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18 17: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19:23
要的。
按照录取层次和考取难度,可以将考上中专或技校学生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恢复高考后的1977年至1981年从高中录取的中专生。
二是从1981年到90年代初从初中录取的中专生。
三是从90年代中后期从初中录取的中专生。
你所说的“厉害”,应该是指学习成绩好吧。要论“厉害”,可以这样说:第二类特别厉害,第一类非常厉害,第三类基本不厉害。
一、1977年至1981年:优秀高中生上中专,改变命运。
这个期间,中专是高考录取的最低序列,但是,这个最低序列不容小觑。从网上资料可以看出,这几年的高考平均录取率为6%左右,而2020年全国高考211高校平均录取率也恰好为6%左右,可以这样说,这一期间考个中专的难度等同于现在考所211重点高校。
那个年代的中专生是包分配的,并且由于那个特殊时期后,各行各业人才匮乏,他们大多分配到比较理想的单位,很多农村家庭由此改变了后代的命运。
当年我的一个堂兄考上省城中专,借钱在家里摆了两天酒放了几场电影庆祝。
二、1981年到1991年:初中拔尖生上中专,五味杂陈。
到了80年代,中专开始从初中招收学生。这对于农村家境贫困的家庭来说,毫无疑问是天大的喜讯。因为初中毕业直接可以上中专端上国家的铁饭碗,省了几年上高中要花的钱。
所以,这一期间,农村优秀初中生的首选就是报考中专或中等师范,竞争自然是空前激烈,中考没有全县前几十名的水平基本没戏。
我当年考师范时,全县一共录取50多名,都是全县中考尖子生。而要想报考中医、邮电、铁路之类中专,成绩没有全县前20名想都别想。
当然,这些初中生如果要是进重点高中,一般都能考个985高校吧,前途肯定更加光明。特别是有很多师范生,后来不甘心做老师,不少人通过各种途径跳出了老师队伍。
三、1995年至今:初中生想上都能上,将就拿文凭。
到了90年代,很多农村家庭经济情况好转,家长也看出了中专毕竟层次低一些,初中生选择报考中专的优秀生越来越少。
到了1995年,随着国家取消了包分配政策,中专招生一落千丈,逐渐沦为一些中考成绩考不上高中的学生的选择,“差生集中营”成了一些中专的标签。
很多中专难以为继,开始资源重组,相继被合、转、撤,甚至不复存在。
这个时期的中专,尽管不被看好,但客观上解决了一大批初中毕业孩子无书可读的问题。
如今,各地仅存中专大多为国家政策支持的职业中专。
95年之前的中专生,如今大多是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如果你留神看很多行业领导的履历,会发现他们中不少人的第一学历就是中专。
但这一批人大多年过半百,不少已经退休。
时光流逝,中专终将退出社会舞台,但人们不会忘记,它曾经是智慧和能力的象征,也曾经是一代人改变命运的梦想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