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雨 是这篇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23:2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5:57
雨
一:有关雨的古诗名句
A: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B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全诗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以饱满的*盛赞小雨,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润泽,连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细雨中草色微绿,近看不觉而远视泛青。最后归结为“一年春好处”,连帝王宫苑的景色也比不过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绘的细腻真切。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写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象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虽主要写雨后的景致,却透露出对春雨滋润之功的称颂。
C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
“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写夏日骤雨初停,断虹出现在天边,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雨,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诗人即景寓情,给人以禅的意境。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飘洒,笼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襟袖都生温馨之意。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描写了诗人在灵岩寺(坐落于济南市郊长清县方山之阳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见的雨中山间景色。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细雨湿衣,不显其形;闲花落地,不闻其声,可谓描写入微。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唯“细雨”,鱼方上浮,若大雨则伏而不出;唯“微风”,燕子方斜,若大风亦伏而不翔。对微风细雨中的景物体察入微,描绘的情趣盎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雨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使得景物饶有意趣。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柳枝带雨,枝叶增重,烟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怒涨,暮雨急骤,行人断踪,野渡舟横,动静相映,更显出野渡的清幽。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描绘了江南黄梅天多雨、处处蛙鸣的乡村景致。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远处鸠声悦耳,近处杏花映日,动静相宜,声色互衬,展现出江南农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春风春雨,滋润大地,草木萌发,百花开放,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写乌云翻滚如墨,夏日的阵雨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
“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写出了风狂雨猛的态势。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雷声轰鸣,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倾注,烟云滚滚,似万座山峰迎面扑来,写出了大雷雨的气势。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上句写暴雨来临,大雁疾飞避雨;下句写暴雨来势迅猛,万山似在雨中浮动。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原是写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的情景,现用以喻指*昏暗、人民渴望社会清明的状况。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漫漫的湘江之滨,秋风劲吹,荷花竞发,景色颇佳;而千村万户,野蔓满墙,笼罩在沉沉暮雨之中,一片萧索。两句相对,以佳景更衬生民艰难憔悴之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人望着窗外绵绵不断的秋雨,不禁心神飞驰,想象着归家后与妻子在西窗下剪烛夜话,诉说自己在巴山夜雨时长夜难眠的相思。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萍。”(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元兵侵宋,国家遭难,山河破碎如风吹柳絮,个人的身家性命如雨打浮萍,随时有沉没的危险。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借在蒙蒙细雨中傲独立的海裳花,寄寓作者与*势力不妥协的精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真切地写出了山雨来临前城楼风狂的情景,后来喻指重大事件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春夜幽居小楼,整夜听着风雨之声,想到杏花得雨绽蕾,明晨雨霁,叫卖杏花之声传来,心境不禁这之开朗。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徐俯《春游湖》)春雨中游湖,桥断被阻,何其怅惘;忽然间,柳阴下小舟悠悠而来令人喜出望外!未言情,而情却微妙地表达于曲折的细节描述之中。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虞集《听雨》)诗人在京城住了多年,不再像当年那样那样对故乡有强烈的思念,但思乡之情一直郁结在心头,那一阵淅淅沥沥的春雨,不由得勾起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思恋。
