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2:0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07
“好多高考阅读题目,可能文章作者本人都答不了满分!怎么能做为高考题目让学生答呢?!”
这是2000年左右,关于高考阅读改革,相当争议比较多的一个观点!
但是,高考阅读改革,为什么会出现“古怪生僻”的文章和“作者都无法做对”的题目呢?!
主要是原来常规的文章和题目,被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急于求成”或者追求高分“公式化”了,根本无法体现“阅读能力”的考查!
要改变这种“公式化”的不科学的教学过程,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试题内容和设置方式改革了。
大家看到的问题中的这一类题目,应该有一小部分是完成“考试指挥棒”作用或者完成“教学导向”作用的。当然为了强化纠正的效果,有极个别的文章或题目,“深度、广度非常人能及”也是很自然的了。
不过,大部分,文章和题目,能力要求,和我们常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并没有太多的差异,只是学生平时阅读能力训练少,甚至文章和题目都没有看清楚,就“套老师给的公式”了!
所以,出现老师和学生无法适从的问题,其根本不是“文章和题目”不合适,而是学生阅读能力差,老师平时阅读训练理念落后。
下面和家长和老师朋友,交流几点个人的经验和看法:
学生的阅读量少。
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都很重,平时根本没有时间阅读。
离开泛读的积累量,谈阅读能力的培养,根本就是纸上谈兵,或者无稽之谈了!
学生阅读量少,还有一个非常糟糕、落后的理念就是非“经典名著”不谈阅读!“经典名著”一般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或者阅读体会比较浅。所以,单纯的“强制式”的“经典名著”阅读,不但不能完成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而且减弱学生的阅读兴趣。
盲目追求答案的阅读训练。
从小学开始的分段、文章的体会,最终都是必须达到“老师和标准答案的要求”。
而且,老师的做法是:要求或者强制学生在短时间完成和“标准答案的统一”。这无形之中,会训导学生“不主动阅读,不动脑筋理解”,或者诱导学生盲目“套公式”!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读完课文,直接提问: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在大部分人还是一头雾水的时候,一个学生不知道哪儿得来的答案:开门见山,说明主题!居然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样的答案,其实,在漫长的初中时间结束,我们都无法理解,什么是开门见山,说明主题!我们也懒得去阅读,懒得去理解,反正就是阅读了也是错的,还不如直接最后听老师的!
被“统一价值观”化了的阅读和体验。
一般,学生的课外的阅读,家长和老师首先有明确的“流行价值观”导向,或者“对文章内容和主题”必须是符合或者“老师、家长”要求的“体会和理解”。这本身就违背了阅读的理解过程,背离了阅读能力的训练过程。
其实,阅读就像我们平时看电视剧一样,每一个人对剧情的侧重点,人物的好恶是不一样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复述,或者对主题思想的最终的理解。但是理解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对不同的人,时间长短不可能一样,而且每个阶段达到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盲目地短时间要求学生“达标”,不是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在追求答案和分数,自然也就无法适应试题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了。
此外,还有令大部分比较头痛,觉得非常“神圣”的公务员、研究生考试中“逻辑分析能力”。其实,根本不神圣,也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逻辑分析能力”,在我们会看动画片、会听故事、会看文章开始,我们就已经具备了“最基础”的“逻辑分析能力”了,在小学、初中、高考的升学考试中,已经有相当个部分的内容是“逻辑分析能力”测试。比如故事分哪几部分,故事中的哪个鸟飞得更高、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等等……
(高考历史中的阅读)据《卞制军政书》记载: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历次亏折,裹足不前。这表明当时中国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传统制茶技术的衰落
C.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D.重农抑商*的破产
B和C都是正确的,但是只是部分。部分不能代表整体,这是最朴素的“逻辑分析能力”。
D的内容在题目中没有涉及,所以也不可选。
那么A,就只能选择A。但是A一定是正确的吗?这需要代入验证!这个过程,就是“逻辑分析能力”过程了!
(高考化学和生物中的阅读)阅读过高考化学和生物所谓的信息题目的都知道,这样的题目往往知识点非常简单,比如简单的化学反应和逃命作用等等,但是内容比较长,主旨不是在考查知识点,而是在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完成这个测试,首先是内容的阅读,然后是分段和主题信息的获取。而这些能力和训练,在我们日常的学习过程,完全被老师的讲读和分析“代替”,也就是说大部分是在“试题”上面“纸上谈兵”阅读和分析的能力!
这才是真正的应试教育的悲哀,这才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
(公务员测试中的阅读)下面能表示长度的单位是:
A矢量 B.直线 C.速度 D.动量
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反应和大家是一样的,似乎根本就没有答案。
我和好多朋友交流了好长时间,最终从速度的定义找到了可能性: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距离就是长度!
