子的原因:荀子认定“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故孟子的性善论,即仁义礼智为人性所固有论,危害极大。思孟认为五行是人天生的本性,但孔子认为要靠后天习得,故五行说“在荀子眼中,是公然违背孔子遗教的行为”。[i]五行说属形上学,是纯思辨性的,远离时事。在攻城略地的时代背景下,五行说几乎没有*、军事、经济方面的实用价值,无实施的可能。[ii]荀子主张天人之分,反对思孟的天人合一。[iii]五行概念体系有矛盾,而且荀子是唯“礼”派,与思孟的唯“仁”派分歧巨大。[iv]
比较说来,孟子确实非常相信人的向善之心:“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而荀子则绝不会相信普通人天生便有如此的向善之心。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败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乱纷乱礼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法,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归于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才是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或者至少是圣人兴起之前人们的生存状态。“故枸木必将待隐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同上)荀子认为礼义是圣人化性起伪的工具,它们是用来*人们的性情的。“伪”是要加于“性”之上的东西,而不是普通人先天的善端的扩充。这种不同也解释了为何孟子强调“反身而诚”,而荀子强调“强学而求有之”。而且孟子的人性论中还有心、性、天相贯通的学说,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子也绝不会赞同此类学说。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都能得到经验的支持,两人也可对表面上反对自己的学说的经验做出符合自己的学说的解释。[4]中国学者围绕人性问题争论了一千多年也没有得出定论,我就更加无法有把握地判断两人的学说孰优孰劣了。根据心理学家对婴儿的研究,人在婴儿时期就能够表现出对别人的痛苦的同情,并且还会试图安慰他们。但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行为似乎也支持荀子的学说,亦或者是人们容易记住别人背信弃义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伤害的行为,而容易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因此人们就常常觉得人心叵测。所以,我认为,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并无对错之分,他们的思考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他们通过自己的深入观察让后世学者了解到人性的各种可能,并且建立了与自己的人性论相应的对历史、*、道德等不同理论。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这些理论体系都将是后世学者思考的起点,为他们树立了典范,使他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一个不足就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社会结构会影响人们的*和德性。“感觉、情欲、情感,是不能质疑和不可批评的。我们是本来就有我们所有的感觉的,‘一种情感也是一个原始的存在物’。但是,*、*等等并不是本来就有的,它们不是感觉和情感,它们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被改变、被批判、被拒绝和被发展等等。”[v]德性是可以改变的,人的*也是可以被激起和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