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另类解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2: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3:35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时流行的一句话,这句经典语录曾使当年多少中国人几近疯狂!一时间中国大地上亩产千斤万斤甚至百万斤的呼声四起,紧跟着“农业卫星”的其他各行各业“卫星”满天乱飞,神州亿万儿女沉浸在“超英赶美”的无比热情之中……但就是后来的三年里,人们却经历了吃野菜啃树皮甚至人吃人的“粮食关”,当时提出“粮食多了怎么办”的那位高人不知面对三年的“自然灾害”(其实是人祸而已)有何感想?总之,时至今日,一提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们大多深恶痛绝,不堪回首。
在经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后,人们异口同声地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彻底错误了,然而真是彻底错误了吗?恐怕未必!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胡夸风的具体表现,其实质就是部分基层领导干部为捞取*资本,大搞政绩工程,在不经过调查研究的情况下,逐级虚报的一种*行为。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是一种充满**的表现,他们希望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超过英国,赶上美国(即“超英赶美”),甚至提前实现*主义。不能武断地说所以的人都在乱刮胡夸风,不得不承认有部分人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一种良好的愿望。然而这种愿意是一种短期目标,同时建立在没有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无疑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也就违背了“实事求是”这一*宝,那么,后来因为违背客观规律吃了苦头就不足为怪了。
吃一堑长一智,现在的人不敢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了,人们普遍认为这句口号不切合实际,违背客观规律。所以从拨乱反正到现在,有不少的干部墨守成规,不敢跳出条条框框,没有了从前那种冒进的想法,但敢与日月争辉的气质也随之荡然无存了,遇事不敢想不敢做,怕担风险担责任,考虑问题只局限于一个很小的领域,结果能够快跑的变成了爬行,交椅是坐稳了,地方发展速度却缓慢甚至停滞了。
其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提法并不是完全错误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错就错在:一是没有开展认真的调查研究,二是把一个很长远的目标当成短期目标,违背了客观规律。如果当时的人都有“人有多大胆”的气魄,同时又将“地有多大产”定为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再向奋斗目标前进的道路上做到重视客观规律,依靠科学技术,认真调查研究,严格规范管理,那么,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地有多大产”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例子其实很多。人类在很久以前,梦想着能够上天,后来就出现了飞机甚至火箭飞船,梦想着能够下海,后来就出现了轮船甚至潜艇,上天下海的想法在当时来说要比后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想法提法要大胆得多,但事实证明这些梦想都实现了。陈胜、吴广如果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大胆豪言,会有秦末农民起义,动摇秦二世的*根基吗?“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果不敢想不敢干,他会研究出杂交水稻,并在全世界推广种植,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实现自己的梦想,贡献于全世界人民吗?人类有了梦想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梦想是实现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
所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错不在于大胆,在于胆大而不心细。而现在那些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领导干部缺的就是大刀阔斧,力排万难的气魄!贵州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省份,如果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能跳出贵州看贵州,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敢于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思考地方发展的问题,还有“多大”的“产”不能实现的呢?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在竞争激烈的发展大潮中,没有敢想敢拼敢干的劲头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