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品读有什么技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7:5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3:46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常见的有:①比喻。如“兽”“鬼”各指什么(《兽·人·鬼》);②反衬。如《报秋》中用太阳花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③对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④象征。如《门》(2001年)中的“门”;⑤排比。如“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报秋》),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⑥变换人称。用“我”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它”或“她”只是写了不同人的感受。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如《话说知音》(2002年),为什么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理清前四段之间的关系。第一段写自从有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后,人们对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三、四段写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在历代典籍中的记载。综合这两部分,就回答了以上问题。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
参考资料:http://wenwen.soso.com/z/q147041897.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3:47
一、寻找“情物”
“情物”,在散文中是用来表示理念、传达情感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这个“物”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就不再是普通的“物”了。《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白杨,作者抒发了对华北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进取,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找到了一篇文章的“情物”,也就基本领悟了作品的基调,掌握了整篇文章的精髓。
二、探究“情缘”
“情缘”,就是情感的缘起。比如鲍昌的《长城》,作者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长城”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关注之情。作者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我们只要沿着作者的写作思绪就不难找到答案。三个排比段,追昔抚今,含蓄地表达了对闭关锁国的否定,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期望。
三、体悟“情义”
“情义”,就是文本的意旨。一篇文学作品总要传达一点什么或表现一点什么,比如《报秋》一文,文章从始至终,无不紧扣标题“报秋”立意,文末“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由此便可以断定本文的意旨——时不待我。体会作品的意旨要避免望文生义、避免主观臆断、避免无中生有、避免断章取义,避免以偏概全,避免节外生枝。
四、品味“语言”
散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自然美”,实质上是强调散文语言的真情、真心、真语,不矫情,不做作。在散文阅读中,一要注意捕捉贮满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对那些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忧思、或景仰的句子要特别关注。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也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五、发现“技巧”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虚实相生的手法,《黄鹂》长短错落的句式,《荷塘月色》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蒙访古》形联神系、浑然一体的结构,《胡同文化》不温不火、炉火纯青的文字,《琐忆》画龙点睛的议论,形散神聚的格局……如果在鉴赏散文时能有这样的发现,说明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有一定的审美感悟了。
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
一、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二、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三、浏览首句,略知梗概
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四、默读全文,圈点勾画
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五、深思熟虑,精确表达
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散文的精髓就是形散而神聚,阅读散文的时候,应跟着作者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用心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
作者写散文的目的一定是为了抒发一种情怀,其实只要你深入其境,就能感觉到作者写文章时的喜怒哀乐,这样分析起来一定也会得心应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3:47
我经常拿散文跟随笔一样品读,所以咱没那么深遂,(失败的方法也是有借鉴作用的)希望君不步偶的后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3:46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常见的有:①比喻。如“兽”“鬼”各指什么(《兽·人·鬼》);②反衬。如《报秋》中用太阳花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③对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④象征。如《门》(2001年)中的“门”;⑤排比。如“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报秋》),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⑥变换人称。用“我”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它”或“她”只是写了不同人的感受。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如《话说知音》(2002年),为什么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理清前四段之间的关系。第一段写自从有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后,人们对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三、四段写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在历代典籍中的记载。综合这两部分,就回答了以上问题。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
参考资料:http://wenwen.soso.com/z/q147041897.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3:47
一、寻找“情物”
“情物”,在散文中是用来表示理念、传达情感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这个“物”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就不再是普通的“物”了。《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白杨,作者抒发了对华北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进取,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找到了一篇文章的“情物”,也就基本领悟了作品的基调,掌握了整篇文章的精髓。
二、探究“情缘”
“情缘”,就是情感的缘起。比如鲍昌的《长城》,作者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长城”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关注之情。作者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我们只要沿着作者的写作思绪就不难找到答案。三个排比段,追昔抚今,含蓄地表达了对闭关锁国的否定,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期望。
三、体悟“情义”
“情义”,就是文本的意旨。一篇文学作品总要传达一点什么或表现一点什么,比如《报秋》一文,文章从始至终,无不紧扣标题“报秋”立意,文末“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由此便可以断定本文的意旨——时不待我。体会作品的意旨要避免望文生义、避免主观臆断、避免无中生有、避免断章取义,避免以偏概全,避免节外生枝。
四、品味“语言”
散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自然美”,实质上是强调散文语言的真情、真心、真语,不矫情,不做作。在散文阅读中,一要注意捕捉贮满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对那些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忧思、或景仰的句子要特别关注。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也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五、发现“技巧”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虚实相生的手法,《黄鹂》长短错落的句式,《荷塘月色》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蒙访古》形联神系、浑然一体的结构,《胡同文化》不温不火、炉火纯青的文字,《琐忆》画龙点睛的议论,形散神聚的格局……如果在鉴赏散文时能有这样的发现,说明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有一定的审美感悟了。
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
一、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二、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三、浏览首句,略知梗概
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四、默读全文,圈点勾画
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五、深思熟虑,精确表达
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散文的精髓就是形散而神聚,阅读散文的时候,应跟着作者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用心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
作者写散文的目的一定是为了抒发一种情怀,其实只要你深入其境,就能感觉到作者写文章时的喜怒哀乐,这样分析起来一定也会得心应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3:47
我经常拿散文跟随笔一样品读,所以咱没那么深遂,(失败的方法也是有借鉴作用的)希望君不步偶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