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语文鱼我所欲也复习笔记(学生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5:3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8:15
【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整体感知】
中心思想: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
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知识要点】
1、“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2、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 “舍生取义”的道理。
3、本段中那句话体现了全文的大意?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因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舍生而取义(或“生而有不用也”,或“不为苟得也”,或“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或“患有所不辟也”)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结合本段内容说说贤者是怎样的人?
是“不失本心”(或“舍生取义”)的人
8、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或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10、“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而受“万钟”。
11、作者提“一箪食,一豆羹”的目的是什么?
以不食一箪食,一豆羹为事实从正面论述“义重于生”的观点,同时为下文对比论证(“乡”与“今”的对比)的正例出现。
12、“向为身死而不受“的人指的是哪两种人?
“行道之人”和“乞人”(或路上的饥民和乞丐)
13、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4、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5、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16、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7、文中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你认为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失穷乏者得我。
18、在作者看来,面对*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失其本心。
1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丧失了这种善心,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
20、第2和3段中,作者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请写出这两个事例:
答:(1)在接受关乎生命的东西时,不能忍受耻辱,要有骨气。 (2)在接受那些优厚俸禄时,也要讲“礼仪”。(不能为了优厚俸禄而不讲“礼仪”)
21、本段中作者是如何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的?
作者用“一箪食,……乞人不屑也”来举例论证。
2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4、文章表现了孟子怎么样的人生态度?
“义”的重要,在“生”、“利”、“义”的抉择面前,宁愿放弃生与利而取义,把义置于“利”、“生”之上的人生态度。
25、作者在文中赞扬了哪些人?斥责了哪些人?又告诫了人们什么?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
26、本文从反面说理的句子有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7、文章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读完此文后你有何见解?
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保持善良的天性,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行径是不可取的。
28、对比以下两则材料,对照范例,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范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表现了孟子“生为尊严”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答:材料一表现裴多菲“生为自由”的价值取向,材料二表现文天祥“生为名声”的价值取向
29、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那句名言?你还知道与孟子的观点有关的哪些典故?这些典故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典故:(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启发: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是做人的原则。
30、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答: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1、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答: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32、本文中,“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答:因为“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弃“义”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目的。
33、古今中外有许多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试举出两位,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
文天祥宁死不降元,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34、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35、理解性默写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⑵、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⑶、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⑷、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⑸、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⑹、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⑺、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⑻、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⑼、“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⑽、《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6、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中心论点。
3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丧失了这种善心,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
38、“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什么?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39、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40、人的本心是什么?
舍生取义
41、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42、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43、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 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义)对举 向与今比较等
4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4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
*文中指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孟子学说中是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0、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5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52、“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53、 “故患有所不辟”“患”什么?
*指遭到*,遇到生命危险等。
54、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55、“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56、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那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57、“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5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所喜爱的没有超过生命的,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这样的人就会无所不为,就会成为卑鄙无耻的人。
59、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例子。(40字内)
*文天祥面对元朝*厚禄的*,不为所动(要求:举例典型,略有分析,只有人名不给分)
60、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
*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的。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
61、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 观点:舍生取义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2、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例如: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6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
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64、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6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66、《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因为“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弃“义”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目的。
67、读“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列举你所知道的“一个贤者”并写出他具有怎样的“心“?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8、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
* 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
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手*,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只要是符合“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作论据都可。)
69、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
*提示:孟子所说的“义”有其特定的阶级标准,但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道德范畴经过人们的充实与阐发,已经超过儒家的思想范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
70、你能说说文中的“舍生取义”的“义”和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
*“舍生取义”的“义”指的是正义、大义,涉及到国家利益,民族气节等;而哥们义气中的“义”则是涉及个人利益或某些团体利益,是小义,并不一定代表正义。
71、 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舍生取义 见利忘义 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应该大力提倡并继承发扬的。当我们人生中遇到在生死义利的重大抉择时,我们应该做到舍生取义,而不能为了一己私利,置正义于不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8:15
《鱼我所欲也》复习提纲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一、基础知识
1、通假字:“得”,通“德”,感激。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
“乡”同“向”,原先,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2、古今异义:豆: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例:一豆羹;今义:常为豆子的种类。
3、一词多义:①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例句: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例句: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4、重点字词
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通“避”,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 贤者能勿丧耳:不丢掉
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辨别。
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妻妾之奉 :侍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通“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良,天性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三、课文理解
1、归纳段意: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2、理解及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思考。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2)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 向与今天比较等
4、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应用。(1)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3)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5)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8:16
中心思想: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
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8:15
【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整体感知】
中心思想: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
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知识要点】
1、“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2、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 “舍生取义”的道理。
3、本段中那句话体现了全文的大意?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因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舍生而取义(或“生而有不用也”,或“不为苟得也”,或“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或“患有所不辟也”)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结合本段内容说说贤者是怎样的人?
