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南京市的十佳青年有哪些人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2: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4:10
十佳优秀人员的名单都在文章里,看一下就知道了
一、和谐社区的守望者
江祖国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半年多了。生前他是沧浪区友联第二社区党总支*、主任,在他任职期间,他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献给了服务社区群众的平凡事业,即使是在与病魔作斗争的最后五年里,他依然直接关心着社区的每一项工作,惦记着社区的每一个困难群众,勾画着社区未来的美好蓝图。他的工作是琐碎的,但关乎民生,深得民心;他的言语是朴实的,但句句出自真诚,打动人心,他以*党员的品格和风范,用无悔的人生为党员的先进性作出了诠释,用平凡的事迹为和谐家园的建设树起了一座丰碑。“一个好人走了,但是我们每天都在想着他。”社区的居民们总还是经常来到他办公过的地方念叨。
二、十米车厢中的巾帼英雄
10米长的公交车厢,既是古城文明形象的窗口,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苏州公交有限公司女驾驶员顾玉琴14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用自己始终不渝的努力,在安全行车、温馨服务和钻研技术等方面,不断地擦亮这个窗口,不断地夯实这个基础,成为苏州公交2200名驾驶员中的一位巾帼英雄。
在4000多个工作日中,顾玉琴已安全行驶里程达51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2圈,做到了无一起责任事故,无一起违章现象。14年的公交车驾驶,顾玉琴总结归纳出了一套“四心、四勤、四主动”的体贴服务工作法。“四心”是对外地乘客耐心,对老弱乘客关心,对问询乘客热心,对驾驶车辆细心;“四勤”是脑勤多思,眼勤多看,耳勤多听,手勤多做;“四主动”是主动问候乘客,主动导乘导游,主动扶老携幼,主动排忧解难。2004年,顾玉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光荣称号。
三、苏州的“南丁格尔”
被历史誉为提灯女神的护理事业先驱南丁格尔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光辉典范,是护理工作者终身的追求目标。陈雪珍,苏州市立医院*长,就是这样一位坚定的追随者。25年来,陈雪珍总是这样要求自己:哪里最忙、哪里最脏、哪里最难、哪里最需要,自己就要出现在哪里。病人便秘了,帮他用手掏出来;病人不能洗头洗脚,帮他们洗;病人发生危急情况,她第一个冲在前面。作为一名*长,除了给予病人精心呵护外,还带动护理团队共同奋斗,研究护理制度,来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不是一个惊天动地的职业,护理工作也不可能一鸣惊人。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陈雪珍说,她愿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以一点一滴、点点滴滴的方式,无声地缓缓流进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流进我们党的卫生事业,流进我们民族体魄的强盛。
四、感动中国的妈妈马宝凤
家住平江区东蒋家场的市民马宝凤,15年来靠自己的一双手,苦苦拉扯大3个患有先天性失明的三胞胎孩子。如今,3个孩子已经成为苏州市盲聋哑学校的优秀学生。在没接受到平江交巡警大队的民警以及来自本市和上海、天津等众多好心人关怀之前,43岁的马宝凤,是靠着残疾人用的三轮摩托车拉脚力去赚钱来抚养三个孩子的,所以,马宝凤说,现在她肩上的担子比过去轻多了,而且孩子们也挺有出息,他们为妈妈谱写了这样一首歌:妈妈就是一根青藤,我们就是结在藤上的三个苦瓜,永远不分离……
马宝凤一家人的遭遇不仅感动着苏州人,今年她还被全国妇联和天津市有关单位评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母亲之一。
五、情系“苦孩子”的花甲园丁