二:有关雨的现代诗歌
雨 巷
撑 着 油 纸 伞 , 独 自 彷 徨 在 悠 长 , 悠 长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 我 希 望 逢 着
一 个 丁 香 一 样 地 结 着 愁 怨 的 姑 娘 。
她 是 有 丁 香 一 样 的 颜 色 ,
丁 香 一 样 的 芬 芳 , 丁 香 一 样 的 忧 愁 ,
在 雨 中 哀 怨 , 哀 怨 又 彷 徨 ;
她 彷 徨 在 这 寂 寥 的 雨 巷 ,撑 着 油 纸 伞
像 我 一 样 , 像 我 一 样 地
默 默 彳 亍 着 , 冷 漠 , 凄 清 , 又 惆 怅 。
她 静 默 地 走 近 走 近 , 又 投 出
太 息 一 般 的 眼 光 , 她 飘 过
像 梦 一 般 地 , 像 梦 一 般 地 凄 婉 迷 茫 。
像 梦 中 飘 过 一 枝 丁 香 地 ,
我 身 旁 飘 过 这 女 郎 ; 她 静 静 地 远 了 , 远 了 ,
到 了 颓 圮 的 篱 墙 , 走 尽 这 雨 巷 。
在 雨 的 哀 曲 里 , 消 了 她 的 颜 色 ,
散 了 她 的 芬 芳 , 消 散 了 , 甚 至 她 的
太 息 般 的 眼 光 , 丁 香 般 的 惆 怅 。
撑 着 油 纸 伞 , 独 自 彷 徨 在 悠 长 , 悠 长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 我 希 望 飘 过
一 个 丁 香 一 样 地 结 着 愁 怨 的 姑 娘 。
--------------------------------------------------------------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抗战爆发以后,诗风有较大转变。具代表性的诗有:《我思想》《寒风中闻声》《偶成》《无题》《我用残损的手掌》《在天晴了的时候》《烦忧》
-------------------------------------------------------------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愁怅朕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居“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第二,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三:生活中的怪雨(雨之过)
梅雨
6月中旬东亚季风推进到江淮流域。此时,在湖北宜昌以东28°-34°N之间出现连阴雨天气,雨量很大。由于这一时期江南的梅子熟了,人们也称之为"梅雨"。此时空气湿度较大,东西极易发霉,也有人称之为"霉雨"。
梅雨对各行各业都有较大的影响,早梅年份容易造成烂麦场。梅雨量多的年份相对来讲暴雨、大暴雨较多,容易造成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威胁,比如1954年、1969年、1972年、1991年。梅雨量特少或空梅易形成干旱,造*、畜饮用水都很困难,农田干枯开裂造成秋季减产。一般情况下,适当的梅雨将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因梅雨前一般比较少雨,梅雨的到来将补充插秧用水。梅雨期间在做好防汛的同时还要做好适当蓄水工作,以备夏季晴热少雨、高温季节用水。
酸雨
简单地说,酸雨就是酸性的雨。酸雨,人称“空中死神”,是目前人类遇到的全球性区域灾难之一。
目前, 全球有三大块酸雨地区:西欧, 北美和东南亚。我国长江以南也存在连片的酸雨区域。酸性物质的干湿沉降酸雨危害环境。这种危害包括森林退化,湖泊酸化,鱼类死亡,水生生物种群减少,农田土壤酸化、贫脊,有毒重金属污染增强,粮食、蔬菜、瓜果大面积减产,使建筑物和桥梁损坏,文物面目皆非。
酸雨对人类的影响,我们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会”秃头〃,但是否真正会导致秃头,科学家们仍再努力研究,但大家还是少淋雨为妙。酸污染对人类最严重的副作用就是呼吸方面的问题.例如哮喘、乾咳、头痛、和眼睛、鼻子、喉咙的过敏。
硫酸随著降雨落到地球而造成严重损害,土壤中的养分也会流失,因此树木会因为维持生命所必须的钙和镁的流失而枯死。
酸雨会影响农作物稻子的叶子,同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因被酸雨溶解,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将枯萎、死亡。
酸雨也造成暴露在外的雕像受到侵蚀,这造成文化资产的破坏,令许多人担忧。
泥雨
沙尘泥雨突袭西安。因为沙尘泥雨天气,降温10摄氏度左右,风力达到六级,对正值开花期的苹果等农作物生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3月10日,整个朝鲜地区都受到了严重的沙尘暴袭击,而在朝鲜首都平壤、沙里院等局部地区更出现了泥雨现象。平壤、沙里院等地先出现泥雨现象,之后在朝鲜全国范围内刮起漫天的沙尘暴,整个天空都呈现出昏*,能见度只有200米,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交通安全。
四:写雨的美文
雨中情怀
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一直下着雨,淅淅沥沥,点点击落,本来,应当是很有情怀的。可想到雨渍花落,红散香凋,就有几份凄迷,更有几份感伤了。
知道爱雨的人无数,写雨呤雨的文章更是浩焱如烟,可我也终是一个喜雨之人,对雨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就写了。
雨,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景致;就如眼前的山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风景一样。对雨,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有人叹息,有人痴狂,感受各异。
苏东坡书斋名曰“喜雨斋”,可见他是一个爱雨之人;而现代名士周作人把他的书斋取名为“苦雨”,虽然不能因此来判定他对雨的喜恶,却由此可见周先生对雨,多少有些无奈。也知道,我那位从年轮上离去,已有多日不曾归来的朋友,还曾把她的闺房称为“听雨轩”,想她也是一个爱雨、喜雨、恋雨,对雨有着别样情怀了的人了。
雨也如同花草树木一样,能否成为风景,还取决于人们的心情。久旱逢甘霖,不论在谁的眼里,都是一份美丽;而淫雨霏霏,堤破水淹,又有谁不为之而心烦?
