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题问题思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19 16:0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6:24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
①分工明确;
②效率高;
③互相牵制;
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6:25
一、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立内外朝制度,丞相是外朝最高长官,而决策机构则是内朝;秦代初设丞相制度,皇帝之下就是丞相,为百官之首,位高权重。西汉设立内外朝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以强化*集权。
二、三省为中书、尚书、门下,尚书省下设六部,以管理不同的事务。其中,中书省负责上书草拟,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拿到皇帝批准的旨意后贯彻执行,这样讲原本是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官皆为丞相,但彼此分工明确,互不干涉,实现了削弱相权以强化*集权的目的。
三、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唐代继承并进一步完善,设立了众多科目,尤以进士和明经两科较为世人重视,武则天时期设立殿试考试,国家进一步笼络了知识分子,唐代的取士内容为诗赋取士;宋代科举进入繁荣期,为了考试公平,采用了糊名制;元代是科举的衰落期,由于文人地位下降,朝廷不重视科举,这一时期汉族文人不得志;明代是科举的复兴期,也是固化期,儒家经典作为唯一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也固定于八股取士,文人思想开始僵化;清代,科举也被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稳定文人和固化文人的工具,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僵化,到了清末,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终废止科举。科举制度作为存在了一千三百年的人才选拔制度,在其发展初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统治的需要,门阀制度和世家大族不再成为垄断*的群体,庶族地主有机会进入社会领导阶层,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后期,随着其内容和形式的固化,逐渐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动的统治工具,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科举制由于没有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发展,最终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