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9:5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1:54
1、相同点:
①性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目的上,都要求摆脱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2、不同点:
①社会背景上
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也越来越不满;农民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且力量大。
②领导力量上
日本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力量,用武力推翻幕府守旧势力,保证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中国的守旧派势力强大,握有实权;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导致改革措施无法实施。
③国际环境上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时。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未到。欧美各列强一方面正忙于国内的资产阶级*或改革;另一方面正集中兵力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戊戌变法发生时,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中国成了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对中国改革不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1:55
戊戌变法是清朝中晚期的一场由光绪皇帝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明治维新是指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而两次变法的结果不同是有如下的原因。
一是领导力量不同,戊戌变法的领导者光绪皇帝只是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大部分的权利掌握在慈禧的手中,而明治天皇因为倒幕运动,掌握了大部分的权利。
二是因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而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的不满增强。
三是因为国际环境不同,戊戌变法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开始,列强联合侵略中国,国际局势不利。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的中期,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尚未开始,因此国际环境比较有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1:55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日本商品经济在江户时代已得到长足发展,当时封建经济与商品经济发生矛盾时,幕府已推行过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没有得到最终的调和。即明治维新前,日本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不断壮大起来,被封建制度遏制其发展了。
中国虽是封建社会末期,但封建经济仍有强大势力,商品经济发展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力量弱小。
外部因素也很重要
明治维新开始的年份是1868年,此时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时代,列强在亚洲侵略的重心是中国,而非日本。日本改革得到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此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并已深深地渗透到中国*,经济上,中国已经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再加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资产阶级根本无力翻身。
领导人的影响深远
日本维新领导人明治天皇已掌握了政权,并得到国内实力派资产阶级的支持,封建势力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了。明治维新的改革并不彻底,但还是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维新派依靠的是无实力的皇帝,他的改革已遭到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维新派又没有军队,寄希望于帝国主义的帮凶,封建势力依靠的袁世凯。维新派轻信了袁世凯后,袁世凯向太后告密后,维新人士被全国通缉捕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