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20:1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4:12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要辩证的看。物质第一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没什么说的,精神或者意识是人特有的,或者说目前来说是人特有的物质与精神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物质与精神不仅是相互区别的,各自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而且物质与精神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正是在相互依存中物质与精神获得了各自不同的规定性,也就是说物质之所以是物质、精神之所以是精神正是从二者的相互依存中获得了各自不同的规定性。
现行哲学教科书却认为,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物质可以离开精神单独存在,即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分离,二者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认为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规定是错误的。物质与精神虽然是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这就是说物质与精神虽然是具有相异性和区别性,但是二者却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存在,正是在相互依存中物质与精神获得了各自不同的规定性。
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多年来人们一直按照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把其混同于自然界与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产生这种混淆的原因,是人们一直在用自然界概念代替物质范畴与精神相提并论。物质范畴与自然界概念是截然不同的。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是对客观物质世界中各种具体物质的抽象和概括,是一个共性的一般的概念,是纯粹思想创造物,其外延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更包括精神世界;而自然界则是一个描述性的综合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的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狭义的自然界是与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相对的。自然界仅仅是对事物集合性的描述,不是对所有事物的抽象,也不是一个共性的一般的概念。
总之,物质与精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存在。正是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物质与精神获得了各自不同的规定性。
参考资料
新浪网:https://iask.sina.com.cn/b/6783668.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4:12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要辩证的看。物质第一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没什么说的.精神或者意识是人特有的,或者说目前来说是人特有的(如果以后证明其他生物也是有意识的话,则要改了),但人要谈精神问题也是要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连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精神,就像在远古时代,人们整天为了填饱肚子,不受冻受饿,抵御野兽袭击,只有先保住性命,人——性命的保全——是精神存在的前提;但也不否认这些人在与自然作斗争时没有精神意识的存在,这也许应该是一个同时存在的问题,即为了保住性命还需要有些精神(斗志,毅力等),在这个个案中,物质第一的同时就可能包含着精神的不可缺少,但总体来说,人只有活着才会有意识,才会有精神,所以总体来看,精神是排在物质之后的。自古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人首先要“留得青山在”。这总体上就是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4:13
物质与精神是个哲学概念,不是生活概念。物质是指与精神对立统一的物质,不是指生活的物质。从发展过程看是物质与精神同时出现的。或先有精神后有物质。从现状看是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指身体这个物质。不是指财物那个物质。从老子观点看,二者是同时出现的。从马克思观点看,是物质第一,精神第二。从辩证观来看,应该是同时出现,不应分第一第二。一个婴儿不仅是精神的产物,而且是在出生时就是二者兼之。只是与*的精神不一样。婴儿有自然的精神,*更具有社会赋于的精神。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4:13
物质是本质。精神是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一是对物质有影响,但是意识不能改变物质。意识可以改变物质形态。物质不可以被创造和消灭。