这是分析性质的,可能性超向的分析能力考察。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有的知识和过程太多的依赖老师,自己根本不阅读课本内容,这样的趋向性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当然,这个题目,也可以理解为学习过程学生主导性质的“导向性和指挥棒”。
至此,大家应该大致了解,所谓的“逻辑分析能力并不神圣”,只是独立阅读能力的外延,“神圣”只是被某些“培训”或“试题讲解”搞出来的“故弄玄虚”!看过好多公务员、研究生培训视频,都在大讲特讲“逻辑分析”,好多本质是离开“阅读能力”,套“答案”,应付考试而已!
不过,有一部分试题,确实有“卖弄”的嫌疑了,刻意找距离学生生活和阅读远的文章,这倒是真的过犹不及,背离了阅读能力的考察了!
总之,现在的考试,都在向“大阅读”考察模式靠拢,这是大势所趋!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会考察平时的阅读习惯、能力,还有与阅读能力息息相关的知识的外延能力。这也符合考试必须对学习过程的科学导向性作用的目标。
抛开考试,和考试对阅读能力的考察,对于人的能力来说,阅读能力是最本质的、最基础的学习能力!如果学习过程过度的依赖老师、依赖课本,没有 科学的、独立的、完整的自学过程,那么你只能是只会就会考试的“书呆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07
完全不能,纯粹是将标准答案生搬硬套,强加给学生压力,阅读理解已经没有了给与学生自主发挥的想象空间,固定的模式和固定的答案方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文章的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才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真实写作者所塑造的形象,一个生动,真正有血有热的作品应该是残缺的,至少作品中的人物是残缺的,这一点不是作者的能力不够,而是读者需要如此,圣人经典已经读过太多,正面形象也足够多,就想蒙蔽眼睛的眼罩,所有人只是不情愿揭下而已。但我认为,那样的世界才精彩,人物才有趣。艺术就该回归生活,超纲超限,限定思想和感情,才是大忌。
记得以前的高考题目一般会有古诗一篇和阅读一篇。先说古诗,其实有时候不难发现古诗中诗人不过是随性而发,洋洋洒洒数笔,因为境界到达了一定程度,就成了好文。好文必须承认,但硬说这首诗的装作背景如何,历史年代如何,个人一生经历如何,所包含的的思想感情有多少,不敢苟同,只是抒情,点到为止。这个观点不是空穴来风,早之前央视播出过一种新的教育机构,其中不少现在语文教材编辑者都表示已经退出了传统教材编写行业,原因很简单,一篇算不上好的文章,语文老师可以把他讲出各种复杂的所谓脉络构造,情感表达,完全是在强加,硬塞。他们是在不能苟同。
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分高低,这是应试教育选拔人才应该做的本分,但自由,开放的答案,配上又高欣赏水平,包容,开放的教室团体,一个充满朝气和新气教学环境才能持续,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百花齐放,不要一枝独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08
作者本人都答不出的语文阅读题,不能很好的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练习出来的能力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猜测能力、推理能力……并非是阅读能力,如果照着这个步伐走下去,只会引起学生对阅读题的一种厌烦,而不是引起更多人对阅读的爱好。
一、违背了本意的阅读。
阅读是根据书文来体会作者的感情及其所表达的意思,达到一种亲身体验的感觉。而现在的阅读都开始慢慢的变质,人们开始为了答题而阅读,而不是阅读之后去答一些题。
现在,许多学生都开始厌烦阅读题,因为每个人对每篇文章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对每个题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可是每个题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而这个答案不知是那位人士按照他独特的思维方式确立的。这就使得许多同学开始不理解,而这种不理解往往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所掩盖。使更多的人开始对阅读失去兴趣。
二、没有标准的阅读标准化。
我们在上学时代都听过一个词,而且我们对这个词是又爱又恨,那就是“标准答案”这个词,这个词可以说是伴随了我们的学校生涯,束缚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其实阅读本来就是一种开放性的题材,因为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的思维也是不同与他人的,对事物的认知与感触都有所不同,我们只能根据别人的描述去理解他人的感情,却永远不能体验到一模一样的感情。
所以说阅读没有标准化,它只是更靠近作者的情感,没有绝对。可是现实中把阅读当作评判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这本身就不科学。而还作出了标准答案来解读,属实不能理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08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过一个段子,有人说你在做题的时候要先推测出作者的用意,大部分人说我怎么觉得作者想让我死呢。段子归段子,但反映出的问题却是很深刻。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09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阅读理解本身就具有极大的主观性,阅读选文当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但阅读能力和是否能答出正确答案却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