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29 08: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9 11:26
诗经中的江汉间一位男子是召虎。
拓展知识:
《诗经·大雅·江汉》原文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
时靡有争,王心载宁。江汉之浒,王命召虎。是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
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锡尔祉。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诗经·大雅·江汉》解释
1、前两个小节,每个小节八句话,诗人交代了平定淮夷这件事儿。“江汉浮浮,武夫滔滔”是当时淮夷之乱的背景。江汉之上,先后崛起了不少的强梁部族,整个流域弥漫着尚武争强的肃杀气象。
“匪安匪游,淮夷来求”交代了平定淮夷的原因,这种尚武争强的肃杀气象使得江汉流域百姓不能安居,往日悠游再不可得,淮夷生民渴望得到救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天子“既出我车,既设我旟”,有了平定淮夷的行动。一句“匪安匪舒,淮夷来铺”轻轻带过平定的过程。
2、第二小节,诗人进一步交代平定淮夷的结果“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简而言之——平定淮夷这件事儿成了。周天子“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为此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如果不是“告成于王”一句,读者甚至会怀疑这是一场功到自然成的御驾亲征。有了这句“告成于王”,进一步引出第三小节——“告成于王”者是谁?或者说,代周天子平定淮夷的到底是谁?
3、第三小节交代了这个不世之功的成就者——召虎。“是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应该是一种直接拿来的引用,这是当时周天子对召虎平定淮夷的的评价。
4、第四小节的“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锡尔祉”与之类似。表面上看,诗人没有交代平定淮夷的细节。实际上,第三、四两个小节浓如泼墨地对于周天子对召虎的评价引用,对这场平定之战的艰辛与价值作了充分的肯定。
5、第五小节,进一步用侧面描写来描述这场不世之功。“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赐官、赐酒、赐土田。这几乎是周天子所能给的全部了,所给全部都是干货。全然没有“清酒百壶”“炰鳖鲜鱼”“维笋及蒲”“乘马路车”的虚华。
对于召虎而言,只有稽首恭祝的份儿。“天子万年”“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是那时的召虎所能想到的溢美之词。立不世功者谁?“于周受命,自召祖命”——与武王一起有天下之日起,召康作为召虎的先祖,已经开始尽心尽力与周天子了。世功还由世公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