但是,雨就是雨,它不因你喜爱而来,也不因你厌恶而去更去,更何况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到彩虹的绚丽;没有雨天的阴云,也就没有晴天的阳光的灿烂。
江南是多雨的,而生于多雨江南的我,对雨不能不说是熟稔之至;按说应该早已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了。可我对雨却偏偏有着一份惊喜和新奇。每每雨天,总爱徜徉于雨中,任由那甘甜纯净和雨丝尽情地洒在我的身上,浸入我的肌肤;淋去我心灵中的灰尘和阴暗,让心情变得洁净和亮丽起来。雨是上天的恩赐,惠世的甘泉,它使万物葱郁,生机一片;倘若没有了雨,那么这个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沙漠遍布,尘暴肆掠,风沙飞扬;不见鸟踪,难觅兽影,甚至连一丝绿意也不能找到,生命也在这里消逝,那将是多么的恐怖和可怕呀。
四时之雨,也因时节的不同,季节的变化而各不相同。春雨当算是最美妙精致了,有如青春少女含羞带娇般的呤唱;春雨也最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细雨润无声”,“杏花春雨江南”等名句,便是对春雨的赞颂。而《雨巷》中那水淋淋的女子,大概就是沐着春雨而来。最热烈的当是夏雨了,它就像一个壮实的大汉尽情挥洒的热汗,有着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来势凶猛,去得也快,干干脆脆,从不拖泥带水。它不仅浇灌田地,滋润禾苗,也在炎炎酷暑,为人们带来丝丝凉爽。其功过是非,人们是了然于胸。而带有丝丝凉意的秋雨,则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它凄凉冷清,霏微萧瑟,说它是青春已逝,韶华不再的怨妇的叹息,则十分贴切。“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秋雨中,柳永的心情是多么地凄凉无奈。李易安在她的《秋情》中也如是诉说着她的孤独、悲愁、哀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实,人之悲欢、喜怒、哀愁、与雨又有何干?冬雨似乎并多见,更少有人喜欢。可我却觉得它犹如是一位断腕不皱眉、一去不复返的壮士洒下的几滴清泪,有着一种冷峻、刚毅、悲壮和豪迈。让人不能不由衷地生出几份敬意来。
人世间的浮华喧嚣,得意失宠,需要我们以平常心待之,对于雨也莫不如此,只有去除浮躁,多几份平静,才能体味出它的有趣和诗境,感受到它的精妙和美丽。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雨还依旧在下着,就不由得又心生几分伤春感春的情怀来,不知不觉春深了,无声无息夏来了。青春不就是这样慢慢变老的嘛,梦想也是如此悄然渐逝而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7:15
清晨,第一缕阳光,山后,最后一缕夕阳,映衬着昨晚雨后的美丽灿烂。路上行人来来往往,一只只雨伞五颜六色,亦像雨中穿梭的小舟。推开窗户,雨后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宛如一切美好的事物尽收其中。感受淋雨的感受,呼吸芬芳;聆听淋雨的聆听,呼吸清新。
恰似一缕阳光,照着躺在床上的我,身体软绵绵的,感觉世间万物最美也不过于此。享受着阳光沐浴身心的舒坦,翻开一本书,塞上耳机聆听音乐,偶尔泡上一杯茶,品味茶叶浮浮沉沉,看着窗外云卷云舒,笑谈人生乐与苦,坦然面对世间酸与甜。看着茶,渐渐的淡了下来,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茶的香气,不知几许,茶味亦淡,阳光也渐渐从我的身体上移开,霎时间,莫名的孤独感不期而至。于是,把泡过的茶倒掉,又续了杯新茶。
阳光渐渐明媚灿烂,茶香四溢,沉醉在茶的香气里,似乎误入世外桃源,只见清雨桃花,杨柳依依,两岸流水,鱼翔浅底。亦过几许,茶仍飘香四溢,我睁开眼睛,抿了一小口,身体舒坦,神游其中,似有飘飘然之感,恰似漫步云端。我站立起来,凝望着窗外流动的人群,倾听着繁杂的吵闹声,觉得世间一下子安静下来,吵闹声亦可倾听,车水马龙亦可凝望。
一阵清风吹过,快意油然而生,或许这是上帝在清晨赠与我最好的礼物。一阵急刹车的刺耳之音打碎了我的沉醉,我往窗外望去,人群来的如此之快,散去的亦是如此迅速。站在窗户旁边,我闭上眼睛,悄然间杂乱感涌上心头,即便是云卷云舒也似感杂乱无章,变幻无常,即便是阳光,洒在身上也觉得炎热烦躁,更甚觉得路上行人吵吵杂杂,其声不堪入耳。
我打开电视,只听新闻里播放着一条寻人启事:昨晚雨中发生车祸,幸亏一位好心人及时把伤者送往医院,才得以脱险,除了医疗费,好心人什么也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