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6: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3:10
人生最可悲的,是活成一个“老好人”。
01
为了取悦别人,选择委屈自己
电影《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评分很高,里面的一句台词也成为了很多人流传的经典: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是松子在生前写下的最后一句话,影片中的主角松子,也代表了一种典型的人格,即讨好型人格。
她漂亮,善良,拥有许多美好的品德。但是一生中却坎坷无数,从小就在家里不受宠,于是加倍讨好父亲,长大讨好伴侣,却总是被坏男人伤害。
她如此的渴望爱,接近爱,燃起的希望却一次次被熄灭,最后以一种十分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为什么她选择压抑自己,非要苦苦迎合别人?
其实,讨好只是一种表象。在它的背后,其实是恐惧。
因为,她恐惧被抛弃。
所以,像她这样讨好型人格的人,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努力去讨好身边的人,无论是父母还是伴侣,或者是工作环境中的同事。
如果能让所有人高兴,自己就不会被抛弃了。
所以这份恐惧,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如此孤独,无法独立生活。导致他们无视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去压抑自己,努力取悦别人。
02
所谓“老好人”,大多吃力不讨好
做“老好人”除了压抑自己,别人就真的会觉得你好吗?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讨好的同时,也会带来极大的无力感。
除了在客观事情上,常常无法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感到疲惫,最难的一点是,“老好人”也非常羞于向他人求助或者沟通,让情感能够交流,形成正向流动。
所以,生活中遇到的“老好人”,他们可以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舍己为人,但是在情感交流上,常常与那些他们讨好的对象有着隔阂。
这也是为什么,“老好人”很难处理好亲密关系的原因。
曾经在我的前东家,有一位同事也算得上典型的职场“老好人”。她叫婷婷,当时正好刚毕业,算是职场新人。
可能抱着新人的身份,也或许前辈给她传授了什么经验,导致这个姑娘刚一入职就非常勤恳,甚至端茶送水,主动打扫卫生她都去做。
虽然这些不是她的职责范围,但是同事们显然都很享受,有这么一位无私付出的工作伙伴。甚至有些同事,需要跑腿也开始喊她,或者一些下班没来得及完成的任务,也都推给了她。
久而久之,这姑娘也觉得活越来越多。于是,那些端茶送水以及卫生,她也没空去做了,但是领导反而开始不满,认为她入职后开始偷懒。
这样的职场老好人,她不仅浪费时间,没有提升自己职业技能,无法满足越来越多不合理需求,而且同事和她,也因为只有求助的关系,没有情感沟通,导致关系变差。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吃力不讨好。
在人际交往中,最无力的状态,就是无法自然地做自己。
03
如何走出“老好人”的困境
如果你发现,你就是这类“老好人”,先学习从最简单的关系入手。从最小的要求,最无关紧要的人开始,勇敢说“不”。
如果你还是无法开口,先剖析自己,最恐惧的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一个无关紧要的要求和人,就能引发自己的恐惧,而不敢说“不”?还是这只是自己的一种惯性导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恐惧,这无关对错,也不必妄自菲薄。
当然,拒绝的方式不止一样,沟通技巧也十分重要。
有一种技巧就是“假装拖延”。
心里很想拒绝,却又不敢直接坦白,就告诉对方,自己现在没空处理,稍后再回应。
这样的小拖延,虽然不一定能根本上拒绝,至少可以争取到一点时间,而有些不是那么执着的人,通常无法开口再去要求你。
还有个技巧,就是运用面部表情或话术,也可以叫“软性拒绝”。
虽然内心十分不情愿,但是尽量绽放出十分真诚的笑容:“我很想帮忙,但我实在没有办法。”
以上这些,都会让拒绝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04
做人,不用对谁都“心好”。
就像作家法郎士所说的:“我能坚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本质。”
而人际交往也是如此,人无完人,因此最可贵的不是完美,而是真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3:10
人生最可悲的,是活成一个“老好人”。
01
为了取悦别人,选择委屈自己
电影《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评分很高,里面的一句台词也成为了很多人流传的经典: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是松子在生前写下的最后一句话,影片中的主角松子,也代表了一种典型的人格,即讨好型人格。
她漂亮,善良,拥有许多美好的品德。但是一生中却坎坷无数,从小就在家里不受宠,于是加倍讨好父亲,长大讨好伴侣,却总是被坏男人伤害。
她如此的渴望爱,接近爱,燃起的希望却一次次被熄灭,最后以一种十分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为什么她选择压抑自己,非要苦苦迎合别人?
其实,讨好只是一种表象。在它的背后,其实是恐惧。
因为,她恐惧被抛弃。
所以,像她这样讨好型人格的人,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努力去讨好身边的人,无论是父母还是伴侣,或者是工作环境中的同事。
如果能让所有人高兴,自己就不会被抛弃了。
所以这份恐惧,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如此孤独,无法独立生活。导致他们无视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去压抑自己,努力取悦别人。
02
所谓“老好人”,大多吃力不讨好
做“老好人”除了压抑自己,别人就真的会觉得你好吗?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讨好的同时,也会带来极大的无力感。
除了在客观事情上,常常无法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感到疲惫,最难的一点是,“老好人”也非常羞于向他人求助或者沟通,让情感能够交流,形成正向流动。
所以,生活中遇到的“老好人”,他们可以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舍己为人,但是在情感交流上,常常与那些他们讨好的对象有着隔阂。
这也是为什么,“老好人”很难处理好亲密关系的原因。
曾经在我的前东家,有一位同事也算得上典型的职场“老好人”。她叫婷婷,当时正好刚毕业,算是职场新人。
可能抱着新人的身份,也或许前辈给她传授了什么经验,导致这个姑娘刚一入职就非常勤恳,甚至端茶送水,主动打扫卫生她都去做。
虽然这些不是她的职责范围,但是同事们显然都很享受,有这么一位无私付出的工作伙伴。甚至有些同事,需要跑腿也开始喊她,或者一些下班没来得及完成的任务,也都推给了她。
久而久之,这姑娘也觉得活越来越多。于是,那些端茶送水以及卫生,她也没空去做了,但是领导反而开始不满,认为她入职后开始偷懒。
这样的职场老好人,她不仅浪费时间,没有提升自己职业技能,无法满足越来越多不合理需求,而且同事和她,也因为只有求助的关系,没有情感沟通,导致关系变差。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吃力不讨好。
在人际交往中,最无力的状态,就是无法自然地做自己。
03
如何走出“老好人”的困境
如果你发现,你就是这类“老好人”,先学习从最简单的关系入手。从最小的要求,最无关紧要的人开始,勇敢说“不”。
如果你还是无法开口,先剖析自己,最恐惧的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一个无关紧要的要求和人,就能引发自己的恐惧,而不敢说“不”?还是这只是自己的一种惯性导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恐惧,这无关对错,也不必妄自菲薄。
当然,拒绝的方式不止一样,沟通技巧也十分重要。
有一种技巧就是“假装拖延”。
心里很想拒绝,却又不敢直接坦白,就告诉对方,自己现在没空处理,稍后再回应。
这样的小拖延,虽然不一定能根本上拒绝,至少可以争取到一点时间,而有些不是那么执着的人,通常无法开口再去要求你。
还有个技巧,就是运用面部表情或话术,也可以叫“软性拒绝”。
虽然内心十分不情愿,但是尽量绽放出十分真诚的笑容:“我很想帮忙,但我实在没有办法。”
以上这些,都会让拒绝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04
做人,不用对谁都“心好”。
就像作家法郎士所说的:“我能坚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本质。”
而人际交往也是如此,人无完人,因此最可贵的不是完美,而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