是“不失本心”(或“舍生取义”)的人
8、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或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10、“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而受“万钟”。
11、作者提“一箪食,一豆羹”的目的是什么?
以不食一箪食,一豆羹为事实从正面论述“义重于生”的观点,同时为下文对比论证(“乡”与“今”的对比)的正例出现。
12、“向为身死而不受“的人指的是哪两种人?
“行道之人”和“乞人”(或路上的饥民和乞丐)
13、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4、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5、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16、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7、文中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你认为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失穷乏者得我。
18、在作者看来,面对*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失其本心。
1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丧失了这种善心,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
20、第2和3段中,作者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请写出这两个事例:
答:(1)在接受关乎生命的东西时,不能忍受耻辱,要有骨气。 (2)在接受那些优厚俸禄时,也要讲“礼仪”。(不能为了优厚俸禄而不讲“礼仪”)
21、本段中作者是如何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的?
作者用“一箪食,……乞人不屑也”来举例论证。
2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4、文章表现了孟子怎么样的人生态度?
“义”的重要,在“生”、“利”、“义”的抉择面前,宁愿放弃生与利而取义,把义置于“利”、“生”之上的人生态度。
25、作者在文中赞扬了哪些人?斥责了哪些人?又告诫了人们什么?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
26、本文从反面说理的句子有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7、文章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读完此文后你有何见解?
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保持善良的天性,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行径是不可取的。
28、对比以下两则材料,对照范例,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范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表现了孟子“生为尊严”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答:材料一表现裴多菲“生为自由”的价值取向,材料二表现文天祥“生为名声”的价值取向
29、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那句名言?你还知道与孟子的观点有关的哪些典故?这些典故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典故:(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启发: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是做人的原则。
30、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答: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1、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答: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32、本文中,“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答:因为“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弃“义”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目的。
33、古今中外有许多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试举出两位,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
文天祥宁死不降元,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34、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35、理解性默写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⑵、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⑶、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⑷、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⑸、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⑹、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⑺、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⑻、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⑼、“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⑽、《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6、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中心论点。
3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丧失了这种善心,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
38、“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什么?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39、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40、人的本心是什么?
舍生取义
41、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42、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43、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 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义)对举 向与今比较等
4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4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
*文中指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孟子学说中是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0、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5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52、“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53、 “故患有所不辟”“患”什么?
*指遭到*,遇到生命危险等。
54、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55、“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56、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那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57、“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5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所喜爱的没有超过生命的,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这样的人就会无所不为,就会成为卑鄙无耻的人。
59、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例子。(40字内)
*文天祥面对元朝*厚禄的*,不为所动(要求:举例典型,略有分析,只有人名不给分)
60、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
*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的。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
61、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 观点:舍生取义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2、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例如: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6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
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64、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6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66、《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因为“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弃“义”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目的。
67、读“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列举你所知道的“一个贤者”并写出他具有怎样的“心“?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8、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
* 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
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手*,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只要是符合“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作论据都可。)
69、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
*提示:孟子所说的“义”有其特定的阶级标准,但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道德范畴经过人们的充实与阐发,已经超过儒家的思想范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
70、你能说说文中的“舍生取义”的“义”和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
*“舍生取义”的“义”指的是正义、大义,涉及到国家利益,民族气节等;而哥们义气中的“义”则是涉及个人利益或某些团体利益,是小义,并不一定代表正义。
71、 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舍生取义 见利忘义 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应该大力提倡并继承发扬的。当我们人生中遇到在生死义利的重大抉择时,我们应该做到舍生取义,而不能为了一己私利,置正义于不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8:15
《鱼我所欲也》复习提纲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一、基础知识
1、通假字:“得”,通“德”,感激。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
“乡”同“向”,原先,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2、古今异义:豆: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例:一豆羹;今义:常为豆子的种类。
3、一词多义:①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例句: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例句: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4、重点字词
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通“避”,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 贤者能勿丧耳:不丢掉
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辨别。
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妻妾之奉 :侍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通“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良,天性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三、课文理解
1、归纳段意: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2、理解及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思考。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2)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 向与今天比较等
4、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应用。(1)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3)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5)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8:16
中心思想: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
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