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10 15: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12 19:59
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前期,由于受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缝合作用的影响,华北板块北缘构造-岩浆带以EW向展布为主。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西向的俯冲及华北板块北缘深部机制的影响,华北板块北缘燕辽地区构造格局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辽西地区构造线方向基本以NE、NNE为主,冀北地区仍保持近EW向。这些构造格架直接影响了燕辽地区中生代火山-侵入岩的展布。
大量的研究表明,燕辽地区构造岩浆带中火山-侵入岩时空分布具有如下特点(权恒等,1992):①中生代岩浆岩活动具有4个阶段性,即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②同一构造岩浆带中火山-岩浆岩具有同旋回、同期次特点,如早侏罗世火山岩和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朝阳一带及其南侧;中侏罗世火山-侵入岩主要分布在沽源—赤峰一带;早白垩世火山-侵入岩则纵跨两个地带,分布在本区东部,特别是辽西地区。③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具有南北迁移的特征,侏罗纪岩浆活动时代表现出由南往北变年轻,白垩纪时则表现为由北往南变年轻。④沿断裂带或断裂的交汇处分布的侵入岩往往具有多旋回、多期次的特点,反映了中生代断裂构造活动的多期性。中生代岩浆岩活动,早侏罗世拉开了燕山期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序幕。冀东地区在中、晚侏罗世褶皱变形十分强烈,至白垩世早期已伴有大量的断裂及岩浆活动。
根据前人获得的燕辽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地层时代和同位素年代等方面的数据(权恒,1992,1994;朱大岗等,1999;Davis et al.,2001;邓晋福等,2003,2004;邵济安等,2005;杨富全等,2007),初步总结了燕辽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序列(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