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各有哪几个?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25 06: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13:22
瞒天过海
典故: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大军来到海边看到白浪排空,一时没了对策。这时薛仁贵将唐太宗引入一处豪宅。饮酒作乐之时唐太宗就发现自己已经坐在了船上,不知不觉过了大海。
声东击西
典故: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面对荷兰殖民军,首先派出部分战舰装作从南航道进攻,声威浩大,炮火不断,非常成功地把殖民军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南航道。我军主力则从北航道进攻,一举击溃了敌军。
暗渡陈仓
典故:公元前206年,刘邦派大将韩信东征。韩信派士兵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加紧防范,此时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
调虎离山
典故:三国时期,孙策针对军阀刘勋贪财的弱点,派人送去一份厚礼,并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发兵攻打经常欺负他们的上缭。刘勋便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此时孙策立即率领人马,十顺利地控制了卢江。
擒贼擒王
典故: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派勇将尹子奇进攻睢阳。守将张巡从未见过尹子奇,心生一计,让士兵用秸杆削尖作箭射向敌军。敌军发现是秸杆箭,便向尹子奇报告。张巡见状立刻辨认出了敌军首领尹子奇,放箭正中目标。
关门捉贼
典故:战国时秦国攻打赵国。秦将白起故意让赵括尝到一点甜头。赵括得意忘形,亲率四十万大军来与秦兵决战。这时突然得到消息:自己的后营已被秦军全部包围起来,最后被全歼。
围魏救赵
典故: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攻打赵国。孙膑对赵王说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直攻魏国,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战争打响后果然依孙膑所预料,赵国之围得解。
以逸待劳
典故:战国末期,秦国将军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一年后,楚军将士已无斗志,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李代桃僵
典故:春秋时齐魏桂陵之战,魏军左军最强,中军次之,右军最弱。齐将孙膑用下军对敌人最强的左军,中军对势均力敌的中军,以力量最强的部队迅速消灭敌人最弱的右军。齐军虽有局部失利,但最终大胜。
金蝉脱壳
典故: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的时候。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摸样雕了一个木人,稳坐车中。司马懿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后撤。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迅速安全转移。
树上开花
典故:无人不知张飞是一员猛将,而他却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曹操领兵南下攻城,刘备荒忙率荆州军民退守江陵。张飞断后的时候用树枝绑在马腿上来回奔跑,尘土飞扬,制造了大军的假象,顺利拖延了曹兵,此战成为张飞的一大亮点。
空城计
典故:诸葛亮摆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大军的故事人尽皆知。其实历史上利用空城计退兵的典故有很多,大家还是看看帮战的空城计怎么摆吧~
无中生有:真假虚实莫辨 走为上:保命最后一招 连环计:计计相连 美人计:最强中的最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