13年前,她从桃花坞中心小学幼儿园退休了。但为了“苦孩子们”的幸福,她退而不休,被“苦孩子们”称为辛苦的“幸福奶奶”。她就是情系“苦孩子”的花甲园丁———张慧仙。为了摸清桃花坞地区“苦孩子们“的情况,她冒着酷暑,走街穿巷,走访单亲家庭和特困家庭;为了解辖区失足少年的情况,她走遍全市15个派出所。为了使特困生有一个学习、交流、活动的场所,她于2002年在石幢社区创办了爱心俱乐部,并担任了辅导员,在“六一”节那天,这位67岁的老人扮成小学生和特困生一起演出。她还是多所民工子弟学校幼儿园的文艺辅导员,为了帮助民工子弟排练舞蹈,她自掏腰包,自己制作儿童上装、红裙子、海军帽等演出用具,她甚至把家中的一大一小2只录音机都捐献给了学校。看到民工孩子快乐地跳着、舞着,张慧仙欣慰地笑了,笑得是那么的开心……
六、马路上的“临时指挥”
路上有油,很多人被滑倒,有的人起来拍拍身上的泥水马上离开,有的人甩开一串骂声也随即离去,这时,一名叫胡难得的高三学生却留了下来,在现场手忙脚乱地指挥着,提醒行人避让,而且一站就是整整一个小时,直到*来了,他才悄悄地离去。谁都知道,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时间是极其宝贵的,就是在这样分秒必争的时刻,为了提醒路人不被滑倒,他毅然当起了“临时指挥”。胡难得同学所做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对许多人来说甚至不屑一顾,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却将一个人的素质、责任心、公德心彻底地展现出来。早晨浸透油的路面其实便是一面镜子,经过上面的人的模样都彻底无误地被照了出来。有的人光亮,有的人黑暗。
七、“涟水雷锋”沈保山
沈保山,江苏涟水人,6年前从苏北来到苏州以修理家电为生。沈保山是因为脾气倔,才从家乡涟水到苏州的。可到了苏州后,沈保山的倔脾气一点也没改。多年来,只要是残疾人求助,他总是不肯收费;对于顾客,他则以诚相待,不仅告之电器损坏的原因,还教给顾客正确使用的方法。在他从业过程中,他发现行业内普遍存在不少欺客、骗客现象,于是他主动联系媒体自揭行业内幕,目的是帮助更多的人识破家电维修的戏法,并让那些靠坑人赚昧心钱的人再也混不下去。他的这一勇敢而善意的举动引起了许多读者强烈的共鸣,一时间苏州服务业该怎样诚实待客,成为市民议论的社会热点,而他也被大家誉为“涟水雷锋”。
八“助学红娘”张寿华
张寿华,苏州大学放射与公共卫生学院的退休教师,从1996年秋天开始,经他牵线搭桥构建的“一帮一”助学工程便在苏州医学院(苏州大学医学院前身)开展起来。9年来,在他的帮助下,258名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和苏州市重点中学的贫困生每人每月获得了来自苏州市社会各界资助的100元左右生活费,总金额达115万元。另外,他联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贫困生办理了32份“阳光学生卡”,总保额为192万元。他还募得价值4万多元乳清蛋白高级营养品、价值近3万元的衣服和学习用品,并成立了苏州市“托起明天的太阳”助学组,为86位贫困生提供一定的资助……他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助学红娘”。
九、背着同学去上课
王晶是太仓市第二中学初三(5)班的学生,同班同学王慧从小因病残疾,双脚不能走路,每天上学都由父亲接送,而课余时间的其他活动,她都不能参加,连上卫生间都成问题。王晶自从小学五年级与王慧同班后,就主动承担为她服务的工作。不足90斤的王晶硬是背起了患残疾的王慧,帮助她从自己教室到电脑室、生物室、语音室上课,完成学业,至今已有5个年头,并且还一直继续着。王慧以前总是为自己没有脚而遗憾,但现在她为有了王晶这样一个乐于助人的朋友、有了王晶借给她的一双脚而感到万分的欣喜和满足。如今,同学们也在王晶的带动下,自觉加入到帮助王慧的行列中,慢慢地,一个热情助人、关心他人的良好氛围在校园内弥漫开来……
十、对每个孩子的未来负责
李大国,安徽六安人,我市第一家民工子弟学校———苏州市平江区明星学校创办者。
和所有民工子弟学校校长一样,李大国的办学之路历经坎坷,尤其在办学的第一年,可他有的是“办法”:租花房作教学用房;卖掉老家新盖的楼房换来学生的书本、粉笔、黑板和课桌;用妻子打工赚来的钱给教师发工资……最艰难的时候,夫妻俩过年时,连回家的车票都买不起。办学难,但李大国没有退缩,“对每个孩子的未来负责”的信念,让他一路坚持了下来,并且慢慢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学校从当初的56个学生,发展到近3000名,由当初的5间花房,发展到最兴旺时的5所学校。李大国给学校取名为“明星”,是希望让每个在远离家乡的城市里求学的民工子弟,培育起自尊和自信的人格,让他们明白自己通过发奋图强,都可以成为“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