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为什么叫“歇后语”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5:5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8:48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一种固定短语,也
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和语义的整体性之特点。就歇后语的整体结构
和语义析之, 前一部分以人、事或物构成形象的比喻,为设喻
部分,象谜面, 后一部分以判断、评议、推理等方式对前一部
分进行解说、说明,为解说部分,象谜底, 是整个歇后语的语
义焦点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书面上以破折号或逗号将两部
分连接起来,如“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老虎戴念珠,
假慈悲”; 有时,只出现前一部分,以期强化信息传输的频度,
如“芝麻开花”。歇后语按照解说部分的解说方式分为两类:一
是喻意,如“大海捞针——无处寻”;二是谐音,如“膝盖上钉
掌——-离蹄(题)太远”。歇后语,在结构上往往是长短不一,
但其音步依然组成比较整齐节律,颇具节奏感;在表意上则通俗
易懂、生动有趣;因此,不仅比成语、惯用语等具有更强的独立
成句的能力,而且在语义的浅白性、生动性以及节律的齐一性上,
有着自身的特色与功用。正确使用之,也是增强汉语的表达能力
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掌握好歇后语也是提高
汉语理解水平和表达技巧的基本功之一。
本节主要讲授歇后语的内部语法关系(即 结构类型)与外
部结构关系(即 句法功能,或曰 造句功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8:48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得最多的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开心地一笑。歇后语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
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8:49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歇后语是中国语言中极具幽默特色的一种。在说话或者书写的时候,运用一些歇后语是很多好处的。那运用歇后语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运用歇后语的好处一 歇后语能令人更加理解,更加形象生动得表达所要说的意思。
运用歇后语的好处二 让别人知道你所表达的意思,并且比普通的说话更有强调性
运用歇后语的好处三 使语言更生动,更容易理解意思
运用歇后语的好处四 诙谐,简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8:49
歇后语的来历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
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前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数;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
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